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 共1015题
洋葱是生物学实验的常用材料之一,现有已经培养一段时间后的洋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应取根尖______区,该部位细胞显微镜下观察呈______形.为便于观察,实验中需要进行解离和染色,其用药液解离的目的是______,正常情况下,观察到的细胞多半处于分裂间期,原因是______.
(2)实验中常常因为操作的不熟练和实验原理理解有误而导致实验现象与预期有较大差距,试分析以下情况出现的原因:
①甲同学观察到的现象是一片紫色,分不清细胞的各种结构.可能原因是______.
②乙同学观察到的现象细胞重叠,显微镜下找不到单层细胞.可能原因是______.
③丙同学观察到的细胞呈长方形,找不到分裂的细胞.可能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应取根尖分生区,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细胞分裂旺盛.为便于观察,实验中需要进行解离和染色,解离的目的使细胞相互分离细胞,正常情况下,观察到的细胞多半处于分裂间期,原因是分裂间期时间最长(分裂期较短).
(2)①甲同学观察到的现象是一片紫色,分不清细胞的各种结构.可能原因是染色时间过长(或浮色未洗去).
②乙同学观察到的现象细胞重叠,显微镜下找不到单层细胞.可能原因是没有进行压片(或解离时间过短).
③丙同学观察到的细胞呈长方形,找不到分裂的细胞.可能原因是取材部位不正确(或取的是伸长区).
故答案为:
(1)分生 正方 使细胞相互分离细胞分裂间期时间最长(分裂期较短)
(2)①染色时间过长(或浮色未洗去)
②没有进行压片(或解离时间过短)
③取材部位不正确(或取的是伸长区)
解析
解:(1)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应取根尖分生区,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细胞分裂旺盛.为便于观察,实验中需要进行解离和染色,解离的目的使细胞相互分离细胞,正常情况下,观察到的细胞多半处于分裂间期,原因是分裂间期时间最长(分裂期较短).
(2)①甲同学观察到的现象是一片紫色,分不清细胞的各种结构.可能原因是染色时间过长(或浮色未洗去).
②乙同学观察到的现象细胞重叠,显微镜下找不到单层细胞.可能原因是没有进行压片(或解离时间过短).
③丙同学观察到的细胞呈长方形,找不到分裂的细胞.可能原因是取材部位不正确(或取的是伸长区).
故答案为:
(1)分生 正方 使细胞相互分离细胞分裂间期时间最长(分裂期较短)
(2)①染色时间过长(或浮色未洗去)
②没有进行压片(或解离时间过短)
③取材部位不正确(或取的是伸长区)
选用根尖分生组织为材料来观察染色体的主要原因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因此选用根尖分生区的细胞来观察染色体.
故选:D.
下列关于利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利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实验过程中,临时装片的制作顺序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A错误;
B、由于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在解离过程中已被盐酸杀死,所以实验中无法观察到细胞内连续变化的过程,B正确;
C、龙胆紫溶液是将龙胆紫溶解在2%的醋酸中配制而成,属碱性染液,能够使染色体着色,C正确;
D、由于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分裂能力强,无叶绿体,能避免颜色干扰,所以选用洋葱根尖作为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材料,D正确.
故选:A.
Ⅰ根据高中生物学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制作根尖临时装片,正确的程序是______.
(2)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检验淀粉是否分解的适宜的试剂是______.
(3)CO2使溴麝香草酚兰水溶液发生颜色变化过程是______.
(4)在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关系的实验中,用含有酚酞的琼脂块的大小表示细胞的大小,用NaOH作为被运输的物质分子,用______表示物质运输效率.
Ⅱ图中编号①~⑤的图象是显微镜下拍到的二倍体百合(2n=24)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每幅图主体部分显示的都是来自一个细胞分裂的各个阶段的图象.请回答问题:
(1)将捣碎的花药置于载玻片上,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可通过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______(至少答两项)来判断该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
(2)据图分析,图②中细胞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______,图③中细胞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______.图⑤的每个细胞中含姐妹染色单体______条.请将上述观察到的细胞图象按减数分裂的时序进行排序:①→______.
正确答案
解:Ⅰ(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制作根尖临时装片,正确的程序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2)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检验淀粉是否分解的适宜的试剂是碘液.
(3)CO2使溴麝香草酚兰水溶液发生颜色变化过程是由蓝变绿再变黄.
(4)在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关系的实验中,用含有酚酞的琼脂块的大小表示细胞的大小,用NaOH作为被运输的物质分子,用NaOH扩散进入琼脂块的体积(NaOH扩散的体积或被染成红色的琼脂块体积)与琼脂块总体积的比值表示物质运输效率.
Ⅱ(1)由于减数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不同,因此将捣碎的花药置于载玻片上,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可通过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和位置来判断该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
(2)据图分析,图①细胞中具有形成的细胞核,应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图②中细胞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属于减一后期图;图③中细胞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联会,属于减一前期图;图④细胞中已经形成四个子细胞,说明减数分裂结束;图⑤细胞中发生着丝点的分裂,属于减二后期图,此时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消失为0.
故答案为:
Ⅰ(1)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2)碘液
(3)由蓝变绿再变黄
(4)NaOH扩散进入琼脂块的体积(NaOH扩散的体积或被染成红色的琼脂块体积)与琼脂块总体积的比值
Ⅱ(1)形态、数目和位置(至少答两项)
(2)分离 联会(或两两配对) 0 ③②⑤④
解析
解:Ⅰ(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制作根尖临时装片,正确的程序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2)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检验淀粉是否分解的适宜的试剂是碘液.
(3)CO2使溴麝香草酚兰水溶液发生颜色变化过程是由蓝变绿再变黄.
(4)在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关系的实验中,用含有酚酞的琼脂块的大小表示细胞的大小,用NaOH作为被运输的物质分子,用NaOH扩散进入琼脂块的体积(NaOH扩散的体积或被染成红色的琼脂块体积)与琼脂块总体积的比值表示物质运输效率.
Ⅱ(1)由于减数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不同,因此将捣碎的花药置于载玻片上,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可通过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和位置来判断该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
(2)据图分析,图①细胞中具有形成的细胞核,应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图②中细胞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属于减一后期图;图③中细胞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联会,属于减一前期图;图④细胞中已经形成四个子细胞,说明减数分裂结束;图⑤细胞中发生着丝点的分裂,属于减二后期图,此时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消失为0.
故答案为:
Ⅰ(1)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2)碘液
(3)由蓝变绿再变黄
(4)NaOH扩散进入琼脂块的体积(NaOH扩散的体积或被染成红色的琼脂块体积)与琼脂块总体积的比值
Ⅱ(1)形态、数目和位置(至少答两项)
(2)分离 联会(或两两配对) 0 ③②⑤④
在生物实验中,有些实验材料用品是可以替代的.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用小麦根尖代替洋葱根尖,观察分生区细胞,故A正确;
B.做可溶性还原糖鉴定的实验时,用西瓜有颜色,妨碍观察,故B错误;
C.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实验时,可用丙酮代替酒精,溶解色素,故C错误;
D.做DNA粗提取实验时,用鸡血,而猪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故D错误.
故选: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