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3 分

25.漆酶属于木质降解酶类,在环境修复、农业生产等领域有着广泛用途。下图是分离、纯化和保存漆酶菌株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是分离产漆酶菌株的首选样品

B筛选培养基中需要加入漆酶的底物,通过菌落特征挑出产漆酶的菌落

C在涂布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在通过划线进一步纯化

D斜面培养基中含有大量营养物,可在常温下长期保存菌株

正确答案

B,C

解析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但不一定含有产漆酶的菌株,A错误;筛选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B正确;在涂布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在通过划线进一步纯化,C正确;斜面培养基中含有大量营养物,可在低温下长期保存菌株,D错误。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选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解题思路

微生物分离通常用选择固体培养基,纯化的方法通常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易错点

注意分离和计数微生物所使用的接种方法不同。

知识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利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9 分

下表是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1、图2中标注了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其中切割位点相同的酶不重复标注。请回答下列问题:

58.用图中质粒和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质粒,应选用______两种限制酶切割,酶切后的载体和目的基因片段,通过__________酶作用后获得重组质粒。为了扩增重组质粒,需将其转入处于__________________态的大肠杆菌。

59.为了筛选出转入了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应在筛选平板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__,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常用PCR鉴定,所用的引物组成为图2中_____________。

60.若BamH I酶切的DNA末端与Bcl I酶切的DNA末端连接,连接部位的6个碱基对序列为 ,对于该部位,这两种酶 (填“都能”、“都不能”或“只有一种能”)切开。

61.若用Sau3A I切图1质粒最多可能获得 种大小不同的DNA片段。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clI和HindⅢ 连接 感受

解析

选择的限制酶应在目的基因两端存在识别位点,但BamHI可能使质粒中启动子丢失,因此只能选BclI和HindⅢ。酶切后的载体和目的基因片段,通过DNA连接酶酶作用后获得重组质粒。为了扩增重组质粒,需将其转入处于感受态的大肠杆菌。

考查方向

考查限制酶的作用。

解题思路

不同限制酶识别的碱基序列不同,切割位点不同,但粘性末端可能相同。

易错点

注意保持基因结构的完整性。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四环素 引物甲和引物丙

解析

为了筛选出转入了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根据质粒上的抗性基因,应在筛选平板培养基中添加四环素。PCR技术要求两种引物分别和目的基因的两条单链结合,沿相反的方向合成子链。

考查方向

考查标记基因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通过没有被破坏的标记基因进行筛选。

易错点

分清被破坏的抗性基因是否被破坏。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都不能

解析

根据BamHI和Bcl I的酶切位点,BamHI酶切的DNA末端与Bcl I酶切的DNA末端连接,连接部位的6个碱基对序列为,与两种酶的酶切位点均不同。

考查方向

考查限制酶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根据BamHI和Bcl I的酶切位点,BamHI酶切的DNA末端与Bcl I酶切的DNA末端连接。

易错点

分清不同限制酶识别的碱基序列和切出的粘性末端序列。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7

解析

根据BamH 、Bcl I和Sau3A I的酶切位点,Sau3A I在质粒上有三个酶切位点,完全酶切可得到记为A、B、C三种片段,若部分位点被切开,可得到AB、AC、BC、ABC四种片段,所以用Sau3A I切图1质粒最多可能获得7种大小不同的DNA片段。

考查方向

考查限制酶的作用。

解题思路

所有酶、一种酶等各种情况分别考虑即可。

易错点

注意是几种酶切的不同情况。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19. 做“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压灭菌加热结束时,打开放气阀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开启锅盖

B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

C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

D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菌落时,应标记在皿底上

正确答案

D

解析

高压灭菌加热结束时,打开放气阀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打开排气阀,再开启锅盖,A错误;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打开一缝隙,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B错误;不能趁热挑取菌落,以免杀死微生物,C错误;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菌落时,应标记在皿底上,D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选项,作出判断

