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8 分

29.Ⅰ.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温度(25℃和0.5℃)条件下密闭容器内蓝莓果实的生长速率的变化,结果见图1和图2.

(1)由图可见,与25℃相比,0.5℃条件下过时的生成速率较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随着过时存储时间的增加,密闭容器的_____浓度越来越高,抑制了果实的细胞呼吸。该实验还可以通过检测____浓度变化来计算呼吸速率。

(2)某同学拟验证上述实验结果,设计如下方案;

①称取两等份同一品种的蓝莓果实,分别装入甲、乙两个容积相同的瓶内,然后密封。

②将甲、乙瓶分别置于25℃和0.5℃条件下储存,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瓶中的

③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生成速率。

为使实验结果更可靠,请给出两条建议,以完善上述实验方案(不考虑温度因素)。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果园可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进行管理。

(1)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可控制果园害虫种群密度,如用信息素(E)- 2 - 壬烯醇诱捕害虫丽金龟,可破坏其种群____.

(2)科研大量对板栗园内的栗瘿蜂和长尾小蜂的数量进行了连续5年的监测,结果见图。据此判断这两个物种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

(3)每年输入果树的能量,一部分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一部分储存于果树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其余能量的去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不对果园土壤进行管理,果树林下将会出现从一年生本草植物为优势,到多年生本草植物为优势,再到草本与灌木混生等阶段的演替。在草本与灌木混生阶段,果园内很少有一年生本草植物生长,其原因是_________ 。

正确答案

Ⅰ.(1)低温降低了细胞呼吸相关酶活性;

(2)选取的果实成熟度还应一致;每个温度条件下至少有3个平行重复试验

Ⅱ.(1)性别比例

(2)捕食

(3)在果树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被分解者分解和未分解的残枝败叶等

(4)一年生植物在争夺阳光和空间等竞争中被淘汰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细胞呼吸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 7 分

下图中的图甲是某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数值代表能量,单位是);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的两条典型食物链,请分析作答。

(1)图甲所示的生态系统成分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的是__     (填图中相应的字母)。

(2)若图甲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则能量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____;C同化的能量中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是    

(3)某同学模拟调查该生态系统中鼠的种群数量,用玻璃球进行如下实验:先从布袋里的白玻璃球中随意抓出一把(经清点共15个),然后换成相应数量的红玻璃球放回布袋,摇匀后再抓出一把,经清点共12个(其中红色球4个),则布袋中原有玻璃球    个,这种被模拟的调查方法称为____。

(4)图乙中占有两个营荞级的生物是____,蛇可以根据鼠发出的红外线去追踪捕食鼠,由此可以说明信息能够调节,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正确答案

(1)E

(2)20%  12

(3)45  标志重捕法

(4)蛇  生物的种间关系

解析


知识点

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4.下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a-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

B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

C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1357J.m-2.a-1

D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23.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泥巴”。某同学据此设计了一个水池生态系统。下列属于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是(  )

A小鱼吃的小虾

B泥巴中的藻类

C吃小鱼的大鱼

D泥巴中的大肠杆菌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生态系统的结构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下列关于农业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包括绿色植物和人类

B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指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

C在生态农业模式中,利用沼气池产生沼气可以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D农药被土壤微生物吸收并分解,这属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正确答案

D

解析

知识点

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下图表示某草场以牧民的定居点为核心统计牧草覆盖率的变化情况,3年中的气候条件基本相同。分析该图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牧数量最大的是第2年,最少的是第3年

B放牧数量与放牧范围呈正相关

C第2年该草场的营养结构最复杂

D定居放牧和轮牧相结合有利于提高载畜量

正确答案

C

解析

牧草覆盖率最小的是第2年,最大的是第3年,则放牧数量最大是第2年,最少的是第3年;故A正确。横坐标为距离,代表放牧范围,说明放牧数量与放牧范围呈正相关;故B正确。第2年牧草覆盖率最小,则营养结构最简单;故C错误。定居放牧和轮牧相结合,则牧草覆盖率能维持在较高水平,有利于提高载畜量;故D正确。故选C。

知识点

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 10 分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各成分的组成和相互关系的示意图,它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用作物养猪、养鸭,用秸秆培育蘑菇、生产沼气,猪鸭粪、沼渣肥田。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          。鸭子与作物害虫之间的关系是          。如果调查该生态系统中蚜虫的种群密度,应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在生态系统中,基本组成元素能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中不断循环,但还要不断往农田中施加氮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下图a是某段时间内沼气池中产甲烷杆菌的种群增长率曲线,请在下图b中画出这段时间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正确答案

答案:

(1)水稻杂草     捕食和竞争    样方法

(2)氮素不断通过农产品输出该生态系统

(3)

解析


知识点

种群的数量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6 分

滨州市北部沿海有广阔的湿地。近几年来,工业污染使得提湿地生态系统不断遭到破坏。科学工作者为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在此进行了人工引入人互花米草的“种青引鸟”生态工程实验。在实验前后分别对该湿地植被类型、昆虫种类数、密度进行调查,结果统计见下表。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回答:

注:海蓬子和互花米草都生长在潮间带。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

(2)调查该湿地中互花米草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__法。实验结果说明了人类活动能影响群落演替的_______。

 (3)①a、b、c过程中碳的流动形式_______。

 ②若鸟的食物有互花米草和植食性昆虫,由原来的2:1调整为1:1后,鸟的数量变为原来的_______。(传递效率按20%计算)

 ③互花米草与植食昆虫之间进行的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_______的作用。

 



正确答案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2)样方法;速度和方向

(3)①有机物;②7/9;③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解析

略。

知识点

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9 分

28.回答下列关于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问题:

(1)红树林具有调节气候、保护海岸的作用。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角度分析,这种作用所具有的价值属于__(填“间接”或“潜在”)价值。

(2)某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如图所示。图中A是一种气体,B、C、D、E和F表示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碳流动的方向。

图中A表示___,生物成分E表示____。生物成分F表示____,__表示初级消费者。

正确答案

(1)间接价值(也叫生态功能)   

(2)大气中CO2库   生产者   分解者    C

试题解析:(1)红树林具有调节气候、保护海岸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也叫生态功能。

(2)分析图形可知,图中A是大气中CO2库,E与A之间为双向箭头,说明E是生产者;C以E为食是初级消费者,B是次级消费者,D是三级消费者;各种生物的能量均流向F,且F能将生物群落的有机碳分解为CO2释放到大气中,所以F是分解者。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生态系统的结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乙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最后不再发生波动

C丙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

D丁多样性的形成受无机环境影响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的数量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
下一知识点 : 生态环境的保护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生态系统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