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群的特征
- 共174题
4.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 持续高温干旱导致(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
18.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______________。
19.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度是________只/hm2。若标记的田鼠更容易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_______。
20.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22.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________________,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正确答案
(1)3%
解析
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传递效率=鼬的同化量÷田鼠的同化量×100%=2.25×107÷7.50×108×100%=3%。
考查方向
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主要考查学生处理数据及应用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率的计算方法作答。
易错点
易取表中的摄入量作答。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正确答案
(2)80 偏大
解析
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是:该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即该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40×30)÷15=80只,由于调查是在1hm2范围内进行的,因此该种群密度是80只/hm2;若标记的田鼠中部分被鼬捕食,导致公式中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减少,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高。
考查方向
考查种群密度的调节,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标志重捕法的公式分析题目。
易错点
易因写不出标志重捕法的公式而错误作答。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正确答案
(3)自身的生长 发育 繁殖
解析
生态系统中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一部分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另一部分用于个体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
考查方向
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生态系统的能量在一个营养级的流动作答。
易错点
易因分析的角度错误而填成下一营养级同化,流向分解者等。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正确答案
(4)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解析
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考查方向
考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及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功能结合题意分析。
易错点
因不能准确表述而出错。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26.中华鲟濒临灭绝,利用中华鲟生态养殖池人工繁殖中华鲟鱼苗是保护这一濒危物种的有力措施。右图是该生态池中碳元素的部分转化途径,请分析回答:
(1)花鲢和中华鲟的种间关系为______,花鲢所处的最高营养级为第______营养级。若要调查野生中华鲟的种群密度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中华鲟生态养殖池中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从能量流动角度考虑,引入花鲢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立中华鲟生态养殖池,属于对珍稀动物保护的______(就地/迁地)保护措施。
(3)水温、盐度等信息能使中华鲟每年都从海洋洄游到长江产卵,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
正确答案
(1)竞争 三 标志重捕法
(2)浮游植物 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迁地
(3)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5.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松线小卷蛾种群的周期性数量变动与一种病毒感染率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