易错点

注意事项

知识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1 分

阅读有关微生物的资料,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硝化细菌包括亚硝酸菌和硝酸菌,广泛存在于通气性较好的土壤中,在自然界氮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土壤或水体中的有机物(如动物的排泄物或动植物的尸体)在分解过程会产生对动物毒性很强的氨,硝化细菌可将氨或铵盐氧化为易被植物吸收的硝酸盐。具体过程如下:

(1)根据上述材料可知,硝化细菌的新陈代谢类型是 _________  。硝化细菌通常以__________

方式增殖,当水体过于纯净时,硝化细菌会形成休眠体,这种休眠体被称为___________    。

(2)对于混有硝化细菌、蓝藻和大肠杆菌的悬浮液,可利用选择培养基进行微生物筛选。在筛选硝化细菌时,其培养基成份包括   ________________   (以下材料供选择:H2O、葡萄糖、纤维素、牛肉膏、(NH42SO4、无机盐、琼脂、伊红-美蓝染料),接种后并放置于黑暗条件培养。如利用上述培养基筛选大肠杆菌菌落,则应另外添加的成份是 _________ 、___________,菌落特征为  ____________ 。

(3)将采集自养殖池中的水样1ml稀释100倍,然后选取稀释后的水样1ml,接种于上述硝化细菌选择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菌落并计数,实验重复三次结果如右图。该养殖池每毫升水含有硝化细菌 ____________个菌落。

(4)为降低致病菌对鱼的损害,向养殖池中施放了一定量的抗生素,反而可能会在短期内会导致养殖池中的鱼大量死亡,请结合题中材料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需氧自养型        分裂生殖(二分裂)        芽孢

(2)H2O、(NH42SO4、无机盐、琼脂

葡萄糖(牛肉膏)    伊红美蓝染液      紫黑色有金属光泽

(3)700

(4)抗生素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使硝化细菌大量死亡,导致水体中对鱼毒性很强的氨含量剧增。

解析


知识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以下关于“分离土壤中的自生固氮菌”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① 对取样的土壤样品要在超净台上进行稀释

② 分离自生固氮菌的培养基中要加入氮源

③ 对培养基要加热到62℃,保持30min

④ 本实验的接种方法可以采用点接法

⑤接种以后对菌种的培养时间不能太长的原因是菌落会分泌含氮化合物,引起杂菌生长。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知识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8 分

人工瘤胃模仿了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胃,可用来发酵处理秸秆,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

为了增强发酵效果,研究人员从牛胃中筛选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并对其降解纤维素能力进行了研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49.在样品稀释和涂布平板步骤中,下列选项不需要的是 (填序号)。

①酒精灯 ②培养皿 ③显微镜 ④无菌水

50.在涂布平板时,滴加到培养基表面的菌悬液量不宜过多的原因是

51.向试管内分装含琼脂的培养基时,若试管口粘附有培养基,需要用酒精棉球擦净的原因是

52.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纤维素降解产物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 研究人员在刚果红培养基平板上,筛到了几株有透明降解圈的菌落(见右图)。 图中降解圈大小与纤维素酶的有关。 图中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菌株是 (填图中序号)。

53.研究人员用筛选到的纤维素酶高产菌株 J1 和 J4,在不同温度和 pH 条件下进行发测得发酵液中酶活性的结果见下图,推测菌株 更适合用于人工瘤胃发酵,理是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③

解析

稀释涂布平板法中,培养基位于培养皿中,无菌水用于稀释,涂布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以免杂菌污染,所以该过程不需要使用显微镜。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样品稀释和涂布平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易错点

材料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培养基表面的菌悬液会出现积液,导致菌体堆积,影响分离效果

解析

(2)若涂布平板时,滴加到培养基表面的菌悬液量过多,则会出现积液,导致菌体堆积,影响分离效果。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涂布平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易错点

原因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3)避免培养基污染棉塞

解析

(3)若试管口粘附有培养基,则需用酒精棉球擦净,以免培养基污染棉塞。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培养基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易错点

原因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4)量与活性 ①

解析

有透明降解菌说明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催化降解,则降解圈大小与纤维素酶的量与活性有关。降解圈越大,说明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由图可知,①菌落周围的降解圈最大,说明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 。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刚果红染色法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易错点

