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5.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右图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右图乙);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该图表示草履虫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时, 增长率为O

B若该图表示某湖泊草鱼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种群数量达到c点时可以进行大量捕捞

C若该图表示蝗虫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则虫害的防治必须在c点之前进行

D若该图表示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则酒精在e时大量产生和积累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种群的数量变化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3.为除去有害于农作物的某种害虫而引入捕食蜘蛛后,对这两个种群进行调查,得出如右图所示结果,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在蜘蛛引入前,害虫没有危害农作物

B虽然蜘蛛对害虫数量的变化产生影响,

但不能说是害虫的天敌

CB期间,蜘蛛数量减少的原因是食物不足

DC期间的平衡状态与A和B期间发生的

种群间相互作用无关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种群的数量变化群落的结构特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9 分

31.林业部门对某地区稳定生态系统中乔木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调查,获得了下面有关信息资料,请据图回答。

(1)调查图1中植物F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植物F的种群数量处于图2中的____段。

(2)植物D的数量增长符合图2中的曲线________,原因是 ______ 。如果植物D是当地木材的主要来源,选择在_________时间对应的种群数量砍伐植物D,对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最小。

(3)图l中树木B与树木C之间的差异属于_________多样性,主要是由 _______和  _________引起的。树木B与树木D、E、G之间的差异属于____多样性。

正确答案

(1)样方法  d--e   

(2)Ⅱ  影响植物D增长的资源、空间是有限的   b

(3)基因        突变  基因重组          物种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化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9 分

31.研究人员对某草场进行了相关的生态学调查,绘制出某昆虫种群λ值的变化曲线(未发生迁入迁出)。请分析回答:

(1)该昆虫个体较小,常大量附着在同一植物上,要估算其种群密度,常用______法。若λ值大于1,则当年的种群密度较一年前________。

(2)该昆虫在0—5年间种群数量呈现_______型增长,可推测种群的年龄结构为________型。

(3)该昆虫种群数量在第__________年达到最小值,此后5年种群数量将_________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4)该草场在第10年曾发生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演替。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能力,这种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__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化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31.下表是生物学工作者收集到的我州某湖区几种生物的食物关系(“√“表示存在食物关系)。请据下表回答问题:

(1)此生态系统中共有         条食物链,在该食物网中鲫鱼占有哪几个营养级  ____ 。

(2)若由于某种原因轮虫全部死亡,螺蛳的种群数量在短时间内将 _______,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 _________。

(3)假如鲫鱼的食物有1/5来自轮虫,2/5来自螺蛳, 2/5来自绿藻,能量流动效率按10%计算,该鲫鱼增重5kg,需消耗绿藻 ________kg。

(4)图1是某经济鱼引进后,对其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并绘出的种群增长率曲线。调查该经济鱼的种群密度时,常用的方法是______。在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达到K值,K值的含义是 _________。根据图1信息,在图2中绘出该经济鱼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正确答案

(1) 3    第二、第三营养级    

(2)减少(下降或降低)   降低(减小或减弱或下降)   

(3)320   

(4)标志重捕法       最大容纳量

画图:(t1对应K/2,t2对应K)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6.为研究南昌市水体富营养化状况,科学家对市几几处水体进行了抽样,并在水样中培养玫瑰拟衣藻,检测不同水样中玫瑰拟衣藻的增长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A玫瑰拟衣藻对P元素的需求量比对N元素的需求量要大

B在艾溪湖1号水样中培养的玫瑰拟衣藻的种群密度不能达到环境容纳量K

C限制南昌市水体中玫瑰拟衣藻增长的主要因素是P元素,N元素的影响很小

D鱼塘中的N元素远多于湖水,所以富营养化带来的生态破坏在鱼塘最为严重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化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4.对下列四幅曲线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b时该植物的O2生成量为Ni

B图2中a点植物叶肉细胞内不发生光合作用,b点表示光合作用最强

C由图3可看出,b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内斗争也最激烈

D若图4表示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1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细胞呼吸细胞的有丝分裂种群的数量变化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4.下列关于种群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B样方法取样时应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

C“S”型曲线中,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时适于害虫种群的防治

D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就一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正确答案

B

解析

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故A错;根据地段的形状,接近正方形用五点取样法,接近长方形用等距取样法等,故B正确;“S”型曲线中,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时,增长速率快大,不利于害虫种群的防治,故C错误;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可能随该个体的死亡而消失,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的是自然选择不是新的突变基因,故D错误。

考查方向

考查种群的特征、种群密度的调查、数量变化规律及进化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种群的特征、种群密度的调查、数量变化规律及进化等知识逐项分析。

易错点

因没样方法取样的常识而误认为B错误。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知识点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化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9 分

30.某自然环境因泥石流而遭到破坏,若干年后在人为干预下,又恢复了盎然生机。假定某种群当年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图1为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2为该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1曲线所示在a点之前种群数量的变化为(           )增长。在a~d时间段中种群数量最多的是在______点,该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__________型,种群增长率在________段最大。e点种群数量比d点_________。曲线中d~e段变化表明该生态具有_______________能力,它的基础是__________。

(2) 根据图2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W1=D1+D2

B.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 (A2+B2+C2)

C.由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2/D1

D.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

(3)若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为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则该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可表示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种群的数量变化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6.黄花刺茄是具有很强的耐贫瘠和耐干旱特性的草本植物,原产北美洲,我国于1981年

首次发现该物种入侵,目前已在多省区有分布,对本地物种造成危害。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黄花刺茄可以增加入侵地的物种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

B荒地、路边、弃耕地、过度放牧的草地,黄花刺茄可取得优势地位

C控制黄花刺茄的方法主要有化学防治和人为铲除,化学防治最好

D导致黄花刺茄在入侵地呈J型疯长的主要原因是其基因发生了突变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种群的数量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下一知识点 : 群落的结构特征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种群的数量变化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