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落的结构
- 共2984题
(2015秋•岳阳校级月考)某林区在30年前发生过火灾,焚毁所有林木.火灾后该地区曾引入一种外地植物,引入物种的种群基因型频率变化如下表.现有一位生态学者对该地区进行调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林区发生火灾,而火灾后的森林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
B、引入前原地,AA=50%,aa=20%,则Aa=30%,故A的基因频率为50%+×30%=65%,a的基因频率为35%;引入后5年,本地,AA=54%,aa=24%,则Aa=22%,故A的基因频率为54%+
×22%=65%,a的基因频率为35%;引入后8年,本地,AA=58%,aa=28%,则Aa=14%,故A的基因频率为58%+
×14%=65%,a的基因频率为35%.因此种群基因频率未发生改变,说明该种群发生未进化,B错误;
C、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群落的丰富度、群落的优势种、种间关系、空间结构范围和边界以及群落演替等,C正确;
D、引入外地植物可能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D正确.
故选:B.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对热带亚热带退化森林的恢复经过几十年研究,在几乎是寸草不生的裸红壤地上,通过种植速生、耐旱、耐贫瘠的桉树、松树和相思树等树种,人工启动演替,然后配置多层多种阔叶混交林,逐步恢复了植被,并正向着森林生态系统演替的方向发展.对于该过程所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据题意可知,“在几乎是寸草不生的裸红壤地上”,说明该处植被没有彻底破坏,因此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错误;
B、根据题意可知,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可按照生态规律逐渐恢复,B正确;
C、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有利于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C正确;
D、改造后该地域群落结构更加复杂,D正确.
故选:A.
在植物群落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由另一个群落取代的过程叫(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演替.
故选:D.
如表是某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相关量统计,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1)该地区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______,从数据分析,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变化趋势是______.
(2)统计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光能截获率变化与叶面指数的关系是______.
(3)请在答题纸的相应坐标图中绘出生产者呼吸量与叶面积指数之间的关系曲线.
(4)如图是1953~1996年间该生态系统生物量(有机物量)统计图,据图你可以得出的生物量演变规律是______.
(5)在对该地区某时间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可以采用______法对植物丰富度进行调查,同时注意调查不同物种______情况,以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
正确答案
解:(1)该地区生物群落演替是在具有一定植物体的空地上进行的植被演替,所以为次生演替,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加.
(2)从光能的截获率可以看出,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大,光能截获率升高.
(3)绘图时要注意呼吸量=总初级生产量-净初级生产量,描点并连线即可.
(4)通过分析柱状图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量是逐渐增加的,最终趋于稳定.
(5)对于植物丰富度的调查,采用样方法,同时注意调查不同物种空间上的分布(分层)情况,以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
故答案为:
(1)次生演替 逐渐增加
(2)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大,光能截获率升高(或正相关)
(3)
(4)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系统的生物量是逐渐增加,最终趋于稳定
(5)样方 空间上的分布(分层)
解析
解:(1)该地区生物群落演替是在具有一定植物体的空地上进行的植被演替,所以为次生演替,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加.
(2)从光能的截获率可以看出,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大,光能截获率升高.
(3)绘图时要注意呼吸量=总初级生产量-净初级生产量,描点并连线即可.
(4)通过分析柱状图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量是逐渐增加的,最终趋于稳定.
(5)对于植物丰富度的调查,采用样方法,同时注意调查不同物种空间上的分布(分层)情况,以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
故答案为:
(1)次生演替 逐渐增加
(2)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大,光能截获率升高(或正相关)
(3)
(4)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系统的生物量是逐渐增加,最终趋于稳定
(5)样方 空间上的分布(分层)
生态系统从幼年期向成熟期的发展过程中,其结构和功能特征会发生明显变化,其中(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生态系统从幼年期向成熟期过程中,碳循环趋于更加开放,A错误;
B、生态系统从幼年期向成熟期过程中,由于物种增多,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有机化合物多样性逐渐增加,B正确;
C、生态系统从幼年期向成熟期的发展过程中(设想一块抛荒土地的生态演替),其结构不断复杂化和功能完善化(物种增多,食物链网状化),群落代谢过程中向环境中排出的产物逐步增多,C错误;
D、由于生物量增加,生物的总呼吸量增多,而生产者同化总能量变化基本不大,故P(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R(所有生物的总呼吸量)值逐渐减小,D错误.
故选:B.
下表是退耕还林后,某生态系统在20年内群落自然演替所经历的“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中优势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单位:株/平方米)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表中只列举了3个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据此不能判断该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情况,A错误;
B、第1-10年内,物种b逐渐成为优势物种,主要与其获取光照的优势有关,B错误;
C、第1-5年内,物种a密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该种群能获得较多的光照,C错误;
D、第10-15年内,由于多年生草本和灌木的遮盖,物种a获得的光照较少,因此不能适应环境而逐渐消失,D正确.
故选:D.
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退耕还林过程中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退耕还林后,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挠,则第3阶段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会增大,A正确;
B、群落由原来较单纯的农作物演替发展为树林,使得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则群落固定的总能量较多,B正确;
C、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取代是一种优势取代,而不是完全取代,由图中可以看出,最终甲、乙两群落并没有灭绝,C错误;
D、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增加,自我调节能力增强,则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也会逐渐提高,D正确.
故选:C.
初级演替经历的阶段为:______、______、苔藓阶段、______、灌木阶段、______.
正确答案
解:裸岩上群落的演替过程中先驱物种是地衣,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有机物,这为其他生物的生长提供了条件;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苔藓的生长会进一步岩石分解,土层加厚;草本阶段各种昆虫和小动物开始进入到这个地区,在动植物的共同作用下,土壤有机物越来越丰富,土壤的透气性越来越好;灌木阶段和森林阶段使得群落结构变得复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
因此生物的演替顺序: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故答案为: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森林阶段
解析
解:裸岩上群落的演替过程中先驱物种是地衣,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有机物,这为其他生物的生长提供了条件;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苔藓的生长会进一步岩石分解,土层加厚;草本阶段各种昆虫和小动物开始进入到这个地区,在动植物的共同作用下,土壤有机物越来越丰富,土壤的透气性越来越好;灌木阶段和森林阶段使得群落结构变得复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
因此生物的演替顺序: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故答案为: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森林阶段
完成下列填空:
(1)______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次生演替是指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世原有______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______进行的.
(4)生态系统“未利用”的能量是指未被______,也未被后一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的能量.
(5)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______.
(6)群落中植物的______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群落的物种组成即丰富度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次生演替是指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
(4)生态系统“未利用”的能量是指未被自身呼吸作用消耗,也未被后一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的能量.
(5)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6)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因而动物也有垂直结构.
故答案为:
(1)群落的丰富度
(2)土壤条件
(3)食物链和食物网
(4)自身呼吸作用消耗
(5)负反馈
(6)垂直结构 食物条件
解析
解:(1)群落的物种组成即丰富度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次生演替是指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
(4)生态系统“未利用”的能量是指未被自身呼吸作用消耗,也未被后一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的能量.
(5)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6)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因而动物也有垂直结构.
故答案为:
(1)群落的丰富度
(2)土壤条件
(3)食物链和食物网
(4)自身呼吸作用消耗
(5)负反馈
(6)垂直结构 食物条件
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冰川上开始初生演替,A错误;
B、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在竞争中获胜,B正确;
C、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表示群落演替,C正确;
D、发展工农业生产等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D正确.
故选:BC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