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理妊娠
- 共143题
发生子痫前期的高危因素不包括
正确答案
解析
重度子痫前期的高危因素有:初产妇、多胎妊娠、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营养不良等。羊水过多时子宫张力增高,孕妇易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时可引起产后出血、置入性胎盘、产褥感染,很少引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初孕妇,24岁。妊娠38周,自觉头痛,视物不清4天。下列情况与疾病严重程度关系较小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水肿程度不能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基本的病理变化是全身小动脉痉挛。严重程度以血压的高低,蛋白尿的多少为依据。
孕35周初产妇,子痫,抽搐控制6小时。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子痫控制后2小时,考虑终止妊娠。此时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更安全。
子痫发作时孕妇的直接死因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脑出血是子痫发作时最主要的病理改变之一,是导致孕妇死亡的直接原因。
女性,28岁,G1P0,停经38周,头痛5日入院。自妊娠34周出现下肢水肿,未治疗,基础血压不清。查体:血压160/100mmHg,下肢水肿(+++),无宫缩,胎头先露,半固定,胎心率136次/分。眼底检查:小动脉与小静脉管径之比为1:2,视网膜水肿。辅助检查尿常规:尿蛋白(++),尿红细胞0~1个/HP、白细胞1~2个/HP,无管型。心电图正常。诊断为
正确答案
解析
患者初产妇,妊娠38周,出现血压升高、蛋白尿、水肿。考虑先兆子痫前期诊断明确。同时出现头痛,应为重度子痫前期。诊断依据包括妊娠晚期血压160/100mmHg,下肢水肿(+++)、尿蛋白(+),同时伴头痛,以及眼底检查小动脉与小静脉管径之比为1:2,视网膜水肿等。由于患者胎儿已成熟,可积极治疗24~48小时后考虑终止妊娠。
女性,28岁,G1P0,停经38周,头痛5日入院。自妊娠34周出现下肢水肿,未治疗,基础血压不清。查体:血压160/100mmHg,下肢水肿(+++),无宫缩,胎头先露,半固定,胎心率136次/分。眼底检查:小动脉与小静脉管径之比为1:2,视网膜水肿。辅助检查尿常规:尿蛋白(++),尿红细胞0~1个/HP、白细胞1~2个/HP,无管型。心电图正常。诊断依据为
正确答案
解析
患者初产妇,妊娠38周,出现血压升高、蛋白尿、水肿。考虑先兆子痫前期诊断明确。同时出现头痛,应为重度子痫前期。诊断依据包括妊娠晚期血压160/1OOmmHg,下肢水肿(+++)、尿蛋白(+),同时伴头痛,以及眼底检查小动脉与小静脉管径之比为1:2,视网膜水肿等。由于患者胎儿已成熟,可积极治疗24~48小时后考虑终止妊娠。
女性,28岁,G1P0,停经38周,头痛5日入院。自妊娠34周出现下肢水肿,未治疗,基础血压不清。查体:血压160/100mmHg,下肢水肿(+++),无宫缩,胎头先露,半固定,胎心率136次/分。眼底检查:小动脉与小静脉管径之比为1:2,视网膜水肿。辅助检查尿常规:尿蛋白(++),尿红细胞0~1个/HP、白细胞1~2个/HP,无管型。心电图正常。最恰当的处理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患者初产妇,妊娠38周,出现血压升高、蛋白尿、水肿。考虑先兆子痫前期诊断明确。同时出现头痛,应为重度子痫前期。诊断依据包括妊娠晚期血压160/1OOmmHg,下肢水肿(+++)、尿蛋白(+),同时伴头痛,以及眼底检查小动脉与小静脉管径之比为1:2,视网膜水肿等。由于患者胎儿已成熟,可积极治疗24~48小时后考虑终止妊娠。
患者,女,28岁。妊娠37周,伴头痛、头晕、视物不清1天。体格检查:血压180/100mmHg,尿蛋白(+),水肿(+),胎心140次/分。肛诊子宫颈管未消失。NST为无反应型。最恰当的处理是
正确答案
解析
重度子痫前期的表现是除高血压及蛋白尿外,出现头痛、眼花、恶心、胃区疼痛及呕吐等症状,预示即将发生抽搐。本题中患者孕周已超过34周,NST为无反应型,可疑有胎儿窘迫,且子宫颈管未消失,短期不能经阴道分娩,应在解痉、镇静、降压等治疗的同时立即剖宫产。
子痫发作时孕妇的直接死亡原因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脑出血是子痫发作时的最主要的病理改变之一,是导致孕妇死亡的直接原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是最主要的病理改变,但不会直接引起的死亡。Ⅲ胎盘早剥不是直接死亡的原因。
来院就诊的26岁妊高征初孕妇,对估计病情及决定处理方案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方法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眼底视网膜小动脉的痉挛程度可以反映体内各主要器官小动脉的痉挛程度,以此了解疾病发展的严重程度。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