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晴朗天气情况下,要提高温室蔬菜的产量,可以采取以下哪种方法?(  )

A白天适当降低温度

B夜间适当提高温度

C夜间适当降低温度

D昼夜保持温度一致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白天适当降低温度,会使光合速率降低,有机物合成减少,A错误;

B、夜间适当提高温度,会使呼吸作用增强,消耗有机物增多,B错误;

C、夜间适当降低温度,会使细胞呼吸作用强度降低,消耗有机物减少,有机物积累增多,从而提高产量,C正确;

D、昼夜保持温度一致不利于积累有机物,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RQ(呼吸商)=,其值可用来判断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时的代谢状况.当细胞以脂质作为呼吸作用底物时,RQ值约为0.7.已知向日葵的种子内储存大量的脂质,当种子萌发时脂质被用来进行呼吸作用,随后种子发芽,脂质逐渐被消耗,此时幼苗也逐渐长大变绿.若干天后,在室外播种向日葵幼苗,其细胞的RQ值是(  )

A大于0.7接近1

B小于0.7接近0

C由0.7逐渐变小,但不会接近0

D不会有变动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RQ(呼吸商)=CO2释放量/O2消耗量.由于向日葵的种子内储存大量的脂质,因此当种子萌发时脂质被用来进行呼吸作用,此时的呼吸商约为0.7;随后种子发芽,脂质逐渐被消耗,逐渐消耗糖类;由于完全消耗糖类时,呼吸商变为1,所以此时的RQ值是大于0.7接近1.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1表示萌发小麦种子中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图2表示乌鲁木齐北郊某地当年收获的小麦秸秆剪成小段,于7月1日开始分别进行露天堆放、水泡和土埋3种方式的处理,每隔15天检测一次秸秆腐解残留量.

(1)图1中,催化过程③的酶存在于细胞的______,物质B表示______.反应过程释放能量主要的去向为______

(2)在水泡处理中,主要进行的是图1中的______ (填序号)过程; 如果将处理开始时间提早30天,则3条曲线的位置将呈现______趋势.

(3)据图2分析,利用秸秆最合理的方法是______,从堆放、水泡2条曲线可以推测好氧性微生物分解能力______(强于/弱于/等于)厌氧性微生物.

正确答案

解:(1)图1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图解,过程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的反应,因此催化过程③的酶存在于细胞的线粒体内膜上.植物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中均产生CO2,因此物质B表示CO2.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在ATP中.

(2)在水泡处理中,微生物无法得到充足的氧气,因此进行无氧呼吸,即图中①②过程.本次处理的时间为7月1日,图中可以看出,在开始的一段时间残留量下降的速度快,这与当时的温度有关;如果将处理开始时间提早30天,6月份温度适宜,且处于梅雨季节,因此物质分解速度更快,则3条曲线的位置将呈现下降趋势.

(3)从图2中可以看出,土埋的方法秸秆残留量最低.图中堆放的残留量最高,堆放和水泡相比,堆放的微生物主要是需氧的,而水泡的微生物主要是厌氧的,因此,好氧性微生物分解能力弱于厌氧性微生物.

故答案为:

(1)线粒体内膜  CO2  以热能形式散失

(2)①②下降

(3)土埋   弱于

解析

解:(1)图1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图解,过程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的反应,因此催化过程③的酶存在于细胞的线粒体内膜上.植物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中均产生CO2,因此物质B表示CO2.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在ATP中.

(2)在水泡处理中,微生物无法得到充足的氧气,因此进行无氧呼吸,即图中①②过程.本次处理的时间为7月1日,图中可以看出,在开始的一段时间残留量下降的速度快,这与当时的温度有关;如果将处理开始时间提早30天,6月份温度适宜,且处于梅雨季节,因此物质分解速度更快,则3条曲线的位置将呈现下降趋势.

(3)从图2中可以看出,土埋的方法秸秆残留量最低.图中堆放的残留量最高,堆放和水泡相比,堆放的微生物主要是需氧的,而水泡的微生物主要是厌氧的,因此,好氧性微生物分解能力弱于厌氧性微生物.

故答案为:

(1)线粒体内膜  CO2  以热能形式散失

(2)①②下降

(3)土埋   弱于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用葡萄的一段茎插入潮湿的土壤后可育成一株完整的葡萄苗,此过程涉及的生理过程有(  )

①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激素调节         ②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组织器官形成

③DNA的复制、转录、蛋白质的合成        ④等位基因的分离、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③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①、葡萄的一段茎发育成完整的葡萄苗的过程中,细胞时刻进行呼吸作用;该过程细胞经历了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这两个过程都离不开激素的调节;形成葡萄苗时,要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故①正确;  

②、葡萄茎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中,细胞不断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在再分化过程中,细胞进行分裂、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器官.故②正确;

③、细胞分裂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转录和翻译形成蛋白质),故③正确.

④、葡萄的一段茎发育成完整的葡萄苗的过程中没有涉及减数分裂,所以没有等位基因的分离、非等位基因的自由,故④错误.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将玉米种植置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水解成______,再通过______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2)萌发过程中在______ 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在该时间段内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______ mg.

(3)萌发过程中胚乳的部分营养物质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其最大转化速率为______ mg•粒•d-1

(4)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120小时候,萌发种子的干重变化趋势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淀粉被水解产物葡萄糖,通过呼吸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被胚细胞吸收后,一部分转化为胚发育成幼苗的组成物质,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由此,通过对图中“萌发种子直接烘干称重”那条曲线上各时间段的数据进行处理,可依次计算出:0-24小时为15.4mg;24-48小时为0.6mg;48-72小时为1.1mg;在72-96小时为204.2-177.7=26.5mg,因此萌发过程中在72-96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

(3)结合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有机物量=胚乳减少的干重量-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计算出:72-96小时转化为43.6-26.5=17.1mg,96-120小时为27-5=22mg,最大转化速率为22mg•粒•d-1

(4)由于已告诉实验条件保持不变,长出的幼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随着胚乳中营养物质的不断消耗,将导致幼苗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而死亡.

故答案为:

(1)葡萄糖   呼吸(或生物氧化)   

(2)72-96    26.5

(3)22【(118.1-91.1)-(177.7-172.7)】

(4)下降   幼苗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解析

解:(1)淀粉被水解产物葡萄糖,通过呼吸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被胚细胞吸收后,一部分转化为胚发育成幼苗的组成物质,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由此,通过对图中“萌发种子直接烘干称重”那条曲线上各时间段的数据进行处理,可依次计算出:0-24小时为15.4mg;24-48小时为0.6mg;48-72小时为1.1mg;在72-96小时为204.2-177.7=26.5mg,因此萌发过程中在72-96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

(3)结合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有机物量=胚乳减少的干重量-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计算出:72-96小时转化为43.6-26.5=17.1mg,96-120小时为27-5=22mg,最大转化速率为22mg•粒•d-1

(4)由于已告诉实验条件保持不变,长出的幼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随着胚乳中营养物质的不断消耗,将导致幼苗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而死亡.

故答案为:

(1)葡萄糖   呼吸(或生物氧化)   

(2)72-96    26.5

(3)22【(118.1-91.1)-(177.7-172.7)】

(4)下降   幼苗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呼吸作用在实践中的应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