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 共163题
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将一种无酶洗衣粉分成三等份.在甲、乙组两组洗衣粉中加入一种或两种酶,丙组不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两种污渍,即血渍(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油渍(主要成分是脂肪),其它实验条件均相同.实验结果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结果表明,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有______和______.
(2)据表分析,甲组在洗衣粉中加入的酶是______,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的酶是______.
(3)从实验结果可知清除污渍所需要的时间越______,表明酶的活性越高.通过表中的数据,______(能、不能)得出“酶的最适温度是50℃”的结论,理由是______.
(4)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能够说明酶具有______性.
(5)如果甲、乙、丙三组均在水温为80℃时进行实验,发现这三组的结果无明显差异,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将丙组与甲、乙两组对比可知,加酶可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适当提高温度也能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
(2)由以上分析可知,丙组为对照组,不含蛋白酶和脂肪酶;甲组只含有蛋白酶;乙组含有蛋白酶和脂肪酶.
3)从实验结果可知清除污渍所需要的时间越短,表明酶的活性越高.通过表中的数据还不能得出“酶的最适温度是50℃”的结论,因为实验缺少50℃以上水温条件下的实验数据,不知道水温高于50℃时脂肪酶清除油渍所用的时间的长短.
(4)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说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
(5)在水温为80℃的条件下,蛋白酶和脂肪酶均会变性失活(水温为80℃时酶的活性下降,水温增高使分解污渍的能力增强,两者的洗涤效果无明显差异).
故答案为:
(1)适当提高水温 加酶
(2)蛋白酶 蛋白酶和脂肪酶
(3)短 不能 不知道水温高于50℃时脂肪酶清除油渍所用的时间(缺少50℃以上水温条件下的实验数据)
(4)专一
(5)在水温为80℃的条件下,蛋白酶和脂肪酶均会变性失活(水温为80℃时酶的活性下降,水温增高使分解污渍的能力增强,两者的洗涤效果无明显差异)
解析
解:(1)将丙组与甲、乙两组对比可知,加酶可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适当提高温度也能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
(2)由以上分析可知,丙组为对照组,不含蛋白酶和脂肪酶;甲组只含有蛋白酶;乙组含有蛋白酶和脂肪酶.
3)从实验结果可知清除污渍所需要的时间越短,表明酶的活性越高.通过表中的数据还不能得出“酶的最适温度是50℃”的结论,因为实验缺少50℃以上水温条件下的实验数据,不知道水温高于50℃时脂肪酶清除油渍所用的时间的长短.
(4)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说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
(5)在水温为80℃的条件下,蛋白酶和脂肪酶均会变性失活(水温为80℃时酶的活性下降,水温增高使分解污渍的能力增强,两者的洗涤效果无明显差异).
故答案为:
(1)适当提高水温 加酶
(2)蛋白酶 蛋白酶和脂肪酶
(3)短 不能 不知道水温高于50℃时脂肪酶清除油渍所用的时间(缺少50℃以上水温条件下的实验数据)
(4)专一
(5)在水温为80℃的条件下,蛋白酶和脂肪酶均会变性失活(水温为80℃时酶的活性下降,水温增高使分解污渍的能力增强,两者的洗涤效果无明显差异)
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将一种无酶洗衣粉分成3等份,进行3组实验.甲、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1种或2种酶,丙组不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2种污渍,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下表为实验记录.请回答下列问题.
(1)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有______.甲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______.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______.
(2)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说明酶的作用具有______.
(3)如果甲、乙和丙3组均在水温为80℃时洗涤同一种污渍,请比较这3组洗涤效果之间的差异并说明理由.______.
(4)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是特殊的化学物质包裹的,遇水后包裹层很快溶解,释放出来的酶迅速发挥催化作用.请说明这是否运用了酶的固定化技术及其理由.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表格数据可知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有加酶和适当提高温度.甲组去除血渍所学的时间相对较短,而血渍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说明甲组洗衣粉中加入了蛋白酶;乙组去除血渍和油渍的时间都相对较短,说明乙组洗衣粉中加入了蛋白酶和脂肪酶.
(2)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主要原因是其中酶种类不同,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3)酶的作用条件温和,高温(80℃)变使酶变性失活,因此三组之间没有差异.
(4)由于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未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也不能重复利用,所以没有利用酶的固定化技术.
故答案为:
(1)加酶和适当提高温度 蛋白酶 蛋白酶和脂肪酶
(2)专一性
(3)没有差异,因为高温使酶失活
(4)未运用酶的固定化技术,因为酶未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也不能重复利用
解析
解:(1)由表格数据可知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有加酶和适当提高温度.甲组去除血渍所学的时间相对较短,而血渍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说明甲组洗衣粉中加入了蛋白酶;乙组去除血渍和油渍的时间都相对较短,说明乙组洗衣粉中加入了蛋白酶和脂肪酶.
