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 共4372题
  •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 共4372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甲所示是高倍镜下观察到的黑藻的叶片,如图乙所示黑藻在不同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的变化.

(1)图甲是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黑藻叶片,清晰可见叶绿体主要分布在细胞的______(中央、周边),其原因是______

(2)在图乙的0-t1阶段,光合作用中的______(光反应、暗反应)限制了光合速率的提高.

(3)t1开始为黑藻补充充足而恒定的光照,会导致叶绿体中的______(C3、C5)含量出现短暂的上升,

(4)与t3相比,t4以后黑藻的暗反应速率将______,原因是______

(5)t4以后,细胞中生成ATP的场所为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显微镜下观察黑藻叶片的临时装片时,可发现叶绿体的分布特点是分布在细胞的周边,靠近细胞壁,这种分布可以使其在水底下光线较弱时能充分利用阳光,最大限度地捕获光照,因为黑藻细胞内有一个成熟的中央大液泡,可以将叶绿体推挤到细胞的周边靠近细胞壁的地方.

(2)植物的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阶段必须在光照条件下才可以进行,产生的ATP和[H]用于暗反应阶段,在图乙的0-t1阶段,光照强度较弱,光反应阶段强度较弱,产生的ATP和[H]较少,限制了暗反应的进行.

(3)短暂的光照使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H]急剧增加,暗反应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加快,产生的五碳化合物在短时间内含量上升.

(4)与t3相比,t4以后光照强度减弱,为黑暗环境,原因是黑暗环境中,光反应阶段反应停止,不能产生ATP和[H],暗反应的进行受到限制,所以暗反应的速率将会下降.

(5)黑暗环境中,光反应阶段反应停止,水的光解停止,不会产生ATP,但是黑暗环境中,呼吸作用不受影响,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会产生ATP.

故答案为:

(1)周边      细胞中央有一大液泡,将叶绿体推挤到细胞周边

(2)光反应    

(3)C5

(4)下降      黑暗导致光反应停止,不能为暗反应提供必需的〔H〕和ATP

(5)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解析

解:(1)显微镜下观察黑藻叶片的临时装片时,可发现叶绿体的分布特点是分布在细胞的周边,靠近细胞壁,这种分布可以使其在水底下光线较弱时能充分利用阳光,最大限度地捕获光照,因为黑藻细胞内有一个成熟的中央大液泡,可以将叶绿体推挤到细胞的周边靠近细胞壁的地方.

(2)植物的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阶段必须在光照条件下才可以进行,产生的ATP和[H]用于暗反应阶段,在图乙的0-t1阶段,光照强度较弱,光反应阶段强度较弱,产生的ATP和[H]较少,限制了暗反应的进行.

(3)短暂的光照使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H]急剧增加,暗反应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加快,产生的五碳化合物在短时间内含量上升.

(4)与t3相比,t4以后光照强度减弱,为黑暗环境,原因是黑暗环境中,光反应阶段反应停止,不能产生ATP和[H],暗反应的进行受到限制,所以暗反应的速率将会下降.

(5)黑暗环境中,光反应阶段反应停止,水的光解停止,不会产生ATP,但是黑暗环境中,呼吸作用不受影响,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会产生ATP.

故答案为:

(1)周边      细胞中央有一大液泡,将叶绿体推挤到细胞周边

(2)光反应    

(3)C5

(4)下降      黑暗导致光反应停止,不能为暗反应提供必需的〔H〕和ATP

(5)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若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是细胞质流动方向(图中箭头)和叶绿体(图中黑点)所在位置,则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和叶绿体的实际位置是(  )

A顺时针、右边

B逆时针、右边

C顺时针、左边

D逆时针、左边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由于显微镜下观察的物象是倒像,图中叶绿体在视野的右侧,因此细胞内叶绿体的实际位置是在左侧;由于细胞质的流动的环流,因此细胞质实际流动的方向与显微镜下观察的方向相同,都是逆时针方向流动.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黑藻在我国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水生植物.因其取材方便,常作为生物学实验的材料.据图回答:

