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研究小组探究SO2和Fe(NO3)3溶液的反应。

已知:1.0mol/L的Fe(NO3)3溶液的pH=1 请回答: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排除空气对实验的干扰,滴加浓硫酸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

(3)装置B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其成分是___________,说明SO2具有性。

(4)分析B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

观点1:______________;

观点2:SO2与Fe3+反应;

观点3:在酸性条件下SO2与NO3反应;

①按观点2,装置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证明该观点应进一步确认生成的新物质,其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按观点3,只需将装置B中的Fe(NO3)3溶液替换为等体积的下列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应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填序号)。

a.0.1mol/L稀硝酸

b.1.5mol/LFe(NO3)2溶液

c.6.0mol/LNaNO3和0.2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正确答案

(1)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2)打开弹簧夹,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N2,关闭弹簧夹

(3)BaSO4还原性

(4)观点1:SO2和Fe3+、酸性条件下NO3都反应;①SO2+2Fe3++Ba2++2H2O=BaSO4↓+2Fe2++4H+;取少量B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铁氰化钾[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则溶液中有Fe2+;②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以下是有关SO2、Cl2的性质实验。

(1)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图(图中夹持和加热装置略去),分别研究SO2和Cl2的性质。

①若从左端分别通入SO2和Cl2,装置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否相同?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若装置D中装的是V2O5(催化剂),通入SO2时,打开K通入适量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②SO2通入B中,溶液颜色退去,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某同学将足量的SO2通入一支装有氯化钡溶液的试管,未见沉淀生成,若向该试管中加入足量______

(填字母) ,仍然无法观察到沉淀产生。

A.氨水 B.稀盐酸 C.硝酸钾溶液 D.硫化钠溶液

(3)若由元素S和O组成-2价酸根离子X,X中S和O的质量比为4∶3;当Cl2与含X的溶液完全反应后,得澄清溶液,取少量该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写出Cl2与含X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科研单位利用电化学原理用SO2来制备硫酸,装置如图,含有某种催化剂,电极为多孔的材料,能吸附气体,同时也能使气体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通入SO2的电极为_______极,其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电池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相同;2SO2+O22SO3;②SO2+I2+2H2O=4H++2I-+ SO42-(2)B

(3)4Cl2+S2O32-+5H2O=2SO42-+ 8Cl-+10H+(4)负;SO2- 2e-+2H2O=4H++SO42-;2SO2+O2+2H2O=2H2SO4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装置C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说明SO2具有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3)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__________________

(4)尾气可采用足量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吸收,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一小组在实验中发现,SO2气体产生缓慢,以致后续实验现象很不明显,但又不存在气密性问题。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并说明相应的验证方法(写出一种即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蒸馏烧瓶;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2)无色溶液中出现黄色浑浊;氧化性

(3)品红溶液褪色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旋塞,点燃酒精灯加热,溶液恢复为红色

(4)NaOH;2OH-+SO2=SO32-+H2O

(5)Na2SO3变质:取待测试样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先滴入足量稀盐酸,再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该Na2SO3固体变质(或所用的酸不是浓硫酸:用洁净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样,涂白纸不变黑,则证明该溶液不是浓硫酸)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实验室制取SO2的反应原理之一为: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请用下列装置设计一个实验,以测定SO2转化为SO3的转化率

(1)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气体左右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填各接口的编号)。

(2)实验时甲橡胶管的作用与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

(3)从乙处均匀通入O2,为使SO2有较高的转化率,实验时Ⅰ处滴入浓硫酸与Ⅱ处加热催化剂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

(4)Ⅳ处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5)用n mol Na2SO3粉末与足量浓硫酸进行此实验,当反应结束时,继续通入O2一段时间后,称得Ⅲ处增重m g,则本实验中S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

正确答案

(1)a  h  i  b  c  f  g  d

(2)作用是:使浓硫酸能顺利地滴入烧瓶中;原理是:维持烧瓶内压强与分液漏斗内压强相等

(3)先加热V2O5,后缓缓滴入浓硫酸

(4)有无色(或白色)晶体(或固体)生成

(5)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装置B、C中发生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现象分别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_________________。

(4)尾气可采用__________溶液吸收。

正确答案

(1)蒸馏烧瓶;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2)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无色溶液中出现黄色浑浊;还原性;氧化性;5SO2+2MnO4-+2H2O=2Mn2++

5SO42-+4H+ (3)品红溶液褪色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旋塞,点燃酒精灯加热,溶液恢复为红色

(4)NaOH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某学生判断SO2和Na2O2反应能生成硫酸钠,你认为他的判断合理吗?_______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无法断定SO2和Na2O2反应中是否有氧气生成,拟使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装置中B中的试剂为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D中的药品为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为确认SO2和Na2O2反应产物,该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你认为应进行的操作按顺序排列是

