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简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3.杂食性小鸟与蛇的种间关系是              

14.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的种群密度,在2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60只野兔,第二次捕获18只未标记的野兔和12只标记的野兔,第二次捕获并计数后有3只野兔的标记物脱落,则该野兔的种群密度是     只/hm2

1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诗反映火灾过后的草原仍能逐步恢复原状,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          稳定性。草变绿作为一种物理信息传递给野兔,野兔的数量也会发生变化,说明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16.乙图中,A、B、C、D分别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             (填字母)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捕食与竞争(2分)

解析

从图中可知杂食性小鸟与蛇的种间关系有捕食也有竞争。

考查方向

考查群落的种间关系,主要考查学生读图的能力。

解题思路

分析食物网图正确作答。

易错点

易只分析到捕食关系而忽略了竞争关系。

教师点评

难度较低。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75(2分)

解析

依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2hm2范围内,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量×第二次捕获量/第二次捕获的被标记的量=60×30/12=150,而题目所问是1hm2的种群数量,因此是150/2=75。

考查方向

考查种群密度调查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对调查数据的处理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及题目有效数据作正确分析。

易错点

易受题目中2hm2及第二次捕获并计数后有3只野兔的标记物脱落干扰而误答。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3)恢复力       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分)

解析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诗反映火灾过后的草原仍能逐步恢复原状,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草变绿作为一种物理信息传递给野兔,野兔的数量也会发生变化,说明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作用。

考查方向

考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及稳定性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及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及稳定性知识结合题意正确作答。

易错点

易把第一空填成抵抗力稳定性。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4) A      B     20%

解析

分析乙图中,A、B、C、D分别是生产者、分解者、次级消费者、初级消费者,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是生产者和分解者;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5×107/7.5×107=20%。

考查方向

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及能量流动,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及数据处理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乙图中,A、B、C、D分别是生产者、分解者、次级消费者、初级消费者,再根据能量流动的知识作答。

易错点

易对图中的结构没分析对而两空都不得分。

教师点评

难度较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9 分

红树林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宁德沿海有大片的红树林因互花米草的入侵导致不同程度的退化。回答下列问题:

14.红树林具有调节气候、保护海岸的作用,体现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15.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16.在红树林中碳元素主要通过                          过程被固定在有机物中,并沿着                  进行传递。

17.根据自然选择学说,互花米草入侵红树林后具有生长优势是通过         过程而实现的。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间接(1分)

解析

红树林具有调节气候、保护海岸的作用,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考查方向

考查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主要考查学生识记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题意依据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作答。

易错点

易因理解能力或识记不到位而错答。

教师点评

难度较低。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解析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考查方向

考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过程作答。

易错点

此空不易错误。

教师点评

难度较低。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3)光合作用    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

碳元素主要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被固定在有机物中,并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传递。

考查方向

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及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生态系统中碳的循环作答。

易错点

易因记忆不准确而误答。

教师点评

难度较低。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4)生存斗争

解析

互花米草入侵红树林后具有生长优势,是通过生存斗争过程实现了优胜劣汰的。

考查方向

考查生物进化的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生物进化的观点结合题意作答。

易错点

易写成自然选择。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8 分

为防治果园内椿象等植食性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在苹果园的株间种植矮小的白三叶草。通过对比研究获得苹果~白三叶草复合种植园和苹果单一种植园中各类昆虫所占的百分比,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8.复合种植园中,苹果和白三叶草属于生产者,腐生性昆虫属于           。与单一种植园相比,复合种植园生物的种类增加,因而其生态系统的         结构更为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19.据图分析,复合种植园中椿象等植食性害虫比例明显减少,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原因,这可能是随着                的比例增加,通过                来消灭害虫。

20.若要了解椿象等植食性害虫的繁殖情况,需要进一步调查其卵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21.白三叶草耐阴性好,营养丰富,可作为饲料或绿化观赏,选它跟苹果搭配种植,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无论哪种种植模式,果园里都要定期清除杂草,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目的是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分解者 营养

解析

依据腐生性分析昆虫属于分解者,生物之间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考查方向

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主要考查学生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

仔细审题,依据题目”腐生性““生物之间”等分析作答。

易错点

易因是昆虫而误认为就一定是消费者。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肉食性昆虫和寄生性昆虫     捕食      寄生

解析

据图分析,复合种植园中椿象等植食性害虫比例明显减少,肉食性昆虫和寄生性昆虫明显增多,后两者与前者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寄生,可达到控制害虫的效果。

考查方向

考查群落的种间关系,主要考查学生读图及分析实际生态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分析柱状图并思考肉食性昆虫和寄生性昆虫对植食性昆虫的意义。

易错点

易因对图中肉食性昆虫和寄生性昆虫与植食性昆虫的关系不能明确分析而错答。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3)抽样方法

解析

虫卵,不移动,调节其的种群密度用样方法。

考查方向

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及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

虫卵,不移动,调节其的种群密度用样方法。

易错点

易因不记得各种种群密度的相关调查方法而误答。

教师点评

难度较低。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4)垂直     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解析

白三叶草低和苹果搭配种植,体现了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果园里清除杂草的目的是利于苹果的生长,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考查方向

考查群落的结构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实际生态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群落的结构和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意义作答。

易错点

易因表述不准确而误答最后一空。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6.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功能图解(图中数字代表某过程的能量数值,单位是KJ)。下列 分析错误的是(    )

