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 共850题
目前,一些地区采用人工浮床治理水体污染.下列不属于人工浮床的优点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浮床上的植物采收的绿色植物体有的可以用做饲料,有的在干燥后可以提取铜、锌、汞等金属,可以收割增加经济效益,A正确;
B、植物能吸收水中的NO3-,PO4-3等,降低水中氮、磷等含量,减轻水体富营养化,B正确;
C、人工浮床净化水体的机理主要是浮床遮光,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防止水华发生,C正确;
D、浮床下方水体氧浓度升高,可以提供鱼类和水生昆虫的栖息地,增加微生物种类和数量,D错误.
故选:D.
塔式蚯蚓污水处理系统采用人造湿地原理,利用植物根系和蚯蚓等处理,通过泥、沙、小石、大石四层过滤,这样重复几次后可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达标排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①该生态系统的群落由植物和蚯蚓构成
②该生态系统中的蚯蚓属于分解者
③该生态系统的群落既有垂直结构,也存在水平结构
④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群落是某一区域的所有生物,包括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①错误;
②该生态系统选用蚯蚓等生物作为分解者,能够分解有机物,增加了生物多样性,体现了协调与平衡原理,②正确;
③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该生态系统都具有,③正确;
④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和污水有机物中的化学能,④错误.
故选:D.
池塘养殖普遍存在由于饵料、鱼类排泄物、换水不及时等引起的水体污染现象,研究者设计了一种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自然池塘相比,人工养殖池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______(高、低、不变).
(2)与传统养殖池塘相比,该养殖系统增加了一些生态工程设施,通过在这些设施内栽培水生植物、放养滤食动物等措施,可以对水体起到______,有效抑制水体污染.
(3)潜流湿地中的水生植物可以从塘水中吸收N、P,用于构成ATP和细胞生物膜的基本支架______.
(4)该养殖系统设计为前一池塘上层水流人后一池塘底部,实现了水层交换,有利于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与自然池塘相比,人工养殖池塘生态系统中物种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因此抵抗力稳定性低,恢复力稳定性高.
(2)与传统养殖池塘相比,该养殖系统增加了一些生态工程设施,通过在这些设施内栽培水生植物、放养滤食动物等措施,可以对水体起到净化作用,有效抑制水体污染.
(3)潜流湿地中的水生植物可以从塘水中吸收N、P,用于构成ATP和细胞生物膜的基本支架磷脂双分子层.
(4)该养殖系统设计为前一池塘上层水流人后一池塘底部,实现了水层交换,有利于增加水中的溶氧量、提高饵料的利用率.
故答案为:
(1)高
(2)净化作用
(3)磷脂双分子层
(4)增加水中的溶氧量、提高饵料的利用率
下面是生物滤池--水生植物塘生态污水处理流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生物滤池是利用水中的水生植物的吸收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协同净化水资源的过程,利用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A正确;
B、生物滤池中的微生物能够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供水生植物吸收,B正确;
C、水生植物塘和人工湿地的主要功能相同,都是微生物分解有机质和水生植物吸收矿质元素,C正确;
D、生物滤池就是生态工程中处理污水的典型实例,D正确.
故选:ABCD.
生物氧化塘是利用藻类和细菌处理污水的一种生态系统.如图是生物氧化塘内部分成分之间的关系,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生物氧化塘利用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物种多样性等原理,A正确;
B、如果在该塘中引进硝化细菌,则可将产生的多余NH3转变为NO3-,利于污水的净化,B正确;
C、A层中有机物被各种微生物分解,产生的产物到B层中可与细菌代谢产物一同被藻类利用产生O2,而O2又可被好氧型细菌所利用,因此B层中的藻类和细菌具有种间互助关系,C正确;
D、污水经处理后是否达到排放标准,不仅需要对细菌等微生物数量进行控制,还要对主要污染物进行检测,合格后才能排放,D错误.
故选:AB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