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 共219题
为防治荔枝蝽等植食性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有人尝试在荔枝园的株间种植矮小的山绿豆。对比研究荔枝一山绿豆复合种植园和荔枝单一种植园中各类昆虫所占的百分比,结果如下图。
请回答:
(1)调查各类昆虫的种群密度能否都用样方法?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2)据图分析,复合种植园中害虫明显减少,原因是_________的比例增加,通过等种间关系消灭害虫。
(3)山绿豆耐阴性好,营养丰富,可作为饲料,选它跟荔枝搭配种植,体现了群落的 _________。
(4)用恰当的箭头和文字将图乙补充完整。无论哪种种植模式,荔枝园里都要定期清除杂草,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目的是_________。
(5)复合种植园中,荔枝、山绿豆、杂草等属于生产者,腐生性昆虫属于_________。与单一种植园相比,复合种植园生物的种类增加,因而其生态系统的_________结构更为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正确答案
(1)不能;因为有些昆虫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
(2)肉食性和寄生性昆虫;捕食和寄生
(3)垂直结构
(4)如图;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尽可能多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解析
略。
知识点
下图是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鼬和鹰构成的食物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用粗箭头表示)和物质物质循环(用细箭头表示)示意图,科学家对该生态系统能量沿营养级流动的定量分析结果如图所示(单位:J·cm-2·a-1),请回答:
(1)科学家在调查某植食动物的种群密度时,发现被标志过的动物再次被捕捉的难度加大,所以测得的种群密度要比实际值________。用样方法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为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________。
(2)植食动物与食肉动物之间能通过彼此尿液的气味等来避敌或捕食,这说明信息能够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分析可知,一年内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J·cm-2·a-1。A1、A2、A3代表各营养级中________的能量。
(4)分析发现,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为l5 J·cm-2·a-1,遗体残骸中的能量为2 J·cm-2·a-1,则能量从生产者流向植食动物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能为分解者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场所有________。
正确答案
(1)大;随机取样
(2)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3)460;未被利用
(4)13.04%;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解析
略。
知识点
9.某地建设了以沼气池为核心的生产自净农业生态系统,图1是该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图2是沼气池的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自净农业生态系统的设计主要根据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 原理。与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能减轻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一是减少了秸秆的焚烧;二是 _______________ 。
(2)图1中的“基石”是_____________ 。沼气池中有产甲烷菌等微生物,其生态学作用主要是 __________________ 。
(3)图2中进料口下端开口位于沼液层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 。独立的沼气池不能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 。
正确答案
(1)物质循环再生 减少了动物粪便的污染,(或减少了化肥的使用等)
(2)水稻、大豆 分解有机物,产生沼气
(3)保持沼气池中无氧的环境 没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等成分
解析
略
知识点
下表是对某河流生态系统中三种生物三项指标的测定结果。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红假单胞光合细菌属于_______;三种生物中,在细胞结构上与另外两种有明显区别的生物是_______,该生物细胞结构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
(2)河流中的芦苇是主要的造纸原料,在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_______溶液处理,可使其纤维长度增加;此外,其分泌的代谢物可以抑制藻类生长,这反映了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能_______。
(3)河流中的线虫以藻类为食,鲫鱼以藻类和线虫为食。若去掉线虫,鲫鱼的总能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
(4)据表分析,治理河流污染效果最好的生物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
正确答案
(1)生产者和分解者;硅藻;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2)赤霉素;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增加; 食物链缩短,能量消耗少
(4)红假单胞光合菌;不产毒素,并且对铵盐和有机物的去除率高
解析
略。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