(2)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主要原因是其中酶种类不同,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3)酶的作用条件温和,高温(80℃)变使酶变性失活,因此三组之间没有差异.
(4)由于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未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也不能重复利用,所以没有利用酶的固定化技术.
故答案为:
(1)加酶和适当提高温度 蛋白酶 蛋白酶和脂肪酶
(2)专一性
(3)没有差异,因为高温使酶失活
(4)未运用酶的固定化技术,因为酶未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也不能重复利用
某工厂生产了一种加酶洗衣粉,其包装袋上印有如下部分说明.
成分:含碱性蛋白酶等
用法: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洗衣粉的水内数小时.使用温水效果更佳.
注意:切勿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用后彻底清洗双手.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质检局针对该洗衣粉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检验:
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2)一学生为探索该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参考上述(1)的实验材料及方法进行了有关实验,并把结果以下列曲线图A、B表示.
①由图可知,使用该加酶洗衣粉的最适宜温度约为______.
②在O℃和75℃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降为零,但温度再度回到45℃,后者的催化作用已不能恢复,这是因为______.
③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通过直接测定______作为指标来表示酶的催化效率.
(3)该加酶洗衣粉不能用于洗涤丝质及羊毛衣料,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图可知单一变量是否将洗衣粉煮沸加热,如果含有酶的话,酶在高温下会变性,经过煮沸的洗衣粉洗涤效果较差,如果洗涤效果相同说明该洗衣粉不含有酶,故目的是检验该洗衣粉是否含有蛋白酶.(2)①由图可知该酶在45℃下催化效率最高,故该温度是最适合温度.
②酶在低温下是活性被抑制但空间结构没有被破坏,而在高温时空间结构被破坏,会永久失活.
③酶的催化效率可以通过反应物的减少,即蛋白膜消失所需时间的长短.
(3)因为含的是蛋白酶,丝质和毛质衣物所含的蛋白质会被加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分解,从而破坏衣物.
故答案为:
(1)检查该洗衣粉是否含蛋白酶
(2)①45℃
②75℃时酶的结构已遭破坏,使酶永久失活
③胶片上的蛋白膜消失时间的长短
(3)丝质及羊毛衣料所含的蛋白质会被加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分解,从而破坏衣料.
解析
解:(1)由图可知单一变量是否将洗衣粉煮沸加热,如果含有酶的话,酶在高温下会变性,经过煮沸的洗衣粉洗涤效果较差,如果洗涤效果相同说明该洗衣粉不含有酶,故目的是检验该洗衣粉是否含有蛋白酶.(2)①由图可知该酶在45℃下催化效率最高,故该温度是最适合温度.
②酶在低温下是活性被抑制但空间结构没有被破坏,而在高温时空间结构被破坏,会永久失活.
③酶的催化效率可以通过反应物的减少,即蛋白膜消失所需时间的长短.
(3)因为含的是蛋白酶,丝质和毛质衣物所含的蛋白质会被加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分解,从而破坏衣物.
故答案为:
(1)检查该洗衣粉是否含蛋白酶
(2)①45℃
②75℃时酶的结构已遭破坏,使酶永久失活
③胶片上的蛋白膜消失时间的长短
(3)丝质及羊毛衣料所含的蛋白质会被加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分解,从而破坏衣料.
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如图推知,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50℃时加酶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的最适含量是______%.
(2)下表是添加脂肪酶的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实验记录,请据表回答问题:
①该实验设计体现了______原则.
②若实验组1号洗净所需时间接近7min,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下列衣料不适宜用添加蛋白酶的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有______.①棉织品 ②毛织品 ③腈纶织品 ④蚕丝织品
(4)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写出两项提高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措施: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题图可知,实验中存在两个变量:温度与碱性蛋白酶含量,即实验探究的是温度、碱性蛋白酶含量对去污力的影响.在 50℃时,洗衣粉的去污力在碱性蛋白酶含量为0.6时达到最大.
(2)由表中数据可知,1、3 号为实验组,2、4 号为对照组,1、2 号与 3、4 号中只有是否加酶一个变量,因此该实验设计体现了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若1号实验组洗净油污布所需时间接近7min,最可能的原因是酶已经失活.
(3)蛋白酶可分解蛋白质,故毛织品、蚕丝织品等以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衣料不能用含蛋白酶的加酶洗衣粉洗涤.
