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生产实践中被广泛用于牛奶、奶酪、啤酒等产品的消毒方法是 

A酒精消毒

B巴氏消毒法

C高压蒸汽灭菌

D酒精灯火焰灼烧

正确答案

B

解析

知识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8 分

常见的酿酒酵母只能利用葡萄糖而不能利用木糖,自然界中一些酵母菌能分解木糖产生酒精但对酒精的耐受能力较差。下面是利用木糖发酵产生酒精的酿酒酵母的培育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自然界中采集到的葡萄糖带回实验室,用___________________将葡萄皮上的微生物冲洗到无菌的三角瓶中,瓶中的液体经适当稀释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获得各种菌落。

(2)将培养基上的酵母菌菌株转接到以木糖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无氧条件下培养一周后,有些酵母菌死亡,说明这些酵母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存活的酵母菌提取DNA,并用PCR技术大量扩增目的基因

(3)将目的基因连接到一种穿梭质粒(可以在大肠杆菌中复制和在酿酒酵母中表达的质粒)上。该质粒具有两种标记基因,即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和尿嘧啶合成酶基因。大肠杆菌被该质粒转化后,应接种于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上进行筛选。将质粒导入酵母菌时,由于氨苄青霉素不能抑制酵母菌繁殖,应选择缺乏_________________能力的酿酒酵母作为受体菌。从细胞结构看,酵母菌不同于大肠杆菌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4)对转基因酿酒酵母发酵能力进行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据图分析,将转基因酿酒酵母接种在_________为碳源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能力测试,最初培养基中的____________糖被快速消耗,随着发酵继续进行,转基因酿酒酵母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所需菌株培育成功。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无菌水    涂布

(2)不能利用木糖发酵(或缺乏木糖发酵途径)

(3)氨苄青霉素    尿嘧啶合成    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4)葡萄糖和木糖    葡萄    利用木糖产生酒精,并且酒精浓度升高对木糖发酵无明显影响

知识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基因工程的应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为探究结合双歧杆菌的耐药性,研究者首先对从患者体内提取的病原菌进行培养(如图甲)。

(1)下图乙是经过过程①即细菌纯化培养结果。据图分析,在培养基上划线接种时,划线的顺序依次是      (用编号表示)。研究者在图甲过程③的操作培养过程中,得到了一个经培养后菌落分布如图丙所示的平板。该接种方法是       ;推测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      。

(2)每一次实验前实验室需要经过严格的消毒灭菌创造无菌条件外,为预防接种过程中研究者本身受病原菌感染,你认为研究者还应该采取的防护措施有                    (至少写出实验前和实验后各一项措施)。

正确答案

(1)①③②   平板涂布法  涂布不均匀

(2)戴好防护口罩、穿好防护工作服、实验结束用肥皂洗手并冲洗干净、脱下的工作服要消毒灭菌等

解析


知识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下图为四种不同微生物的比较结果,错误的是 

A 微生物    光合作用       孢子生殖       染色质    青霉素抑制作用

  蓝细菌     是                    否                  无              有

B微生物    光合作用       孢子生殖       染色质    青霉素抑制作用

  酵母菌     否                是                  有               无

C微生物        光合作用       孢子生殖       染色质    青霉素抑制作用

  产甲烷细菌    是                 否                 无             有

D微生物    光合作用       孢子生殖       染色质    青霉素抑制作用

    黏菌       否                     是               有             无

正确答案

C

解析

知识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都可以纯化大肠杆菌,二者的共同点有 

①可以用相同的培养基      ②都需要使用接种针进行接种

③都需要在火焰旁进行接种  ④都可以用来计数活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知识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以下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某土壤浸出液中活菌数目时,测定值可能比实际值小

B制备果酒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拧松瓶盖,目的是向瓶中通气保证发酵顺利

C测定发酵过程中样品的亚硝酸盐含量时,需要与标准显色液进行比色

D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并加入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可分离并鉴定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

正确答案

B

解析

知识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一、在全球热带地区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由蚊虫传播的疟疾,其中有100万以上的儿童。因此从1960年起WHO发起灭绝传播疟疾的蚊虫运动。在蚊虫滋生地喷洒杀虫剂DDT,早期的结果前途光明,相当少的毒药就能杀死99%的蚊虫。但这种势头不久就减弱了,灭绝计划也终止了。

(1)图1示意连续使用DDT后抗药性昆虫的比例变化,这一结果表明:         。

(2)是杀虫剂创造了抗药性昆虫吗?试用进化理论评价之:             。

二、现代医学十分关注细菌对抗生素的抗药性。图2示意某种细菌内的部分代谢、基因表达过程和某些抗生素的抑制位点。据图回答:

