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群的特征
- 共174题
29.下图表示某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人们通常将大豆和玉米实施套种,大豆和玉米之间的关系为( )。农田中经常发生虫害,若调查该农田某种害虫虫卵的密度应采用的方法是( )。废弃农田上会发生群落的演替,该演替的类型是( )。
(2)秸秆在沼气池中处理成沼渣后肥效提高,这是因为( )。
(3)为了提高蔬菜产量,人们通常将蘑菇房与蔬菜大棚相通,原因是( )。
(4)该生态系统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能量,形成“无废弃物农业”,遵循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
(5)假设该农场将生产玉米的1/3作为饲料养鸡,2/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供人食用。现调整为2/3的玉米养鸡,1/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仍供人食用。理论上,该农场供养的人数将( )。(增加、减少)
正确答案
(1)竞争 样方法 次生演替
(2)微生物将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3)蘑菇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可以提高蔬菜光合作用强度
(4)物质循环再生
(5)减少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0.水体中单细胞藻类大量繁殖会引起水华,近年我国多处湖泊污染严重导致水华发生,引起广泛关注。下面是我校生物学科小组对某池塘水华单细胞藻类隐藻的研究,以期找出治理水华的多方面措施,请你参与共同探讨。
⑴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 )是造成单细胞隐藻短期爆发的原因。
⑵ 水华爆发前隐藻在池塘里的种群密度曲线应是( )
⑶调查池塘隐藻的种群密度合适的方法你认为应用( )
A、样方法 B、标志重捕法 C、取样器取样法
⑷ 对池塘隐藻进行计数常 计数法。一成员采集池塘隐藻放入培养液24小时后计数结果为15000个/ml,该数据是否反应该池塘隐藻的种群密度,为什么? 。
⑸ 右下图是小组设置的二个装置,他们的目的可能是要探究隐藻( ):
A.能否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能否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C.能否进行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
D.能否进行无氧呼吸和光合作用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2. 研究人员对某淡水湖泊生态系统进行了如下调查研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乌鱼能治疗各种痔及湿痹、面目浮肿,利大小便。为了研究污染物对乌鱼塘中生物的影响,研究人员选取了该池塘中的5种不同生物,并对其消化道内食物进行分析,结
果如上表。(图中打勾的表示捕食关系)
①乌鱼的药用意义体现了其( )价值。
②根据表格分析,该湖泊生态系统有( )条食物链,水蚤和泥鳅的关系是( )。
③调查池塘中乌鱼的种群密度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池塘中( ) 两种生物减少可使乌鱼的种群密度上升。
(2)右图是对乌鱼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绘出的种群增长速
率曲线。在t1--t2时期乌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 )。
(3)鸡粪是优良的鱼类饲料,适量的投入可以给鱼提供食物,从而提高鱼的产量。鸡粪中的碳元素只能以( ) 形式流向鱼。向河流中少量投入鸡粪对生态系统不产生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 ) 。
正确答案
(1)①直接;②3;捕食和竞争;③标志重捕法;水蚤和河蚌(缺一不给分)
(2)增长型
(3)有机物;自动(我)调节能力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1. 假设a、b、c、d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a、c、d的营养关系为a→c→d,a与b的关系如图,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2)若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减少的种群是________。
(3)若持续干旱使a大量死亡,c和d种群密度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________(低、高)。
(5)为了调查该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__________________个。
正确答案
(1)竞争 (2) a (3)降低(或快速降低)
(4)恢复力稳定性(或自我调节能力) 低 (5)400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6.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