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9 分

31.林业部门对某地区稳定生态系统中乔木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调查,获得了下面有关信息资料,请据图回答。

(1)调查图1中植物F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植物F的种群数量处于图2中的____段。

(2)植物D的数量增长符合图2中的曲线________,原因是 ______ 。如果植物D是当地木材的主要来源,选择在_________时间对应的种群数量砍伐植物D,对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最小。

(3)图l中树木B与树木C之间的差异属于_________多样性,主要是由 _______和  _________引起的。树木B与树木D、E、G之间的差异属于____多样性。

正确答案

(1)样方法  d--e   

(2)Ⅱ  影响植物D增长的资源、空间是有限的   b

(3)基因        突变  基因重组          物种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化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9 分

31.研究人员对某草场进行了相关的生态学调查,绘制出某昆虫种群λ值的变化曲线(未发生迁入迁出)。请分析回答:

(1)该昆虫个体较小,常大量附着在同一植物上,要估算其种群密度,常用______法。若λ值大于1,则当年的种群密度较一年前________。

(2)该昆虫在0—5年间种群数量呈现_______型增长,可推测种群的年龄结构为________型。

(3)该昆虫种群数量在第__________年达到最小值,此后5年种群数量将_________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4)该草场在第10年曾发生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演替。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能力,这种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__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化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病毒不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B“三倍体”是从个体层次对体细胞染色体数量特征的描述

C“红河河流中所有的鱼”属于生命系统研究的种群层次

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过程,此过程在生命系统的最高层次内进行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31.下表是生物学工作者收集到的我州某湖区几种生物的食物关系(“√“表示存在食物关系)。请据下表回答问题:

(1)此生态系统中共有         条食物链,在该食物网中鲫鱼占有哪几个营养级  ____ 。

(2)若由于某种原因轮虫全部死亡,螺蛳的种群数量在短时间内将 _______,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 _________。

(3)假如鲫鱼的食物有1/5来自轮虫,2/5来自螺蛳, 2/5来自绿藻,能量流动效率按10%计算,该鲫鱼增重5kg,需消耗绿藻 ________kg。

(4)图1是某经济鱼引进后,对其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并绘出的种群增长率曲线。调查该经济鱼的种群密度时,常用的方法是______。在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达到K值,K值的含义是 _________。根据图1信息,在图2中绘出该经济鱼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正确答案

(1) 3    第二、第三营养级    

(2)减少(下降或降低)   降低(减小或减弱或下降)   

(3)320   

(4)标志重捕法       最大容纳量

画图:(t1对应K/2,t2对应K)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6.为研究南昌市水体富营养化状况,科学家对市几几处水体进行了抽样,并在水样中培养玫瑰拟衣藻,检测不同水样中玫瑰拟衣藻的增长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A玫瑰拟衣藻对P元素的需求量比对N元素的需求量要大

B在艾溪湖1号水样中培养的玫瑰拟衣藻的种群密度不能达到环境容纳量K

C限制南昌市水体中玫瑰拟衣藻增长的主要因素是P元素,N元素的影响很小

D鱼塘中的N元素远多于湖水,所以富营养化带来的生态破坏在鱼塘最为严重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化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9 分

32.在澳大利亚某草原上生活着一群澳大

利亚蜜罐蚂蚁、灰仓鼠、蛇、野兔、鹰以及澳大

利亚特有物种大袋鼠、袋獾(有袋类肉食动物,

主要以地面小动物如蛇、兔等为食)等动物。


(1)草原上的上述各类动物和植物能否构成生物群落?___________________。

(2)设某段时间内植物固定的总能量为2.4×104KJ,且能量以食物链平均分配。此时,若当蛇灭绝后,鹰所获能量大约为蛇灭绝前的________________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3)与兔一样,灰仓鼠也具有“狡鼠三窟”的特点,某些“狡鼠”在捕捉过之后,很难再一次捕捉。因此在用标志重捕法最后计算时的数据值将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4)为研究蚂蚁和啮齿动物在种子利用上的种间关系,生态学家在某沙漠中建立了3个实验区,统计如下表。请补充填写表格内“________”处内容,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不能(否)

( 2)1.2      

(3)偏大  

(4)移走所有的蚂蚁群,并围栏   ;   蚂蚁和啮齿动物(在种子利用上)存在竞争关系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8 分

32.某研究小组在雅玛里克山东北坡海拔890~1290m范围内,按80m间距划分6种梯度样带分别以(A、B、C、D、E、F表示),在每个样带内选3个样点,在每个样点按距地表深度0~5cm、5~10cm、10~15cm、15~20cm四层进行采样。统计不同海拔高度土壤动物的群落组成情况,结果如下表。

(1)调查土壤动物的类群数和个体数,应采用的方法是(               ),确定每个样带的三个样点时应(               )选取。

(2)在雅玛里克山的东北坡,随海拔高度的升高,土壤动物个体数的变化趋势是(               ),原因之一是随着温度逐渐降低,生态系统中(               )的(               )

能力下降,导致作为土壤动物食物来源的(               )减少。

(3)土壤动物丰富度的变化趋势是(               )。

(4)土壤动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正确答案

(1)样方法    ;     随机

(2)逐渐减少    ;  分解者  ;   分解 ;    植被

(3)逐渐降低     

(4) 分解者和消费者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生态系统的结构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31.某山区于25年前发生森林火灾,焚毁所有林木。该地区25年间没有人类活动的干扰,经过演替形成相对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请回答下列问题:

(1)火灾后,群落的演替类型是____________。整个过程中,生物种类、数量及有机物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稳定性提高。

(2)严重的森林火灾会破坏生态平衡,但适当的“地面火”能烧掉枯枝落叶,对该生态系统是有利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查人员在该地区发现了有药用价值的五味子,可食用的榛蘑、榆黄蘑,以及矮鹿、狼等多种生物。若要调查五味子的种群密度,应该采用__________法进行调查。

(4)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合成的有机物除了供自身呼吸作用消耗外,还能够提供给________和流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次生演替 增加 抵抗力

(2)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样方

(4)分解者下一营养级(或初级消费者)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7 分

30.随着潮水的涨落,海面的水位不同,在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之间的部分称为“潮间带”。烟台市月亮湾附近有一座伸入大海的栈桥,在退潮时可以看到桥墩的“潮闯带”部分附着有大量的贝类和藤麦(一种附着于礁岩上生活的动物)。北京大学的几位实习生对桥墩“潮间带”上所附着的物物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1)这几位实习生最可能采取了(    )(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随机抽样法)进行取样。据图分析,桥墩上生存的三种附着动物中,耐旱性最差的是(        ) 。

(2)距低潮面高度不同,桥墩上各种动的物所占比例也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的 (        )结构;各种动物在迎潮面和背潮面的密度不同,体现了群落(        )  结构,更适合附着动物生活的是(        )

.(迎潮面/背潮面)。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9 分

32.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

(1)此地形成的群落是(          )演替的结果。

(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2 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2只,则该种群密度是(        )只/hm2

(3)能量沿“植物→田鼠→鼬”的流动是单向的,而且是(        ),能量从田鼠到鼬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 。

(4)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5%~8%用于自身的(        ),大多数在呼吸作用中以  (        )的形式散失。

(5)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调节 (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6)图为该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图中以CO2形式流动的是(        )(填序号),硝化细菌属于该生态系统甲、乙、丙、丁中的(        ) 。

正确答案

(1)次生      

(2)50     

(3)逐级递减   ; 3%

(4)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  ;   热能

(5)生物的种间关系

(6)①②⑤⑥    ;   甲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下一知识点 : 种群的数量变化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种群的特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