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9 分

32.在澳大利亚某草原上生活着一群澳大

利亚蜜罐蚂蚁、灰仓鼠、蛇、野兔、鹰以及澳大

利亚特有物种大袋鼠、袋獾(有袋类肉食动物,

主要以地面小动物如蛇、兔等为食)等动物。


(1)草原上的上述各类动物和植物能否构成生物群落?___________________。

(2)设某段时间内植物固定的总能量为2.4×104KJ,且能量以食物链平均分配。此时,若当蛇灭绝后,鹰所获能量大约为蛇灭绝前的________________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3)与兔一样,灰仓鼠也具有“狡鼠三窟”的特点,某些“狡鼠”在捕捉过之后,很难再一次捕捉。因此在用标志重捕法最后计算时的数据值将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4)为研究蚂蚁和啮齿动物在种子利用上的种间关系,生态学家在某沙漠中建立了3个实验区,统计如下表。请补充填写表格内“________”处内容,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不能(否)

( 2)1.2      

(3)偏大  

(4)移走所有的蚂蚁群,并围栏   ;   蚂蚁和啮齿动物(在种子利用上)存在竞争关系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8 分

32.为评估大亚湾电站对周围海域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得到有关大亚湾周围海域食物网方面的信息,并绘制成如下图所示的简图(注:有机 碎屑包括海洋生物尸体分解成的小碎块、食物残余、粪便、还有被河流冲进海中的颗粒物质等,以有机碎屑为起点的腐生食物链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环节)。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                           ) 。

(2)由该食物网可推出,大亚湾海域的群落空间结构在(         )方向存在较大差异。

(3)核电站运行后,相应区域平均水温上升约0.4℃,研究小组比对了核电站运行前后的相关资料,发现相关群落结构虽有所改变,但物种变化幅度不大,这反映了大亚湾海域生态系统具有(         )稳定性。

(4)铯-137是核裂变中的一种重要产物,半衰期为30年,进食了铯-137会对身体有持久的影响。研究小组测量发现浮游植物体内铯-137的含量为0.01贝克/千克,则该水域的大型鱼类体内铯-137的含量最高可达(         )贝克/千克。

正确答案

(1)生产者(浮游植物、底栖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和部分有机碎屑(中的化学能) 

(2)垂直    

(3)抵抗力   

(4)100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7 分

32.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新思路,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人工湿地是一个生态系统,芦苇、绿藻、 黑藻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        )(成分),他们在分布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        )。该生态系统中直接利用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成分是(        )。

(2)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有(                 )。

(3)人工湿地可以净化城市污水,但对污水排放量还要加以控制,原因是(            )。

(4)除净化水质外,人工湿地还具有旅游观光和蓄洪防旱等多方面的功能,这主要是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5)实地调查中发现,该湿地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演替类型是(              )

正确答案

(1)生产者  垂直结构  分解者

(2)太阳能和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限 

(4)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

(5)次生演替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1 分

32.近年来,包括我国在内,世界很多国家地区遭受各种自然灾害侵袭,生态学家分析,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与环境的破坏有巨大联系。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二氧化碳过多引发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为了减缓温室效应带来的危害,中国政府做出了节能减排的承诺,倡导低碳经济和绿色生活。降低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有效措施有 (            )(写出两种即可)。

(2)南方地区的旱灾有人猜想与绿化过程中大面积种植桉树有关,桉树根系吸水能力极强,会减少地下水的储备。据调查,大面积桉树周围几乎不能生长其他植物,这是由于桉树与其他植物存在  (            )系,因此桉树林的  (            )稳定性较弱。

(3)品种单一的桉树林容易引发虫灾,原因是 (            )  。相关部门准备引进一些青蛙来消灭以桉树为食的害虫,在这条食物链中,青蛙的营养级是叁一。一般来说,桉树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只有10%~20%会流入害虫体内,这是由于除了一部分用于桉树自身呼吸消耗,还有一些能量 (            ) 。

正确答案

(1)种植绿色植物;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2)竞争 ;     抵抗力

(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    ;  第三营养级; 被分解者利用,一部分未利用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1 分

31.下图甲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图解;图乙表示此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中碳循环流动部分的过程,丙图是测定一昼夜某些生物CO2的释放量的图示。请分析回答:

(1)碳在生物群落内部以(          )形式进行流动。

(2)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乙图中能发生①②过程的生物相当于甲图的(          );一般④过程对于甲图中D而言,发生场所是 (          )(填细胞结构)。

(3)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随着能量流动,若甲图中再补充AE一条食物链,假设E获得的总能量为a,其中由D供能的比例为x,则按最低传递效率计算,A同化的总能量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 (          )。

(4)据乙图,当某人进食后,(          )的分泌量增加,可促进③④⑤⑥进行。⑥过程称为 (          ) 。若此人为糖尿病患者,(          )(填序号)过程会加强,以补充能量的供应。 

(5)据丙图分析,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a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于(          ); c曲线代表某类微生物,且能除臭,则该类微生物可通过(          )作用固定CO2。

(6)丙图中,所含成分与完整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相比,缺少的成是(          )。写出丙图中可能的食物链(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下一知识点 :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