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报春花的花色白(只含白色素)与黄(含黄色锦葵色素)是一对相对性状,这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A与B的作用机制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①.控制报春花花色遗传的两对基因____(填“是”或“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②.黄色报春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开白花的纯种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③.基因A和基因B通过________,从而实现对花色的控制。

(2)为了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黄花品种,某同学用纯种开白花植株设计杂交育种方案如下:先选择基因型为_________的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获得F1;让F1植株自交获得F2;从F2植株中选择开黄花的个体进行自交留种;自交若干代,直到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①.F2中开黄花与白花的植株之比为____________。

②.开黄花的F2植株自交得F3,F3中开黄花的纯合子所占比值为_________。

③.开白花的F2植株自交,后代花色会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基因型有______种。

(3)若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欲在短期内培育大量开黄花的可育纯种,最佳育种方法是_______,该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和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获可育纯种两个阶段。

正确答案

(1)①.是  ②.AAbb、Aabb     AABB、aaBB、aabb   ③.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

(2)AABB和aabb   ①.3:13   ②.1/2   ③.2

(3)单倍体育种   花药离体培养获单倍体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表示以某农作物<1>和<2>两个品种为基础,培育出<4>、<5>、<6>、<7>四个品种的几种育种方法,A、a和B、b表示基因且分别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据图回答:

(1)由<1>和<2>经Ⅰ和Ⅱ培育出<5>的育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由<3>AaBb经一次自交所获子代中<5>AAbb的个体占______________。

(2)由<3>培育出<4>常采用方法Ⅲ_______________,然后再使用适宜浓度的__________处理幼苗,即培育获得<5>。

(3)利用<1>和<2>培育出<5>AAbb新品种,若要求缩短育种时间,应选择的育种流程是__________(从Ⅰ~Ⅵ中选取并用箭头连接)。

(4)可由<3>经Ⅳ培育出<6>的育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所得<6>即称为___________。

(5)可由<2>经Ⅵ培育出<7>的育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杂交育种;基因重组;1/16

(2)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

(3)Ⅰ→Ⅲ→Ⅴ

(4)多倍体育种;多倍体植株

(5)诱变育种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番茄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一类果蔬。但普通番茄细胞中含有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控制细胞产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该酶能破坏细胞壁,使番茄软化,不耐贮藏。为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科学家们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了抗软化、保鲜时间长的番茄新品种,操作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

(1)过程①需要的工具酶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_________。

(2)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除了需要目的基因外,作为载体的质粒还必需要有_________基因。

(3)提取目的基因采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序列和切点如下图所示。在目的基因的两侧各有1个酶的切点,请画出目的基因两侧被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具有黏性末端的目的基因示意图。

(4)从图中可见,mRNA1和mRNA2的结合直接导致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表达中的__________阶段无法进行,最终使番茄获得了抗软化的性状,这也是基因敲除的方法之一。

(5)从细胞分化的角度看,培养②和培养③分别是植物细胞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过程。

(6)上述转基因番茄会通过花粉将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传播给其他植物而造成基因污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提出一个上述转基因工程的改良方案,以防止这种污染的发生: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DNA连接酶

(2)标记

(3)

(4)翻译

(5)脱分化    再分化

(6)导入的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转基因番茄产生的花粉细胞中可能含有该基因,通过花粉会污染其他生物     改进方案:将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导入到番茄植物细胞的线粒体或叶绿体中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为利用生物技术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随着科技发展,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也越来越多,若乙图中的“抗虫基因”是利用甲图中的方法获取的,该方法称为____。图中①过程与细胞中DNA 复制过程相比,该过程不需要____酶。③是在____(填酶的名称)作用下进行延伸的。

(2)在培育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中,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常作为标记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细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生长。乙图为获得抗虫棉技术的流程。A过程需要的酶有____、____。图中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受体细胞采用的方法是____。C过程的培养基除含有必要营养物质、琼脂和激素外,还必须加入____。

(3)离体棉花叶片组织经C、D、E成功地培育出了转基因抗虫植株,此过程涉及的细胞工程技术是_____,该技术的原理是____。

(4)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的具体方法是使用_________与提取出的________做分子杂交。

(5)科学家将植株细胞培养到_________,包上人工种皮,制成了神奇的人工种子,以便更好地大面积推广培养。

正确答案

(1)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解旋  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

(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A连接酶  农杆菌转化法  卡那霉素

(3)植物组织培养  细胞全能性

(4)标记的目的基因  mRNA分子

(5)胚状体(或不定芽、顶芽、腋芽也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成功培育出能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抗虫棉,其过程大致如图所示。

(1)细菌的基因能“嫁接”到棉花细胞内,其原因是_____。

(2)以上过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内使用了________法。目的基因能否在棉株体内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的关键是________,还需要通过检测才能知道,检测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

(3)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抗虫棉,相比诱变育种和传统的杂交育种方法,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等突出的优点,但是目前基因工程仍不能取代传统的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与基因工程技术相比,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方法主要具有________的优点。

(4)某棉农在食用了该抗虫棉种子压榨的棉子油后,出现鼻塞流涕、皮肤瘙痒难忍等症状。停用一段时间后这些症状会自然消失,该现象很可能是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细菌和植物的DNA分子的空间结构和化学组成相同;②有互补的碱基序列

(2)农杆菌转化    目的基因是否插入了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DNA分子杂交技术

(3)目的性强     能有效地打破物种的生殖隔离界限     操作简便易行

(4)过敏反应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