(1)利用黑藻做实验材料,在高倍镜下观察叶绿体(如图丙所示).将制作好的临时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找到叶片细胞后,换用高倍物镜,发现图象模糊,需调节______

(2)将一段新鲜的黑藻枝条放在盛有HO的烧杯中培养(如图甲所示).一段时间后,释放的氧气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

(3)由①过程进入[戊]中的O2,参与有氧气呼吸的第______阶段.由②进入[丁]中的CO2,来源于有氧呼吸的第______阶段.进入[丁]中CO2______结合形成C3,随后发生C3的还原,此过程需要消耗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____

(4)如图甲所示,如果适当缩短光源与实验装置的距离,则单位时间内黑藻放出的气泡数量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如果突然停止光照,短时间内叶片细胞内的C3含量将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正确答案

解:(1)在高倍物镜下,发现图象模糊时,只能通过调节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

(2)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中的氧都来自水.将一段新鲜的黑藻枝条放入在盛有H218O的烧杯中培养,一段时间后,释放的氧气均为18O2,其相对分子质量是36.

(3)O2参与有需氧呼吸的第三阶段;CO2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的;进入叶绿体中的CO2与C5(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三碳酸,随后发生三碳酸的还原,此过程需要消耗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H]).

(4)光源与实验装置的距离代表光照强度,适当缩短光源与实验装置的距离就是增强光照强度,则单位时间内黑藻放出的气泡数量增加.如果突然停止光照,会使光反应产生的ATP和还原性氢减少,导致C3还原减少,所以短时间内叶片细胞内的C3含量会增加.

故答案为:

(1)细准焦螺旋

(2)36

(3)三   二   C5  ATP和NADPH(可互换)

(4)增加     增加

解析

解:(1)在高倍物镜下,发现图象模糊时,只能通过调节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

(2)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中的氧都来自水.将一段新鲜的黑藻枝条放入在盛有H218O的烧杯中培养,一段时间后,释放的氧气均为18O2,其相对分子质量是36.

(3)O2参与有需氧呼吸的第三阶段;CO2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的;进入叶绿体中的CO2与C5(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三碳酸,随后发生三碳酸的还原,此过程需要消耗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H]).

(4)光源与实验装置的距离代表光照强度,适当缩短光源与实验装置的距离就是增强光照强度,则单位时间内黑藻放出的气泡数量增加.如果突然停止光照,会使光反应产生的ATP和还原性氢减少,导致C3还原减少,所以短时间内叶片细胞内的C3含量会增加.

故答案为:

(1)细准焦螺旋

(2)36

(3)三   二   C5  ATP和NADPH(可互换)

(4)增加     增加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高倍镜下看到叶绿体是(  )

A绿色、棒状

B红色、棒状

C红色、扁平的椭球或球形

D绿色、扁平的椭球或球形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在高倍镜下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呈绿色、扁平的椭球或球形,不可能为红色,而棒状是线粒体的形态非叶绿体形态,得结论高倍镜下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呈绿色、扁平的椭球或球形.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叶绿体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

A因为藓类叶片大,可以直接使用高倍镜观察

B叶表皮细胞的叶绿体最多

C可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进行观察

D在观察叶绿体时,发现视野中细胞质环流方向是逆时针,则实际上是顺时针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必须做成装片或切片标本,不能直接观察,A错误;

B、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最多,表皮细胞不含有叶绿体,B错误;

C、观察叶绿体时,可以选择稍带些叶肉的菠菜叶下表皮细胞进行观察,C正确;

D、在观察叶绿体时,发现视野中细胞质环流方向是逆时针,则实际上也是逆时针,D错误.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根据下面甲、乙、丙三个图解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两种鉴定甲细胞是否为活细胞的实验方法: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2)已知乙细胞的分泌物是蛋白质类物质。蛋白质类分泌物除可能是酶外,还可能是_____(至少写出两种可能的分泌物名称)。若该分泌物是H2O2酶,欲比较该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则除需要H2O2 酶及必需的实验器具外,还需要哪些实验药品?___________。

