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物质中,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

A甲烷

B盐酸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碳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甲烷、盐酸、二氧化碳都不和品红溶液反应,所以都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所以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而具有漂白性,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不稳定,在加热条件下易恢复为原来的颜色,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图中三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物质,他们所描述的物质是(  )

AHCl

BS02

CCO2

DCl2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HCl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易溶于水,不是酸雨的形成原因,故A错误;

B、SO2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易溶于水,生成亚硫酸,被氧气氧化为硫酸是酸雨的形成原因,故B正确;

C、CO2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易溶于水,不是酸雨的形成原因,故C错误;

D、Cl2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气体,可溶于水,不是酸雨的形成原因,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SO2和SO3都是酸性氧性物,二者的水溶液都是强酸

B将足量的SO2通入BaCl2溶液中可生成白色沉淀

C检验SO2中是否含有CO2的方法是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D向含有BaCl2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通入少量S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SO2和SO3都是酸性氧性物,二氧化硫对应的酸是亚硫酸弱酸,而不是都是强酸,故A错误;

B、弱酸不能制强酸,二氧化硫与氯化钡不反应,故B错误;

C、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不能用SO2中是否含有CO2的方法是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故C错误;

D、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亚硫酸钠与氯化钡生成亚硫酸钡,所以观察有白色沉淀生成,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SO2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SO2表现还原性,故A正确;

B.浓HNO3在光照条件分解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溶解在溶液中变黄,故B正确;

C.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气体为氨气,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H4+,故C正确;

D.铝片放入浓硫酸中,发生钝化,为氧化还原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生,故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①在含有FeCl3和BaCl2的酸性混合液中,通入足量S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KSCN溶液,不出现红色,②在氨水和BaCl2的混合液中,通入适量SO2气体,也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A白色沉淀都是BaSO3

B①白色沉淀是BaSO3和S,②是BaSO3

C①白色沉淀是BaSO4,②是BaSO3

D①白色沉淀是FeSO3,②是BaSO3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①在FeCl3的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KSCN溶液,不出现红色,发生2Fe3++SO2+2H2O=2Fe2++SO42-+4H+,再与钡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

②在氨水和BaCl2的混合液中,通入适量SO2气体,氨气与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铵,再与钡离子结合生成亚硫酸钡沉淀,

由上述分析可知,①白色沉淀是BaSO4,②是BaSO3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红桥区期末)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SO2有漂白性,工业上常用它来漂白纸浆

B单质硅具有半导体性能,可以制成光电池

CFe2O3是一种红棕色粉末,常用作红色油漆

D明矾在天然水中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自来水的消毒剂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其漂白原理是能和某些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所以利用二氧化硫漂白纸浆,故A正确;

B、硅是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制光电池,故B正确;

C、Fe2O3为红色物质,则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故C正确;

D、明矾只净水,不消毒,故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S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SO2既可以是含硫物质的氧化产物,又可以是含硫物质的还原产物

BSO2是硫酸的酸酐

C大气中SO2的主要来源是汽车排出的尾气

DSO2具有漂白性,因而可以使石蕊试液褪色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二氧化硫中S元素为+4价,处于中间价态,则可能为氧化产物也可能为还原产物,即SO2既可以是含硫物质的氧化产物,又可以是含硫物质的还原产物,故A正确;

B.酸酐是酸失去1分子水后的氧化物,则硫酸的酸酐为三氧化硫,亚硫酸的酸酐为二氧化硫,故B错误;

C.二氧化硫主要来源含硫物质的燃烧,汽车尾气中主要含氮的氧化物,故C错误;

D.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褪色,但不能使石蕊试液褪色,遇石蕊试液变红,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  )

A还原性

B氧化性

C漂白性

D酸性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氢溴酸和硫酸,使溴水褪色,硫元素化合价升高,体现还原性.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进行化学实验,观测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对有关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ASO2气体通入氯水,使氯水褪色,表现了SO2的漂白性

B足量的氯气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先变红后褪色,因为生成酸使其变红,又因为HClO的漂白性,使其褪色

C常温下,将铝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铝不与冷的浓硫酸反应

D向CuSO4溶液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则钠与Cu2+反应可置换出铜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氯气、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氯气和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盐酸和硫酸,导致氯水褪色,该反应中二氧化硫表现还原性,故A错误;

B.Cl2+H2O=HCl+HClO,氯化氢和次氯酸电离出氢离子而使溶液呈酸性,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次氯酸有漂白性而使溶液褪色,故B正确;

C.常温下,铝被浓硫酸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阻止进一步被氧化,该现象为钝化现象,故C错误;

D.Na投入硫酸铜溶液时发生的反应为:2Na+2H2O=2NaOH+H2↑、2NaOH+CuSO4=Cu(OH)2+Na2SO4,所以钠不能置换出Cu,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B标准状况下,11.2LSO3含氧原子数为1.5NA

C二氧化硫、三氧化硫都是酸性氧化物

D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三氧化硫具有氧化性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二氧化硫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为中间价态,既可升高也可降低,则二氧化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A正确;

B.标准状况下,SO3为固体,不能利用其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则不能确定氧原子数,故B错误;

C.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均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则均属于酸性氧化物,故C正确;

D.二氧化硫能使品红褪色,体现其漂白性,而三氧化硫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为最高价,可在反应中得到电子,体现其氧化性,故D正确;

故选B.

下一知识点 : 氨硝酸硫酸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硫和氮的氧化物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