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群的数量变化
- 共171题
5. 右下图为某群居生活动物的种群数量增长的 “S”型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2. 鼹鼠通常生活在地下,喜食蚯蚓和植物的根等,对人类而言属于害兽。近期科学研究表明,鼹鼠及其堆成的小土堆对生物的多样性来说至关重要。鼹鼠在挖掘洞穴过程中会将常见的植物连根拔起,其间形成的小土堆中各种无机盐含量均很高,这就为新品种提供了生存的条件。假设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甲、乙两种植物种群,它们与鼹鼠的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a)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调查生态系统中鼹鼠的种群密度,捕获了30个鼹鼠,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50个个体,其中有3个带有标记,该鼹鼠种群的数量约为 个。如果标志物脱落,则调查结果比实际数值偏( )。
(2)据图(a)判断,鼹鼠的种群数量曲线为( )(填“A”、“B”或“C”);甲植物为鼹鼠的食物且较早存在于该生态系统中,则甲植物的种群数量曲线为 ( )(填“A”、“B”或“C”)。
(3)图(b)为乙种群在不同环境中的增长曲线,处于自然环境中的增长曲线是( )(填“a”或“b”),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 ( )的个体数量。
(4)若在这个草原生态系统上播种杂草,其抵抗力稳定性会( )。
(5)鼹鼠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体现了它的( ) 价值。鼹鼠的生活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
正确答案
(1)500 大
(2)C B
(3)b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掉
(4)上升
(5)间接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4.大肠杆菌是发酵工程常用的微生物,这与其结构、代谢和生殖等特点有关。
(1)发酵工程中,应选用( )期的菌体进行扩大培养,此时大肠杆菌进行的是生殖。
(2)鉴别牛奶中的大肠杆菌,通常在其培养基中加入( )试剂。
(3)某同学在进行探究大肠杆菌群体生长规律实验时,在稳定期进行连续培养,你认为该项操作是否有意义?( )。理由是( ) 。
(4)从人体细胞中直接分离得到的胰岛素基因,与大肠杆菌的( )(填结构名称)结合形成重组DNA,并成功导人大肠杆菌,该大肠杆菌( )(能、不能)合成人的胰岛素,原因是( )(请用基因结构的相关知识回答)。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5.一个外来物种种群侵人到一个新的环境,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2.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林地,下图表示该林地中某阶段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请回答:
(1)图中虚线数值表示( ),M~N段时出生率( )(>、<、=)死亡率。
(2)当田鼠种群中有鼠疫发生时,种群数量的变动可对应图中的QM段,此阶段年龄组成 ( )(一定是/不一定是)衰退型。鼠疫杆菌与田鼠的种间关系是( )。
(3)据调查统计,林地中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为,分解者分解量为
,呼吸量为
,未利用的能量为
,那么该营养级生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 ( ),能量在第二、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 (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
(4)林地的抵抗力稳定性比农田( )(强/弱),原因是( ) 。
正确答案
(1)环境容纳量(或K值) ; >
(2)不一定是 ; 寄生
(3) ; 14.5
(4)强 ; 林地物种多,营养结构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强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6.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黄杉的三个种群树龄的取样调查图。其中种群A为自然状态,种群B、C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人为干扰。据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6.科研人员对某草原一种野生动物的种群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右图所示。有关此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5.下列关于“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0.芝麻剑,在贵州省仅产于罗甸县境内及流经罗甸的红水河河段,鱼身无鳞,因其体形似剑,身上又布满了芝麻粒大小的黑色斑点而得名。芝麻剑鱼多生活于地下暗河与地上明河交接的深水水域,肉质鲜嫩,它含有多种人类生存必须之微量元素,常食可美容、壮体、延年益寿,吃进嘴里,有淡淡的神奇的香味溢出,令食者心旷神怡,过口难忘。俗言世上美食当数“天上的斑鸠,地上的竹溜,水中的芝麻剑”,的确不假。该鱼第一次性成熟为6-8龄(年),每年4-8月繁殖,难于人工养殖。今有“不吃芝麻剑,枉自到罗甸”之说,未品尝到芝麻剑,那真是人生莫大的遗憾。——摘自贵州罗甸县人民政府网
(1)罗甸境内红水河某河段分布的所有芝麻剑构成一个( )。根据材料分析,制约罗甸境内分布的芝麻剑总数较少的外界环境因素是 ( ) 。
(2)按生态系统的成分进行分类,芝麻剑是( ),罗甸境内红水河的不同河段,由于河床的起伏等,分布的芝麻剑和与其有联系的各种生物是有差异的,表明群落的结构特征可以表现在( )方向上。
(3)有人进行人工养殖,在2014年3 月,选定某一区域,投放三千尾3龄(年)鱼苗,以期增加种群数量,各种环境条件适宜,精心养殖下,养殖3年(即2017年3月)内,芝麻剑种群数量的趋势是( )(增加、基本不变、减少)。为了长期获得高产,人们调整养殖池内的( ) 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人类最有益部分。
(4)在养殖区内,物种的种类和数量减少,( )能力下降,( ) 稳定性增加,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种群演替的 ( ) 。
正确答案
(1)种群 生存空间小、有限或地理隔离
(2)消费者 ; 水平
(3)基本不变 ;能量流动
(4)自我调节 ; 恢复力 ; 速度和方向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1.研究人员对某淡水湖泊生态系统进行了如下调查研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乌鱼能治疗各种痔及湿痹、面目浮肿,利大小便。为了研究污染物对乌鱼塘中生物的影响,研究人员选取了该池塘中的5种不同生物,并对其消化道内食物进行分析,结果如上表。(图中打勾的表示捕食关系)
①乌鱼的药用意义体现了其( )价值。
②根据表格分析,该湖泊生态系统有( )条食物链,水蚤和泥鳅的关系是( )。
③调查池塘中乌鱼的种群密度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池塘中 ( )两种生物减少可使乌鱼的种群密度上升。
(2)图是对乌鱼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绘出的种群增长速率曲线。在t1--t2时期乌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 ( )。
(3)鸡粪是优良的鱼类饲料,适量的投入可以给鱼提供食物,从而提高鱼的产量。鸡粪中的碳元素只能以( ) 形式流向鱼。向河流中少量投入鸡粪对生态系统不产生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 )。
正确答案
(1)①直接;
②捕食和竞争 ; 3;
③标志重捕法 ; 水蚤和河蚌(缺一不给分)
(2)增长型
(3)有机物;自动(我)调节能力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