(1)原核细胞、真核细胞遗传信息的传递都遵循“中心法则”,但也有一定差别:原核细胞转录和翻译没有时空分隔,因为其没有    (亚显微结构)。图2中“TCAC”的物质转变过程名称是         。

(2)若图3表示大肠杆菌能抗利福平,则原因最可能是控制合成图2中“I”所指酶的基因发生了      。这种变化是原已存在的,还是在利福平诱导下产生的?某同学设计了如图3的过程(圆点表示菌落)。    

培养皿中培养基的基本配方:             

(3)在培养基中加利福平的作用是   , 加伊红一美蓝的目的是       。

该培养基是    。(多选)

A,固体培养基              B,液体培养基        C,通用培养基        D,选择培养基

(4) 该实验有两个假设

假设一:大肠杆菌的抗利福平突变发生在大肠杆菌与利福平接触之前。

假设二:大肠杆菌的抗利福平突变发生在大肠杆菌与利福平接触之后。

你认为图3中的实验结果支持上述哪个假设:        ,如果另一个假设成立的话,实验结果应该是                   。

正确答案

一、

(1)随着使用DDT次数的增加,带有抗药基因的个体比例也增加。

(2)蚊虫种群中存在对DDT具有不同抗性能力的变异类型DDT的选择导致抗性个体生存并将抗药基因遗传给后代;杀虫剂能定向选择各种变异并最后形成抗药新品种。

二、

(1)核膜    三羧酸循环

(2)基因突变

(3)选择具有抗利福平突变的大肠杆菌   鉴别大肠杆菌菌落   AD

(4)假设1   AB两组中所有的培养皿中的菌落数没有显著差异

解析


知识点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6 分

石油污染会造成某些生物的大量死亡或大量增加,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运用生物修复技术已发展成高效、低成本、环境友好的污染治理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在污染地接种经驯化的高效微生物来提高生物降解污染物的速率。图1表示驯化降解石油成分菌株S25A1的方法。图2为不同N:P对石油降解的影响。请回答:

(1)在被污染的区域的S25A1菌能降解石油,该菌的代谢类型为____________,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_。

(2)研究人员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增强S25A1菌株的降解能力,图中载体的化学本质为_______________,除标出的抗性基因外,还应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起点。

(3)实验中接种1的常用方法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将其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中,该培养基中除了必要的营养物质外,还需要添加____________,才能筛选出降解能力更强的菌株。

(4)在接种2中使用接种环接种前,需要用___________方法对接种环灭菌处理。

(5)从图2中可以看出,_____元素含量较高时,石油能够迅速降解。该元素在菌体细胞内可参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细胞结构的物质组成。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异养需氧型       分解者

(2)DNA            复制           转录

(3)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卡那霉素

(4)灼烧法

(5)P    细胞膜        核糖体

知识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培养爱滋病病毒时,应选用 

A无菌的牛肉汤

B含多种无机盐的培养液

C固体培养基

D适宜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T淋巴细胞

正确答案

D

解析

知识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恒化器是微生物连续培养时使用的大型容器,容器中一部分旧的培养基以一定的速度流出,同时不断有等量的新鲜培养基流入以保证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研究人员将大肠杆菌JA122菌株接种到葡萄糖含量受到限制的培养基中,在恒化器内连续培养773代,然后取样分析其中存在的新菌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于连续培养JA122大肠杆菌的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中除了含葡萄糖作为            外,还应该含有                      。

(2)样品中共发现CV101、CV103、CV116三种新菌株,产生新菌株的原因是由于JA122大肠杆菌发生了                   导致的,产生三种不同类型的新菌株说明                    。

(3)下图表示将CV101、CV103、CV116三种新菌株混合在一起培养的生长情况,三者之间互为         关系,并保持稳定生长水平,没有出现一个菌株生存而另外两种菌株灭绝的现象,说明它们已经具有了不同的适应能力,这是            的结果。

(4)对三种菌株的代谢差异进行分析发现,CV103对葡萄糖吸收率最高,代谢终产物是醋酸盐。进一步研究表明,CV101可以在过滤的培养过CV103的培养基中生长,反过来CV103不能在过滤的培养过CV101的培养基中生长,据此作出的推测是:                    。请设计并完成下列实验步骤,来验证你的观点。

①配制                                  的培养基;

②将CV101和CV103菌株分别接种到新配制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并观察记录菌株的生长情况。

③预期实验结果:                                                       。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液体培养基    碳源    氮源、无机盐、水

(2)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

(3)竞争    进化(或自然选择)

(4)CV101菌株能以CV103菌株产生的醋酸盐为碳源

①以醋酸盐为唯一碳源

③CV101菌株能生长,CV103菌株不能生长。

知识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下一知识点 : 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利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