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群的数量变化
- 共171题
6.科研人员对某草原一种野生动物的种群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右图所示。有关此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下列四种现象中,与右图曲线的变化趋势不符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1.研究人员对某淡水湖泊生态系统进行了如下调查研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乌鱼能治疗各种痔及湿痹、面目浮肿,利大小便。为了研究污染物对乌鱼塘中生物的影响,研究人员选取了该池塘中的5种不同生物,并对其消化道内食物进行分析,结
果如上表。(图中打勾的表示捕食关系)
①乌鱼的药用意义体现了其( )价值。
②根据表格分析,该湖泊生态系统有( ) 条食物链,水蚤和泥鳅的关系是 ( )。
③调查池塘中乌鱼的种群密度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池塘中( ) 两种生物减少可使乌鱼的种群密度上升。
(2)右图是对乌鱼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绘出的种群增长速
率曲线。在t1--t2时期乌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
是( ) 。
(3)鸡粪是优良的鱼类饲料,适量的投入可以给鱼提供食物,从而提高鱼的产量。鸡粪中的碳元素只能以( )形式流向鱼。向河流中少量投入鸡粪对生态系统不产生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 )。
正确答案
(1)①直接;②捕食和竞争; 3;③标志重捕法;水蚤和河蚌(缺一不给分)
(2)增长型
(3)有机物;自动(我)调节能力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2.为防治荔枝蝽等植食性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有人尝试在荔枝园的株间种植矮小的山绿豆。对比研究荔枝-山绿豆复合种植园和荔枝单一种植园中各类昆虫所占的百分比,结果如下图。
请回答:
(1)调查各类昆虫的种群密度能否都用样方法?_________。
(2) 据图分析,复合种植园中害虫明显减少,原因是________的比例增加,通过_________等种间关系消灭害虫。
(3)山绿豆耐阴性好,营养丰富,可作为饲料,选它跟荔枝搭配种植,可提高生物群落对_________的利用率。无论哪种种植模式,荔枝园里都要定期清除杂草,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目的是_________。
(4)复合种植园中,________等属于生产者,腐生性昆虫属于________。与单一种植园相比,复合种植园生物的种类增加,因而其生态系统的_______结构更为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正确答案
32.(10分)(1)不能(1分)
(2)肉食性和寄生性昆虫(1分) 捕食和寄生(1分)
(3)光能 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尽可能多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4)荔枝、山绿豆、杂草(答对1个给1分,共2分) 分解者 营养(食物网)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2.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林地,下图表示林地中某阶段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请回答:
(1)图中虚线数值表示 ( ),M—N段时出生率( )(>、<、=)死亡率。
(2)当田鼠种群中有鼠疫发生时,种群数量的变动可对应图中的QM段,此阶段年龄组成一定是衰退型吗? ( ) 。鼠疫杆菌与田鼠的种间关系是 ( )。田鼠等消费者的存在对林地中物质循环的积极作用是 ( ) 。
(3)据调查统计,林地中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为3.1×109J/hm2·a,分解者分解量为6.6 × 108J/hm2·a,呼吸量为1.53 × 109J/hm2·a,未利用的能量为4.6× 108J/hm2·a,那么该营养级生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 ( ),能量在第二、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 ) 。
(4)林地的抵抗力稳定性比农田 ( ) (强/弱),原因是 (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6. 右图是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 量的变化图,据此图分析,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6.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有几项( )
①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的捕鱼量,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种群增长率最大。
②调查土壤动物丰富度采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③随着时间的推移,弃耕的土地不一定会演替成森林
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话体现了一条食物链
⑤生态农业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⑥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⑦使用粪便作肥料,其能量可以流向植物,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2.罗非鱼是杂食性鱼类,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量养殖,能适应咸、淡水环境。
(1)当罗非鱼由淡水进入咸水,机体会大量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___,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给_____________,促使其释放_____________,该物质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尿量减少以适应咸水环境。
(2)某实验基地水库中放养了一批罗非鱼。其监测数据显示,a~e段这种罗非鱼的种群数量发生了明显波动,调查发现有人在该水库中放生了大型肉食性鱼(FNE);一段时间后,罗非鱼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见图9)。图中显示,罗非鱼种群在a~b段呈______型增长。据图推测,FNE最可能是在___________对应的时间点进入水库;在捕食压力下,罗非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接近_______________。
(3)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该水库出现水华现象,浮游动物和鱼类均受到影响。请用文字和箭头描述藻毒素从产毒藻逐级积累到FNE体内的途径 ( ) 。
(4)罗非鱼的能量来自于浮游动物的比例为a,则罗非鱼每增重一千克,至少需要 ( )千克产毒藻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0.(9分)图甲表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部分物质流,图乙表示某种群迁入该生态统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倍率和时间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分析,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是通过( ) 进入生物群落,图中“( ) ”表示 ( );生态系统能量不循环流动的原因是 ( ) ;物质可以反复利用的主要原因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 ) 经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无机物可被生物群落重新利用。
(2)由图乙可知,种群密度在 ( ) 年时,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若要使该种群的K值增大,可通过 ( )实现(写出两种措施)。当种群密度在第10--30年时期内,种内斗争变化趋势是 ( ) 。
(3)若此草原向森林群落演替,在这一演替过程中,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 ) 的能力;同时也使生态系统( ) 稳定性逐渐增强。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右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图中bc段时间内可出现(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