菌株的判断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5)J4 发酵过程会产热和产酸,J4菌株在较高温度和酸性环境下酶的活性更高

解析

由于发酵过程中会产热和产酸,J4菌株在较高温度和酸性环境下酶的活性更高,所以菌株J4更适合用于人工瘤胃发酵。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酶活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易错点

原理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高中生物学实验中,以下操作对估测结果的数值准确性影响最大的一项是

A估测细胞周期各期时长,可统计多个视野中各时期细胞数量所占比例

B估测狭长样地中蒲公英数量,可用等距取样法选取样方

C估测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可用滴管从静置培养液的中层取样

D估测土壤浸出液中的细菌数量,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正确答案

C

解析

知识点

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化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9 分

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的问题。

表2是一种微生物培养液的配方。

(1)能在此培养液中存活的微生物其同化作用类型是____________。

(2)若要使其成为满足多种微生物营养需求的通用培养基,此培养液中应添加___________.    在通用培养基中,如除去  Ca(NO3)2、Fe(NO3)2,则可以培养_______菌。

(3)土壤中生活着多种微生物,若用该培养液培养能降解石油的假单胞菌,还应加入的成分是____ 。若要分离并观察假单胞菌,可采用 _____ 法将初筛菌液接种在_____培养基上。接种前,必须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方法是  _______  。

(4)假单胞菌在培养过程中能被青霉素抑制。下列细菌中不能被青霉素抑制的是    (多选)。

A.产甲烷细菌             B.大肠杆菌              C.极端嗜热菌           D.放线菌。

正确答案

(1)自养型

(2)碳源、生长因子      自生固氮菌

(3)石油    划线法   固体    高压蒸汽灭菌

(4)AC

解析


知识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利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我国利用秸秆生产车用燃料乙醇已进入工业化生产阶段。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其中每4吨玉米秸秆可生产l吨燃料乙醇。请回答:

(1)利用玉米秸秆生产乙醇首先选用_______酶处理秸秆,使之转化为发酵所需的_______等物质,然后进行发酵,获得乙醇。

(2)在培养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过程中,接种微生物可以采用平板划线法和_______法。进行平板划线时,在划线结束后仍然要灼烧接种环,原因是_______。

(3)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过程中,通常采用_______染色法,这种方法能够通过颜色反应直接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筛选。从物理状态看,培养基应使用_______培养基。

(4)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在不同时间内对发酵液样品进行检测,发现发酵液的pH一直下降,原因是_______。

(5)为了提高乙醇的品质和降低生产成本,研究人员提出可以使用固定化酵母细胞。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多采用_______法。

正确答案

(1)纤维素;葡萄糖

(2)稀释涂布平板法;及时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

(3)刚果红;固体

(4)酵母菌在进行发酵过程中产生CO2溶于发酵液中,使pH下降

(5)包埋

解析

略。

知识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有些微生物能合成纤维素酶,利用这些微生物来处理废纸,可以将其转化为一种新的能源——乙醇。下图表示该过程的基本流程。

(1)①需要用含_______、硝酸盐、磷酸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成的培养基来培养,从_______中筛选出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

(2)④处接种的菌种通常是_______,在产生乙醇(酒精)时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

(3)在菌种的分离和培养过程中,培养基和接种工具均要进行_______处理,利用高温处理时可使微生物的_______等物质发生变性。

(4)向糖液接种后,发酵产生乙醇的过程中所用的培养基属于_______,原因是培养基中没有添加_______。

(5)若接种时混入了醋酸菌,在⑤发酵旺盛时,醋酸菌不能将酒精转变成醋酸,原因是_______。

正确答案

(1)纤维素;微量

(2)酵母菌;无氧(密闭、密封)

(3)灭菌;蛋白质

(4)液体培养基;琼脂

(5)醋酸菌是好氧菌,酒精发酵阶段的无氧条件抑制了醋酸菌的生长

解析

略。

知识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
下一知识点 : 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利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