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群的数量变化
- 共171题
31. 研究人员对某草场进行了相关的生态学调查,绘制出某昆虫种群λ值的变化曲 线(未发生迁入迁出)。请分析回答:
(1)该昆虫个体较小,常大量附着在同一植物上,要估算其种群密度,常用________法。
若λ值大于1,则当年的种群密度较一年前________。
(2)该昆虫在0~5年间种群数量呈现_____型增长,可推测种群的年龄结构为_____型。
(3)该昆虫种群数量在第________年达到最小值,此后5年种群数量将________ (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4)该草场在第10年曾发生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演替。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能力,这种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6.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现将某动物新物种X引入该生态系统,调查 鼠与X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下表。若不考虑气候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2.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一年之内的能量流动情况[能量流动单位: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的含义是_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若大型鱼类同化量为 ,则浮游动物的同化量为____________
(2)用标志重捕法来估算该生态系统中某种鱼的种群数量时,所用捕网的网眼过大,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________________(偏高/偏低/不变)。若较长时期观察并统计该鱼数量,得到如图2曲线。请推测造成该鱼的K值发生变化的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 100
(2)偏低 天敌入侵或与之构成竞争关系的动物迁入或食物减少或传染病或捕食者增多或寄生者增多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5.某中学迁入新建校园14年,校园中一种鸟类——白头鸭在14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如下图所示,据表分析可知(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1.如图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四种情况(“J”型、Ⅰ、Ⅱ、Ⅲ),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请据图回答问题:
(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若该种群数量变化呈现图中“J”型曲线,其种群增长率_____。
(2)若图示种群每年以λ倍“J”型增长,N0为种群起始数量,t年后该种群数量可表示为Nt=_______。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可引起该种群的________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物种进化,______(一定/不一定)产生新物种。
(3)若图示物种为长江流域生态系统中的最高营养级生物之一的野生扬子鳄,当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Ⅱ、且种群数量为K2时,对该物种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_______。
(4)若图示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_____(k1 、K2、O),以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干旱能抑制造成蝗虫患病的一种丝状菌的生长,若a点变化为干旱,则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_________,此时东亚飞蝗不断的聚集迁徙去追逐“绿色”,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功能。
正确答案
(1)种群密度 不变
(2)N0λt 基因频率 不一定
(3)就地保护(或建立自然保护区)
(4)K2 Ⅰ 信息传递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8.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48.如图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几种情形,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据此分析:
(1)若图示种群每年以λ倍“J”型增长,N0为种群起始数量,t年后该种群数量可表示为Nt=________。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可引起该种群的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物种进化,________(“一定”或“不一定”)产生新物种。
(2)若图示物种为长江流域生态系统中的最高营养级生物之一的野生扬子鳄,当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Ⅲ且种群数量为K2时,流向该营养级其他物种的能量会________,处于该营养级物种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
(3)若图示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________(K1、K2、0),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干旱能抑制造成蝗虫患病的一种丝状菌的生长,若a点变化为干旱,则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________,此时东亚飞蝗不断地聚集迁徙去追逐“绿色”,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功能。
正确答案
(1)N0λt 基因频率 不一定
(2)增加 竞争
(3)K2 Ⅰ 信息传递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4. 对某地区引入的一种生物进行种群数量的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见下表(单位:只)。
下列曲线中与2004年至2006年该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最相符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由标志重捕法记算得2006年的种群数量:160×162÷30=864,再用表中的数据描点绘曲线,看符合A项。因此选A。
考查方向
考查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及标志重捕法的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及分析表格数据及曲线的能力。
解题思路
先由标志重捕法记算得2006年的种群数量:160×162÷30=864,再用表中的数据描点绘曲线,看符合那项。
易错点
易因计算不出2006年的种群数量而误选B。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知识点
29.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由此无法推断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7.为了减小一种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人们引入了专门捕食这种昆虫的蜘蛛。下图所示为引入蜘蛛后对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下列对曲线图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