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遗传病的类型
- 共58题
有以下工作内容: Ⅰ.设计E-R图 Ⅱ.创建表 Ⅲ.创建视图 Ⅳ.创建索引 Ⅴ.装载数据属于数据库逻辑设计的是 ( )。
A.都是
B.Ⅰ、Ⅱ和Ⅲ
C.Ⅱ、Ⅲ和Ⅳ
D.Ⅱ和Ⅲ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五) 回答下列关于遗传与遗传物质的相关问题。(10分)
调查发现某家系中有甲遗传病(基因为B、b)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系谱图如下图7所示,已知其中Ⅱ6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
若检测发现Ⅱ4携带致病基因,致病基因是由正常基因序列中一个碱基对的替换而形成的。图8显示的是B和b基因区域中某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分别提取家系中Ⅱ3、Ⅱ4和Ⅲ9的DNA,经过酶切、电泳等步骤,再用特异性单链核酸片段做分子杂交,结果见图9。另已知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群体中b基因的频率为q。
55.甲病的遗传方式为 遗传病,乙病的遗传方式为 遗传病。
56.I 1的基因型为 。Ⅲ11的基因型为 。
57.若检测发现Ⅱ4不携带甲致病基因,则Ⅱ5和Ⅱ6再生一个孩子,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若Ⅲ9和Ⅲ12婚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
58.Ⅲ10的基因型是 。
59.据图8和图9可判断单链核酸与B基因结合的位置位于 。
60.如果Ⅲ10与一正常男性随机婚配,他们第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 。
61.Ⅲ10与一正常男性婚配,若第一个孩子是患者,则他们第二个孩子正常的概率为 。
正确答案
常染色体或伴X染色体隐性; 常染色体显性
解析
据图分析,Ⅱ3和Ⅱ4正常,Ⅲ9患甲病,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5患乙病,Ⅱ6不患病且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Ⅲ11和Ⅲ12均患乙病,可知乙病肯定不是隐性遗传病;若乙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Ⅲ13应患乙病,但Ⅲ13不患乙病,所以乙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类型的基础知识,考查学生根据遗传系谱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遗传系谱图中患病个体父母的表现型,结合题干信息,分析甲、乙病的遗传方式。
易错点
在分析乙病时,根据Ⅱ6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学生容易思维定势认为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了人类遗传病类型的判断的基础知识,在近几年高考题中出现频率较高,常与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等知识点交汇命题。
正确答案
TtBB或TtBb或TtXBXb; Ttbb或TtXbY
解析
先确定Ⅰ1基因型:Ⅰ1患乙病,后代有人不患乙病,故Ⅰ1为Tt;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Ⅰ1不患甲病,基因型可能为BB或Bb。若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Ⅲ11有甲病而其父母均不患甲病,故Ⅱ5为XBXb,所以Ⅰ1的基因型为XBXb 。综合上述分析,Ⅰ1基因型为TtBB或TtBb或TtXBXb。
再确定Ⅲ11基因型:Ⅲ11患乙病,为T_,因为Ⅱ6为tt,故Ⅲ11为Tt;Ⅲ11患甲病,基因型为bb或XbY,故Ⅲ11基因型为Ttbb或TtXbY。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个体基因型的判断。
解题思路
根据甲、乙病的遗传方式,结合题干信息和相关个体的表现型,进行判断。
易错点
学生易忽略甲病极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导致基因型只写出一种。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个体基因型的判断,在近几年的模拟试题中经常出现,常与概率计算等交汇命题。
正确答案
1/2; 5/6
解析
Ⅱ4携带致病基因,则其携带的是甲病基因,不可能是乙病基因,因为乙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果甲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则Ⅱ4患甲病,与系谱图不符。①关于甲病:Ⅱ5与Ⅱ6均不患甲病而Ⅲ11患甲病,故Ⅱ5和Ⅱ6的基因型都是Bb,子代患甲病的概率为1/4,不患甲病为3/4。关于乙病:Ⅱ5患乙病,其父亲Ⅰ2正常,所以Ⅱ5的基因型为Tt,Ⅱ6为tt,子代患乙病概率为1/2,不患乙病概率为1/2。所以,Ⅱ5与Ⅱ6再生一个孩子,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1/4×1/2+3/4×1/2=1/2。
②关于甲病:Ⅲ9为bb,Ⅲ12为BB(1/3)或Bb(2/3),他们的子代患甲病概率为2/3×1/2=1/3,不患甲病为2/3。关于乙病:Ⅲ9为tt,Ⅲ12为Tt,他们的子代患乙病概率为1/2,不患乙病概率为1/2。则Ⅲ9与Ⅲ12婚配,生一个正常男孩概率为 2/3×1/2×1/2=1/6,患病男孩概率=1-1/6=5/6。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患病概率的计算,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题干信息,确定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及概率,然后计算其子代的患病概率。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患病概率的计算,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在各地的模拟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
正确答案
BB或Bb
解析
根据B、b基因的酶切结果,可知1.4kb代表b基因,1.2kb代表B基因,再根据电泳结果,判断Ⅱ3和Ⅱ4均携带致病基因b,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3和Ⅱ4的基因型均为Bb,Ⅲ9的基因型为bb。Ⅲ9不患病,因此确定Ⅲ9基因型为BB或B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个体基因型的判断。
解题思路
首先根据酶切、电泳结果确定相关个体的基因型,然后判断甲病的遗传方式,最后分析判断Ⅲ10的基因型。
易错点
学生易在根据电泳结果确定甲病的遗传类型上发生错误。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酶切、电泳结果的能力,有一定难度。
正确答案
酶切位点①与②之间
解析
分析酶切结果,可知B基因有①②③三个酶切位点,被切成1.2kb和0.2kb两个片段,其中1.2kb含脱氧核苷酸较多,能与单链核酸结合,即在酶切位点①和②之间结合。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的知识。
解题思路
根据核酸分子杂交原理,结合酶切结果中B基因的核酸序列,作出判断。
易错点
学生易在单链核酸能否与0.2kb片段结合上出现错误。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限制酶的作用及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在近几年模拟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
正确答案
q/[3(1+q)]
解析
根据题干“群体中b基因的频率为q”和遗传平衡定律,确定群体中BB基因型频率为(1-q)2,Bb为2q(1-q),bb为q2,正常男性中Bb占2q(1-q)/[2q(1-q)+(1-q)2]=2q/[1+q]。又因为Ⅲ10的基因型为BB(1/3)或Bb(2/3),所以Ⅲ10与一正常男性随机婚配,其子代患病的概率是:2/3×2q/(1+q)×1/4=q/[3(1+q)]。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根据基因型概率和基因频率计算子代的患病概率。
解题思路
首先确定正常男性的基因型及其概率,再计算子代患病概率。
易错点
易在正常男性的基因型及其概率上出现错误。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频率在概率计算中的应用,难度较大。
正确答案
3/4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这对夫妇的第一个孩子是患者,则双亲均携带致病基因,即基因型均为Bb,所以,其第二个孩子正常的概率是3/4。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题干信息分析亲本的基因型,并计算子代发病概率的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根据第一个孩子患病,确定双亲的基因型均为Bb,然后确定第二个孩子正常的概率。
易错点
易忽略第一个孩子患病这一信息。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从题干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这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
幼儿经常接触的()m以下的室外墙面不应粗糙。
A.1.00
B.1.30
C.1.25
D.1.35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