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三)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10分)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其中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因素有很多,如自然选择,……等。某中学一个研究小组为探究人工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选用了纯种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进行实验。已知果蝇的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他们的实验过程如下:

  选择一只纯种雄性长翅果蝇与一只残翅雌性果蝇进行杂交,获得子一代雌雄果蝇;

  让子一代果蝇连续自由交配5代,同时在每一代中要除去残翅果蝇;

  当子六代所有长翅果蝇自由交配后,统计子七代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在种群中的百分比;

  根据残翅果蝇的百分比计算出B、b基因在种群中的基因频率,得出结论。

茎泽兰是一种恶性入侵杂草,该植物耐贫瘠,入侵后可迅速侵占撂荒地、疏林草地,排挤当地植物,给许多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生态损失。为研究其入侵机制,对某入侵地区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

 

  注:植物覆盖度是指某一地区植物茎叶垂直投影面积与该地区面积之比。

43.除了自然选择外,还有          因素也会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至少写出两种)

44.如果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在子三代长翅果蝇中纯合子占         

45.请预期这种人工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

46.右表为果蝇另一R基因在果蝇种群A和B中的基因型个体数。那么Ra在A种群中的频率为          。R基因控制的遗传属于         

A 不完全显性     

B复等位基因  

C镶嵌显性     

D多基因遗传

47.某种植物的覆盖度可间接反映该种植物的种群          。紫茎泽兰的覆盖度越大,与当地草本植物对          的竞争中所占优势越大。

48.先欲证明紫茎泽兰根系的分泌物可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

实验组的设计思路是          ,结果发现用紫茎泽兰根系浸出液处理未入侵区土壤,土壤微生物的变化与重入侵区基本一致。紫茎泽兰在入侵过程中改变了

(填数字序号),进而提高了          (填数字序号),而这又有利于紫茎泽兰的生长与竞争,这是一种正反馈调节。①总真菌数;②土壤微生物数;③当地植物覆盖度;④植物可吸收的无机盐量。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基因重组,生物个体迁入、迁出,选择性交配等

解析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生物个体的迁出和迁出会使一些基因型个体数目增加不成比例等,有选择地进行交配等均可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

考查方向

考查引起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

解题思路

突变和基因重组、生物个体迁入、迁出、选择性交配等均可以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易错点

注意哪些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和会导致一些个体基因型变化的因素。

教师点评

掌握基因频率改变首先是改变基因型个体数不成一定的比例是解题的关键,难度较易。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50%

解析

F2中BB∶Bb=1∶2,产生的两种类型的配子B∶b=2∶1,故F3中bb为1/3×1/3=1/9,BB为2/3×2/3=4/9,F3中长翅果蝇占8/9,其中的Bb为4/9,占长翅总数的1/2。

考查方向

考查基因频率相关的计算。

解题思路

从题干信息可知,由于是自由交配,应通过基因频率来加以计算,通常基因频率计算出各种基因型、表现型出现的概率,再求出题干要求的内容。

易错点

不清楚基因自由交配和自交。

教师点评

掌握自由交配与自交区别是解题的关键,难度较大。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基因频率增大,b基因频率减少

解析

由于淘汰隐性性状,含有隐性基因的个体数减少,而含有显性基因的个数没有变化,所以随着不断淘汰隐性性状个体,隐性基因的频率逐渐减少,显性基因频率随之增加。

考查方向

考查选择的作用。

解题思路

由于淘汰隐性性状个体,所以会使隐性基因频率减小,显性基因频率增大。

易错点

不清楚基因频率如何计算。

教师点评

掌握基因频率计算方式是解题的关键,难度适中。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33.33%;B,解析为由于位于常染色体上每个个体均提供两个基因,则Ra基因频率为

(200×1+50×2+100×1)/(200+50+100+150+100)×2=33.33%,从基因型来看,决定该性状的基因为三个,即Ra、Rb、Rc,所以为复等位基因,不完全显性、镶嵌显性是表现型,多基因遗传是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

考查方向

考查基因频率的计算及遗传方式的判断

解题思路

根据基因型的概率计算出基因频率。由于基因种类有Ra、Rb、Rc,所以是复等基因

易错点

分不清复等位基因及其它基因。

教师点评

掌握基因频率的计算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中等。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密度; 光

解析

植物覆盖度,即单位体积内数量多少,植物的覆盖度可以表示植物的数量,也可以间接反映该种植物的种群密度,紫茎泽兰的覆盖度越大,在与当地草本植物对光的竞争中所占优势越大。

考查方向

考查种群的特征。

解题思路

种群密度越大,在竞争中占优势越大。植物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光照和水分、离子。

易错点

分不清植物覆盖度就相当于种群密度。

教师点评

掌握种群密度的概念及植物竞争因素是解题关键,难度中等。

第(6)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用紫茎泽兰根系的分泌物浸出液分别处理未入侵区、轻入侵区和重入侵区的土壤,然后观察土壤微生物的变化状况; ② ;  ④

解析

证明紫茎泽兰根系的分泌物可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用紫茎泽兰根系的分泌物浸出液分别处理未入侵区、轻入侵区和重入侵区的土壤,然后观察土壤微生物的变化状况。通过对表格分析可知用紫茎泽兰根系浸出液处理未入侵区土壤,土壤微生物的变化与重入侵区一致,说明紫茎泽兰根系的分泌物可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紫茎泽兰在入侵过程中改变了土壤微生物数量,进而提高了土壤植物可吸收的无机盐量,而这又有利于紫茎泽兰的生长与竞争。

考查方向

考查有关实验设计及对表格分析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设置用紫茎泽兰根系的分泌物浸出液分别处理未入侵区、轻入侵区和重入侵区的土壤,然后观察土壤微生物的变化状况。

易错点

注意对照实验设计及对图表的分析。

教师点评

掌握实验设计原则及对实验结果分析是解题关键,难度较大。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某地区自来水氟化3年后防龋效果不明显,需要进一步考虑

A.加强口腔健康教育
B.增加食盐加氟措施
C.提倡使用含氟牙膏
D.注意合理营养
E.强化饮水氟浓度的监测和调节

正确答案

E

解析

自来水氟化的防龋效果主要表现在龋病的减少和龋病进展的缓慢。3年后防龋效果不明显的原因主要是自来水中氟化物的浓度偏低(偏高则会产生氟牙症问题),应加强监测与调控力度,保持适宜的防龋浓度,正确答案是E。由于有摄氟过量的问题,一个人不能同时接受两种或两种以上全身用氟措施,因此有摄氟过量的问题,故B也是错误的。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31.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    )。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老年三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    ),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

(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 (    )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3)在该湖泊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    ) 。

正确答案

(1)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2)1:1:1   保持稳定

(3)活动能力

(4)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8 分

31.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头。回答下列问题:

(1)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时,某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2)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甲种植树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________。

(3)在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食物链中,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正确答案

(1)2.2头•km2(2分) 2头•km2(2分)

(2)由于乙种动物以甲种植物为食,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导致乙种动物的数量减少,从而导致甲种植物数量的增加(3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3)大于(1分)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下一知识点 : 种群的数量变化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种群的特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4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