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用带火星的细朩条靠近U形管口,观察细朩条是否着火燃烧

B.将C装置中反应后的固体物质溶于适量水配成溶液

C.在配成的溶液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D.在配成的溶液中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气泡或沉淀生成

正确答案

(1)合理;由于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能将+4价硫元素氧化为+6价,而生成硫酸钠

(2)浓硫酸;用于干燥SO2气体;碱石灰;防止水蒸气进入C中与Na2O2反应生成O2,同时吸收过量

SO2气体,有利于氧气的检验和防止污染空气

(3)AB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有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的反应,都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将带余烬的木条插入试管D中,木条复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1小组同学通过类比思维,认为C装置中发生了如下反应:2Na2O2+2SO2=2Na2SO3+O2。该小组同学类比思维的类比理由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若去掉B装置,将SO2直接和

Na2O2反应,则不能证明实验中产生的O2是由SO2和Na2O2反应所得,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2小组同学认为Na2O2与SO2反应除了生成Na2SO3和O2外,还有Na2SO4生成。第2小组同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Na2SO3+H2SO4==Na2SO4+SO2↑+H2O

(2)2Na2O2+2CO2==2Na2CO3+O2;若不用浓硫酸干燥,H2O与Na2O2也能反应生产O2

(3)Na2O2有强氧化性,可把Na2SO3氧化生产Na2SO4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SO2与FeCl3溶液反应的相关实验。(夹持装置已略去)

(1)在配制氯化铁溶液时需先把氯化铁晶体溶解在_________ 中,再加水稀释,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中不需要的仪器有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药匙 b.烧杯 c.石棉网 d.玻璃棒 e.坩埚

(2)通入足量SO2时C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现象,该小组同学认为SO2与Fe3+反应生成SO42-和Fe2+

①写出SO2与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C试管中生成的Fe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小组向C装置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证明反应生成了SO42-,该做法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4)D装置中倒置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验证SO2具有还原性,实验中可以代替FeCl3溶液的试剂是_________(填字母)

a.浓H2SO4 b.酸性KMnO4溶液 c.碘水 d.Na2S溶液

正确答案

(1)浓盐酸;抑制氯化铁水解;ce

(2)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

(3)①2Fe3++SO2+2H2O=SO42-+4H++2Fe2+;②取装置C中反应后的溶液,向其中滴入KSCN溶液,不变 红,再加新制氯水,溶液变红(合理即可);③不合理;硝酸可以将溶解的SO2氧化为H2SO4,干扰实验 (4)使气体充分吸收、防止溶液倒吸

(5)b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1)实验室用装置A制备SO2。某同学在实验时发现打开A的分液漏斗活塞后,漏斗中液体未流下,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E制备Cl2,其反应的化学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若有6mol的HCl参加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总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出现的现象是: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停止通气后,再给B、D两个试管分别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另一个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SO2和氯水都有漂白性,二者混合后的漂白性肯定会更强。他们将制得的SO2和Cl2按1:1同时通入到品红溶液中,结果发现褪色效果并不像想象的那样。请你分析该现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分液漏斗的玻璃塞没有取下来

(2)3×6.02×1023(3)①品红褪色;品红褪色;②褪色的品红又恢复成红色;无明显现象

(4)Cl2+SO2+2H2O===2HCl+H2SO4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SO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引起酸雨污染的重要来源。

(1)下列有关酸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SO2、NO2或C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B. NO不溶于水,所以不会造成酸雨污染

C. 燃煤时鼓入足量空气,可以减少酸雨的产生

D. 采用清洁能源,可以减少酸雨的产生

(2)某兴趣小组采用下图装置制取并探究SO2气体的性质。

①下列实验方案适用于用上图所示装置制取所需SO2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Na2SO3溶液与HNO3B. Na2SO3固体与浓硫酸

C. 固体硫在纯氧中燃烧

D. 铜与浓H2SO4

②组装完仪器后,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活塞b,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指导老师指出应增加一尾气吸收装置,并帮助同学们设计了如下装置,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④小组同学设计在试管d中加入FeCl3溶液,验证SO2的还原性,为了验证SO2与Fe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他们在通入足量SO2后,取试管d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并设计了如下实验:

方案A:往第一份试液中加入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

方案B:往第二份试液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

方案C:往第三份试液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2,产生白色沉淀。

上述方案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D

(2)①B

②试管d中加水至浸没长导管口,(塞紧试管c和d的胶塞)加热c(或用手捂热c),试管d中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后,试管d中有一段水柱上升,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③AD

④A;因为SO2和Fe2+都可以使KMnO4溶液褪色,所以无法确定一定有Fe2+生成

下一知识点 : 氨硝酸硫酸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硫和氮的氧化物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