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胞的增殖
- 共5778题
下列关于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有丝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A错误;
B、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在间期时,DNA完成复制.因此,在分裂期着丝点没有分裂时,核DNA与染色体数目之比为2:1;着丝点分裂后,核DNA与染色体数目之比为1:1,B正确;
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无法用显微镜观察其细胞中的叶绿体,C错误;
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没有大的液泡,所以将其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不可能发生质壁分离,D错误.
故选:B.
下列是关于酒精的鉴定及酒精在相关实验中运用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酒精(1:1)混合液对洋葱根尖进行解离,杀死并固定细胞,A正确;
B、由于色素不溶于水,所以在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可用无水酒精作为提取剂提取色素,B正确;
C、在酸性而不是碱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溶液鉴定酒精,溶液颜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C错误;
D、用苏丹Ⅲ染液鉴定花生子叶中的脂肪时,需要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D正确.
故选:C.
染色体的断裂片段在有丝分裂时不能进入子细胞核中,而在细胞溶胶中形成圆形结构,称为微核.通过染色可观察到微核,常用含微核的细胞数占观察细胞总数的比例(微核率)来检测有毒物质对细胞的危害程度.某研究小组应用微核检测技术探究不同浓度的氯苯对人类细胞的危害程度.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补充完成实验思路.
材料和用具:人成纤维细胞悬浮液、培养液、0.lmg/L氯苯溶液、染色液、显微镜、细胞培养瓶、二氧化碳培养箱等.(染色和制作装片的具体方法不作要求)
(1)实验步骤:
①配制______个浓度梯度的氯苯溶液,分别取等量加入到细胞培养瓶中,另取一个培养瓶______,作为对照,并编号.
②向各培养瓶中加入______和人的成纤维细胞质悬浮液,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
③取各培养瓶中培养液,染色后分别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并统计出______.
(2)检测微核时可用______溶液作染色剂.
(3)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实验结论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①根据实验所给材料,0.lmg/L氯苯溶液为有毒物质,而实验需探究不同浓度的氯苯对人类细胞的危害程度,因此一般配制5个浓度梯度的氯苯溶液,分别取等量加入到细胞培养瓶中,另取一个培养瓶不加氯苯化合物,作为空白对照.②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浓度的氯苯,因此培养液的量、成纤维细胞质悬浮液的量及培养时间等无关变量应相同.③题干中提出,通过染色可观察到微核,常用含微核的细胞数占观察细胞总数的比例(微核率)来检测有毒物质对细胞的危害程度,因此实验的观察变量为微核率(或平均微核率).
(2)微核也属于染色体的一部分,而染色体常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作染色剂.
(3)实验结果图中可以看出,随氯苯化合物浓度的增大,微核率逐渐增大.
故答案为:(每空(2分),共12分)
(1)①5 不加氯苯化合物
②等量的培养液
③微核率(或平均微核率)
(2)龙胆紫(或醋酸洋红)
(3)随氯苯化合物浓度的增大,微核率逐渐增大
解析
解:(1)①根据实验所给材料,0.lmg/L氯苯溶液为有毒物质,而实验需探究不同浓度的氯苯对人类细胞的危害程度,因此一般配制5个浓度梯度的氯苯溶液,分别取等量加入到细胞培养瓶中,另取一个培养瓶不加氯苯化合物,作为空白对照.②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浓度的氯苯,因此培养液的量、成纤维细胞质悬浮液的量及培养时间等无关变量应相同.③题干中提出,通过染色可观察到微核,常用含微核的细胞数占观察细胞总数的比例(微核率)来检测有毒物质对细胞的危害程度,因此实验的观察变量为微核率(或平均微核率).
(2)微核也属于染色体的一部分,而染色体常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作染色剂.
(3)实验结果图中可以看出,随氯苯化合物浓度的增大,微核率逐渐增大.
故答案为:(每空(2分),共12分)
(1)①5 不加氯苯化合物
②等量的培养液
③微核率(或平均微核率)
(2)龙胆紫(或醋酸洋红)
(3)随氯苯化合物浓度的增大,微核率逐渐增大
下列各项中,关于实验药剂作用和实验结果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95%酒精用于有丝分裂中细胞的解离,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A错误;
B、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混合后水浴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B正确;
C、双缩脲试剂使蛋白质产生紫色反应,C错误;
D、层析液促使叶绿体中四种色素分离,滤纸条上颜色顺序自上而下依次是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D错误.
故选:B.
在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正确的制片流程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在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应该先解离,让根尖酥软,再漂洗去盐酸,接着用碱性染料进行染色,最后制片、观察,所以制作洋葱有丝分裂装片的正确顺序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故选:B.
