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简答题 · 8 分

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

(1)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_______。

(2)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1 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度是_______只/ hm2。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____。

(3)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________,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4)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_________,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1 填空题 · 14 分

放牧强度可影响人工草地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图1是亚热带某人工草地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牧草净光合产量(净光合产量=光合作用合成量—呼吸作用消耗量)的变化图,G0为不放牧,G1~G3为放牧强度逐渐增强。

据图回答:

(1)5~10月份的最适放牧强度是______(从GO~G3中选填),________月份可被初级消费者利用的总能量最多。

(2)与放牧草地相比,8月份不放牧草地净光合产量明显偏低的原因有________(多选)。

(3)据图Ⅰ分析,为使牧草净光合产量维持在最水平,4~10月份需要采取的放牧措施是______。

(4)牧草的光合作用强度可用单位时间和面积的______来表示。

(5)在牧草上喷32P标记的磷肥,检测32P在初级和次级消费者中的放射强度,结果见图2.其中A消费者处于第______营养级。

 (6)在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中,生产者体内的32P除被消费者利用外,还有部分进入______。



1 简答题 · 12 分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________点。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__结构。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牡蛎等,该过程称为________。

(3)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________和________(填字母)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

(4)海洋会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________,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1 单选题 · 6 分

4.下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a-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

B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

C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1357J.m-2.a-1

D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1 单选题 · 2 分

25.关于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B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

C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

D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

1 简答题 · 15 分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天我国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

(1)图中食物网的简单,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能力较差,其______________稳定性也相应较低。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_______________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2)如果图中草能提供10000KJ的能量,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 ~ 20%,那么鹰占据的营养级能得到的最低和最高能量值分为是___________KJ和___________KJ。若去除蛇,且狐的数量不变,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__________。若外来生物入侵该区,则会导致草原的__________锐减或丧失。

(3)影响图中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因素是__________和竞争。若某年兔种群的K值为1000只,且1只兔和4只鼠消耗的草量相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次年鼠的数量增加400只,则兔种群的K值变为__________只。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区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则导致调查结果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4)草原干旱时,兔摄取水分减少,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引起__________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增加抗利尿激素的释放,进而引起__________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减少排尿量,以保持体内水平衡。

1 单选题 · 4 分

图2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

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

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

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

1 单选题 · 2 分

某河流中五年前引进了一种外来植物(甲)。跟踪调查发现,五年来,该河流中甲 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的种内竞争不断增强

B甲的引进并不能改变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

C大量投放土著食草鱼类可有效地控制甲的蔓延

D该河流中所有的生物和底泥共同组成河流生态系统

1 简答题 · 18 分

(1)保水剂是一类高分子聚合物,可提高土壤持水能力及水肥利用率。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保水剂和氮肥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

材料用具:相同土壤基质栽培的小麦幼苗若干,保水剂,氮肥等。

方法步骤:①选取长势一致的小麦幼苗若干,平均分为A、B、C三组,分别施用适量的保水剂(60kg·hm-2)、氮肥(255kg·hm-2)、保水剂(60kg·hm-2)+氮肥(255kg·hm-2),置于相同的轻度干旱条件下培养,其它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

②在小麦灌浆期选择晴朗无风的上午,于10:00-11:00从每组选取相同数量的叶片,进行CO2吸收量及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结果(均值)如下表:

实验结论:适量的保水剂与氮肥配施有利于提高小麦光合作用强度。

1) 请指出上述方法步骤的缺陷并改正:步骤①______;步骤②______。

2)  如不考虑方法步骤中的缺陷,从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在因素分析,保水剂与氮肥配施提高了CO2吸收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3) 实验测得的CO2 吸收量______(大于、等于、小于)光合作用过程中CO2实际消耗量,理由是______。光合作用强度可通过测定CO2吸收量,也可以通过测定______释放量计算。

(2)大熊猫和华南虎都是我国的珍稀保护动物,它们体型相近,曾经同城分布,一度都有较大的种群数量。由于栖息地破坏导致它们的数量锐减,目前野生大熊猫仅有1600只左右,而华南虎在野外已基本绝迹。

1)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大熊猫比华南虎优异的生存优势的原因是______。

2)成年大熊猫经常用尿液和肛腺的分泌物在岩石或树干上进行标记,这种行为传递的信息类型属于______。

3)目前,野生大熊猫分布在六个彼此隔离的种群中,通过建立生态廊道沟通各种群,可以使种群间发生______。

4)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以提高______,是提高大熊猫种群密度的根本措施。

1 单选题 · 6 分

4.在适宜温度和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某森林中林冠层四种主要乔木的幼苗叶片的生理指标(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光强大于140μmol·m-2·s-1,马尾松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的O2全部进入线粒体

B光强小于1255μmol·m-2·s-1,影响苦槠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CO2浓度

C森林中生产者积累有机物的能量总和,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随着林冠密集程度增大青冈的种群密度将会增加

下一知识点 :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