A碳元素在甲、乙、丙及分解者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B同一营养级生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竞争

C甲→乙的能量传递效率低于乙→丙

D该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离不开信息传递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4 分

26.中华鲟濒临灭绝,利用中华鲟生态养殖池人工繁殖中华鲟鱼苗是保护这一濒危物种的有力措施。右图是该生态池中碳元素的部分转化途径,请分析回答:

(1)花鲢和中华鲟的种间关系为______,花鲢所处的最高营养级为第______营养级。若要调查野生中华鲟的种群密度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中华鲟生态养殖池中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从能量流动角度考虑,引入花鲢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立中华鲟生态养殖池,属于对珍稀动物保护的______(就地/迁地)保护措施。

(3)水温、盐度等信息能使中华鲟每年都从海洋洄游到长江产卵,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

正确答案

(1)竞争     三      标志重捕法

(2)浮游植物     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迁地

(3)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5.右图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用右图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则丁为分解者

B若用右图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则丙处于最高营养级

C若丁为沼气池,沼渣、沼液作为甲的肥料,使能量循环利用

D若乙为初级消费者,一般情况下乙种群的有机物总量比甲的少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32.(10分)研究人员在研究某湖泊生态系统时,对几种主要的生物进行取样,测定其体内的汞含量,并对动物消化道内的食物成分进行分析,所得数据如下表。请回答:

(1)生物体通过对环境中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的积累,使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称为生物富集。水生植物通过体表直接吸收汞,消费者则通过(     )关系积累汞。数据表明,营养级____,汞含量越高。

(2)请绘出上表所列生物形成的食物网。

(3)从食物网中可以看出,____处于最高营养级,在淡水鱼类养殖中应该除去。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来看,其原理是     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31.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分析回答下列

问题:

(1)图中有(     )条食物链,写出图中含有三个营养级

的食物链(用字母表示)(     ) 。

(2)已知该生态系统受到太阳辐射为118872×106千焦,

但其中118761×106千焦的能量未被利用,则流经

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     ),这部分

能量是(     )  (填写字母)所固定的太阳能并沿着 (               )  流动。

(3)图中E→A的过程是通过 (     )作用来实现的。

(4)生物群落由图中(     )(填写字母;2分)构成。图中A→B之间碳以(     )

的形式传递。

(5)夏季农民经常在农田里除草、治虫,请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说明这样做的目的是(     ) 。

(6)在该生态系统中,能量只能单向流动而不能循环,其原因包括 (     )(填序号)。

①食物链各个营养级的排列顺序是不可逆转的;

②贮存在有机物化学键中的能量只能利用一次;

③生产者、消费者等各个营养级的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相当大一部分能量。

正确答案

(1)1;A→B→C

(2)111×106千焦(不写单位不给分);A;食物链/食物网

(3)光合

(4)A、B、C、D(2分,填对二个或三个给1分));有机物

(5)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更多的流向农作物

(6)①②(2分,填对一个给1分)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8 分

31.研究人员对某淡水湖泊生态系统进行了如下调查研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乌鱼能治疗各种痔及湿痹、面目浮肿,利大小便。为了研究污染物对乌鱼塘中生物的影响,研究人员选取了该池塘中的5种不同生物,并对其消化道内食物进行分析,结

果如上表。(图中打勾的表示捕食关系)

①乌鱼的药用意义体现了其(       )价值。

②根据表格分析,该湖泊生态系统有(       ) 条食物链,水蚤和泥鳅的关系是 (       )。

    ③调查池塘中乌鱼的种群密度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池塘中(       ) 两种生物减少可使乌鱼的种群密度上升。

(2)右图是对乌鱼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绘出的种群增长速

率曲线。在t1--t2时期乌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

是(       ) 。

(3)鸡粪是优良的鱼类饲料,适量的投入可以给鱼提供食物,从而提高鱼的产量。鸡粪中的碳元素只能以(       )形式流向鱼。向河流中少量投入鸡粪对生态系统不产生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       )。

正确答案

(1)①直接;②捕食和竞争; 3;③标志重捕法;水蚤和河蚌(缺一不给分)

(2)增长型

(3)有机物;自动(我)调节能力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种群的数量变化群落的结构特征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32.为防治荔枝蝽等植食性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有人尝试在荔枝园的株间种植矮小的山绿豆。对比研究荔枝-山绿豆复合种植园和荔枝单一种植园中各类昆虫所占的百分比,结果如下图。

请回答:

(1)调查各类昆虫的种群密度能否都用样方法?_________。

(2) 据图分析,复合种植园中害虫明显减少,原因是________的比例增加,通过_________等种间关系消灭害虫。

(3)山绿豆耐阴性好,营养丰富,可作为饲料,选它跟荔枝搭配种植,可提高生物群落对_________的利用率。无论哪种种植模式,荔枝园里都要定期清除杂草,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目的是_________。

(4)复合种植园中,________等属于生产者,腐生性昆虫属于________。与单一种植园相比,复合种植园生物的种类增加,因而其生态系统的_______结构更为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正确答案

32.(10分)(1)不能(1分) 

(2)肉食性和寄生性昆虫(1分)  捕食和寄生(1分)   

(3)光能       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尽可能多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4)荔枝、山绿豆、杂草(答对1个给1分,共2分)    分解者      营养(食物网)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种群的数量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下一知识点 :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