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实验操作方法或结果,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西瓜汁本身是红色的,会干扰实验结果,所以不能用作还原糖鉴定的替代材料,A错误;
B、纸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分子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则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B错误;
C、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成紫色反应,先加氢氧化钠2ml,再加3-4滴硫酸铜,C错误;
D、观察根尖的有丝分裂,需要找到分生区,特点是细胞排列紧密,成正方形,细胞分裂旺盛,D正确.
故选:D.
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用来染色的试剂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用来染色的试剂是龙胆紫溶液或被醋酸洋红液,A正确;
B、本尼迪特试剂用于鉴定还原糖,B错误;
C、碘液用于鉴定淀粉,C错误;
D、苏丹Ⅲ用于鉴定脂肪,呈橘黄色,D错误.
故选:A.
(2015秋•丰城市校级月考)回答下列问题:
(1)在观察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常用盐酸酒精混合液处理根尖,用龙胆紫溶液染色,实验中,盐酸酒精混合液的作用是______,龙胆紫溶液属于______性染科,能够使细胞中的______着色;
(2)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细胞核的功能可概括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盐酸酒精混合液是解离液,解离的目的是杀死细胞,并使细胞散开.龙胆紫是碱性染料,可将染色体着色.
(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故答案为:
(1)杀死细胞,并使细胞散开; 碱; 染色体;
(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解析
解:(1)盐酸酒精混合液是解离液,解离的目的是杀死细胞,并使细胞散开.龙胆紫是碱性染料,可将染色体着色.
(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故答案为:
(1)杀死细胞,并使细胞散开; 碱; 染色体;
(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2014秋•上海校级期末)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图象.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一般包括解离、______、______、制片等四步.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应找到______区的细胞进行观察.
(2)在一个视野中大多数的细胞处于______期,此时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
(3)图中的B细胞处于分裂的______期;C细胞处于分裂的______期.
(4)该图中的一些细胞可以转变成伸长区、根冠的细胞,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______.
(5)把洋葱根尖细胞放入培养液中培养,最终会长成一株洋葱植株,这个技术叫做______,其理论基础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一般包括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等四步.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正在有丝分裂,故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应找到分生区的细胞进行观察.
(2)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时间长,因此在一个视野中大多数的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此时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3)图中的B细胞中染色体出现,散乱排布,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处于分裂的前期;C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分裂的中期.
(4)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该图中的一些细胞可以转变成伸长区、根冠的细胞,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分化.
(5)把洋葱根尖细胞放入培养液中培养,最终会长成一株洋葱植株,这个技术叫做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其理论基础是细胞的全能性.
故答案为:
(1)漂洗 染色 分生
(2)分裂间期 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3)前 中
(4)分化
(5)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细胞的全能性
解析
解:(1)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一般包括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等四步.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正在有丝分裂,故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应找到分生区的细胞进行观察.
(2)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时间长,因此在一个视野中大多数的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此时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3)图中的B细胞中染色体出现,散乱排布,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处于分裂的前期;C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分裂的中期.
(4)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该图中的一些细胞可以转变成伸长区、根冠的细胞,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分化.
(5)把洋葱根尖细胞放入培养液中培养,最终会长成一株洋葱植株,这个技术叫做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其理论基础是细胞的全能性.
故答案为:
(1)漂洗 染色 分生
(2)分裂间期 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3)前 中
(4)分化
(5)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细胞的全能性
下面是一组关于实验的问题,请回答:
(1)在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染色之前一定要用______进行漂洗;当用显微镜观察到一个处于分裂期中期的细胞位于视野的左上方时,要朝______方移动装片,才能使细胞位于视野的中央.
(2)鉴定还原糖的是______试剂,此试剂与含有还原糖的溶液混合,经加热后出现______色沉淀.
(3)利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在滤纸上扩散速度最快的色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在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染色之前一定要用清水进行漂洗;当用显微镜观察到一个处于分裂期中期的细胞位于视野的左上方时,要朝左上方移动装片,才能使细胞位于视野的中央.
(2)鉴定还原糖的是斐林试剂,此试剂与含有还原糖的溶液混合,经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3)利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最快.
故答案为:
(1)清水 左上
(2)斐林 砖红
(3)胡萝卜素
解析
解:(1)在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染色之前一定要用清水进行漂洗;当用显微镜观察到一个处于分裂期中期的细胞位于视野的左上方时,要朝左上方移动装片,才能使细胞位于视野的中央.
(2)鉴定还原糖的是斐林试剂,此试剂与含有还原糖的溶液混合,经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3)利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最快.
故答案为:
(1)清水 左上
(2)斐林 砖红
(3)胡萝卜素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