(4)用温水浸泡提高酶的活性,延长浸泡时间增加酶的催化时间,增加酶的用量等都可以提高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故答案为:
(1)探究温度、碱性蛋白酶含量对去污力的影响 0.6
(2)对照、单一变量 酶失活
(3)②、④
(4)用温水浸泡;延长浸泡时间;增加洗衣粉的用量等
解析
解:(1)由题图可知,实验中存在两个变量:温度与碱性蛋白酶含量,即实验探究的是温度、碱性蛋白酶含量对去污力的影响.在 50℃时,洗衣粉的去污力在碱性蛋白酶含量为0.6时达到最大.
(2)由表中数据可知,1、3 号为实验组,2、4 号为对照组,1、2 号与 3、4 号中只有是否加酶一个变量,因此该实验设计体现了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若1号实验组洗净油污布所需时间接近7min,最可能的原因是酶已经失活.
(3)蛋白酶可分解蛋白质,故毛织品、蚕丝织品等以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衣料不能用含蛋白酶的加酶洗衣粉洗涤.
(4)用温水浸泡提高酶的活性,延长浸泡时间增加酶的催化时间,增加酶的用量等都可以提高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故答案为:
(1)探究温度、碱性蛋白酶含量对去污力的影响 0.6
(2)对照、单一变量 酶失活
(3)②、④
(4)用温水浸泡;延长浸泡时间;增加洗衣粉的用量等
为了进一步增强洗衣粉对血渍、奶渍、油污、土豆泥等衣物上常见污垢的去除能力,洗衣粉中常常会添加各种酶类.请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衣物上常见的污垢,加酶洗衣粉中添加的酶类有碱性蛋白酶、______.
(2)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______.
(3)如图为加酶洗衣粉的包装袋上的产品说明:
根据你所学习的有关知识,解释注意事项③的原因:______
(4)下面是添加脂肪酶的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洗涤效果的有关探究实验,请据表回答:
①该实验设计体现了______原则.
②若1号实验组,洗净所需时间接近7分钟,请分析最可能的原因______
______.
(5)添加蛋白酶的加酶洗衣粉不适宜洗涤下列哪些衣料______
①棉织品 ②毛织品 ③腈纶织品 ④蚕丝织品 ⑤涤纶织品 ⑥锦纶织品
(6)加酶洗衣粉不宜长期存放,存放时间过长会导致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酶的催化作用的专一性特点,血渍、奶渍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油污的主要成分是脂肪,土豆泥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和纤维素.因此,洗衣粉中需要加入的酶类有碱性蛋白酶、碱性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
(2)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会被水解成可溶性多肽(氨基酸).
(3)酶的催化效果受温度影响,30~50℃是洗衣粉中的酶适宜温度范围,温度过高则会使酶变性而失去活性,因此切忌用70℃以上的热水.
(4)①实验1、2为一组对照,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实验1、3为一组对照,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这体现了实验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②1号实验组洗净所需时间接近7min,与普通洗衣粉洗涤效果一样,这说明洗衣粉中的酶失效.
(5)②毛织品和④蚕丝织品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会被碱性蛋白酶水解,因此不适宜洗涤用添加碱性蛋白酶的洗衣粉清洗.
(6)加酶洗衣粉不宜长期存放,存放时间过长会导致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活性降低,影响洗衣效果.
故答案为:
(1)(碱性)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
(2)多肽(氨基酸)
(3)酶的催化受温度影响,30~50℃是洗衣粉中的酶适宜温度范围
(4)①单一变量、对照原则 ②洗衣粉中酶变性或失效
(5)②④
(6)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活性降低,影响洗衣效果
解析
解:(1)根据酶的催化作用的专一性特点,血渍、奶渍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油污的主要成分是脂肪,土豆泥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和纤维素.因此,洗衣粉中需要加入的酶类有碱性蛋白酶、碱性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
(2)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会被水解成可溶性多肽(氨基酸).
(3)酶的催化效果受温度影响,30~50℃是洗衣粉中的酶适宜温度范围,温度过高则会使酶变性而失去活性,因此切忌用70℃以上的热水.
(4)①实验1、2为一组对照,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实验1、3为一组对照,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这体现了实验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②1号实验组洗净所需时间接近7min,与普通洗衣粉洗涤效果一样,这说明洗衣粉中的酶失效.
(5)②毛织品和④蚕丝织品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会被碱性蛋白酶水解,因此不适宜洗涤用添加碱性蛋白酶的洗衣粉清洗.
(6)加酶洗衣粉不宜长期存放,存放时间过长会导致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活性降低,影响洗衣效果.
故答案为:
(1)(碱性)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
(2)多肽(氨基酸)
(3)酶的催化受温度影响,30~50℃是洗衣粉中的酶适宜温度范围
(4)①单一变量、对照原则 ②洗衣粉中酶变性或失效
(5)②④
(6)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活性降低,影响洗衣效果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