(3)图丙所示生物常使人及其他生物产生疾病,该类生物与细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②.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2)抗体、蛋白质类激素等       H2O溶液、FeCl3溶液(或MnO2)

(3)无细胞结构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括号[    ]内填写图中相应的编号横线上填文字)

(1)图中所示结构只有通过______能观察到。该细胞是高等________细胞,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

(2)观察[9]用_______染色,结果呈__________。

(3)[    ]_________广泛分布在细胞质中,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

(4)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    ]________。

(5)[6]________的作用是________,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电子显微镜      动物     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有中心体

(2)健那绿     蓝绿色

(3)12内质网

(4)10中心体

(5)核仁      与某些RNA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染色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1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表示动物细胞某种活动情况。请据图回答:

(1)除细胞核外,图1中含有RNA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填写图中代号)。

(2)若要用光学显微镜观察11结构,可用___________进行染色处理。

(3)写出在结构4上发生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图1细胞为离体叶肉细胞,现需离体培养成完整植株,用箭头表示出培养过程并有必要文字说明____________。

(5)研究图2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一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若图2为胰岛B细胞,请写出其所分泌物质的基本单位通式_____________。

(6)细胞色素C是动植物细胞普遍存在的一种由104个氨基酸组成的化合物,在生成ATP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细胞色素C发挥生理作用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填序号)。

(7)人体神经细胞是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分化潜能变窄,它的全能性表现受到限制,但它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请用性成熟的青蛙(有雌性和雄性)做实验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上述说法。实验的大体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3,4,11,13

(2)健那绿

(3)

(4)离体叶肉细胞→愈伤组织→根、芽的胚状体→幼苗

(5)同位素标记法    

(6)4、11

(7)思路:先把完整的体细胞单独培养,不能发育成青蛙,证明高度分化的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再把体细胞的细胞核导入去核的卵细胞中,看是否能发育为青蛙。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是从某生物组织分离出来的细胞结构示意图,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构①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

(2)大肠杆菌与该细胞结构最主要的不同是没有[⑤]________;若该细胞被某种病毒寄生,则合成该病毒蛋白质的场所是[    ]_____________。

(3)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____(填标号),能产生ATP的部位有____(填标号)。

(4)若图所示的细胞进入衰老状态,图中结构②会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

(5)该细胞可作为下列哪些生物实验的材料?_______(不止一个选项)

A.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   B.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C.观察细胞的线粒体  D.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正确答案

(1)纤维素、果胶

(2)核仁    ⑧核糖体

(3)⑧④    

(4)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的效率降低

(5)A、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科学家用含3H标记的氨基酸培养液培养甲细胞,并利用显微镜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放射性最早出现在细胞器_____(填标号)中。在合成抗体的过程中产生了3H2O,H2O中的3H来自于氨基酸的___________(基团)。

(2)若甲图为口腔上皮细胞,想观察⑤结构,常用__________(染色剂名称)染色。

(3)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图甲所示的细胞,发现对K+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它离子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的作用原理是___________。

A.削弱细胞吸收O2的能力   B.抑制或破坏了细胞膜上K+的载体

C.抑制了细胞内呼吸酶的活性   D.降低细胞中ATP的合成速率

(4)吸取一滴甲细胞培养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下观察到某一细胞如乙图所示,该细胞所处分裂时期的染色体行为变化是______________。该细胞在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数目最多为__________条。

(5)若甲图细胞发生癌变,癌变后的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这主要是由于结构①表面的________减少。

正确答案

(1)②    氨基和羧基

(2)健那绿

(3)B

(4)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在细胞中央赤道板平面   8

(5)糖蛋白   

下一知识点 :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