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 共33题
5.将溶液和
溶液混合后得到浊液a ,过滤得到滤液b和白色沉淀c。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浊液中的沉淀是4BaSO,存在的沉淀溶解平衡正确。
B.在滤液b中24NaSO已经是剩余状态,因此再加24NaSO,不会出现沉淀。
C.该反应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成分有没反应完的24NaSO,加入2BaCl生成沉淀。
D.滤液b中含有Cl,加入硝酸银后生成白色沉淀。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由分析可得浊液中存在的沉淀为BaSO4,由此写出沉淀溶解平衡公式。向滤液氯化钠溶液中分别添加该三种物质,可以根据反应方程式判断选项中的现象是否正确。
易错点
向氯化钠溶液中添加硝酸银,会出现白色沉淀。
知识点
3.在某温度时,将n mol•L-1氨水滴入10mL 1.0 mol•L-1盐酸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氨水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水的离子积与温度有关,a点时溶液温度小于25℃,则水的离子积Kw<1.0×10-14 mol2•L-2,故A错误;
B.b点溶液温度最高,说明此时两溶液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铵,铵根离子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则a、d两点都抑制了水的电离,则b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由于d点混合液的pH不知,则无法判断a、d两点水的电离程度大小,故B错误;
C.b点时溶液的pH<7,则c(H+)>c(O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Cl-)>c(NH4+),溶液中正确的离子浓度大小为:c(Cl-)>c(NH4+)>c(H+)>c(OH-),故C错误;
D.根据图象可知,25℃时溶液的pH=7,则:c(H+)=c(OH-)=10-7 mol•L-1,c(NH4+)=c(Cl-)=0.05mol/L,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NH3•H2O)=(0.5n-0.5)mol/L,则25℃时NH4Cl水解常数为:,故D正确;
故选D.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根据图象可知,a点时溶液温度小于25℃,则水的离子积小于1.0×10-14 mol2•L-2;
B.b点时溶液温度最高,说明氨水与盐酸恰好反应,则b点溶质为氯化铵,铵根离子促进了水的电离,则此时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由于d点溶液pH未知,则无法判断a、d两点水的电离程度大小;
C.该关系c(NH4+)>c(Cl-)>c(H+)>c(OH-)不满足电荷守恒;
D.25℃时溶液的pH=7,则c(H+)=c(OH-)=10-7 mol•L-1,c(NH4+)=c(Cl-)=0.5mol/L,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NH3•H2O)=(0.5n-0.5)mol/L,然后结合铵根离子的水解平衡常数表达式计算.
易错点
本题将中学常见的酸碱中和滴定的图象与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曲线放在一起,干扰了学生对原有熟知图象中重要点的利用。本题中对于温度曲线不会合理利用,使得对于b点是两溶液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铵这一信息提取较难。
知识点
3.常温下,向饱和氯水中逐滴滴入0. 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pH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①为饱和氯水,饱和氯水中存在次氯酸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平衡和氯气的溶解平衡,故A错误;
B.①到②的过程中,氯水中氢离子浓度逐渐减小,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当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水的电离程度达到最大,此时溶质为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溶液呈碱性,而②点为中性,说明②到③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之后氢氧化钠过量后水的电离程度开始减小,故B错误;
C.当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反应时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次氯酸根离子部分水解,溶液呈碱性,而②的pH=7,为中性溶液,说明氯水稍过量,二者没有恰好反应,故C错误;
D.②点溶液中溶质为NaCl、NaClO、HClO,溶液呈中性,则c(H+)=c(OH﹣),根据电荷守恒得:c(H+)+c(Na+)=c(Cl﹣)+c(ClO﹣)+c(OH﹣),所以c(Na+)=c(Cl﹣)+c(ClO﹣),由电物料守恒可得:c(Cl﹣)=c(ClO﹣)+c(HClO),所以c(Na+)=c(HClO)+2c(ClO﹣),故D正确。
故选D.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①点所示溶液中只存在HCl0的电离平衡、氯气的溶解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
B.当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时,水的电离程度达到最大,而②点pH=7,说明②到③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先最大后减少;
C.当恰好反应时溶液显示碱性,而②点为中性;
D.②点溶液呈中性,则c(H+)=c(OH﹣),根据电荷守恒得c(H+)+c(Na+)=c(Cl﹣)+c(ClO﹣)+c(OH﹣),所以c(Na+)=c(Cl﹣)+c(ClO﹣),由电子转移守恒c(Cl﹣)=c(ClO﹣)+c(HClO),联立计算判断。
知识点
4. 如图甲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废水中的尿素(H2NCONH2,氮元素显-3价)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并生成对环境无害物质的装置,同时利用此装置的电能在铁上镀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解析
由图甲O2生成H2O 发生了还原反应,可知N为正极,M为负极,H十应移向正极,由左向右移动,A项正确。乙装置为电解池,电镀铜时,镀层金属Cu应当作为阳极,故应当与电源正极相连,B项正确。C项,尿素失电子生成CO2和N2,碳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1 mol尿素失去6mol电子,正确。N电极发生的反应为:O2+4e-+4H+=2H2O,每消耗0.25 mol氧气时,转移1 mol,Cu2++2e-=Cu根据电子守恒,则铁电极析出0. 5 mol铜,质量应为32g。故 D项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先分清二装置哪为电解池,哪为原电池。再根据电极通入的物质,与电极自身的属性分清正负极、与阴阳极。
易错点
电极反应方程式书写不当、原电池与电解池不能区分
知识点
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明矾中加过量烧碱反应为:Al3+ + 4OH- = AlO2-+2H2O,A选项错误。
Fe(NO3)2提供NO3-,稀盐酸提供H+构成强氧化性环境,混合溶液中的I-与Fe3+都被氧化,反应方程式为:6Fe2+ + 6I-+16H+ + 4NO3- =6Fe3+ +4 NO↑ +3I2+ 8H2O,B选项错误。
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的氢氧化钠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NH4++HCO3-+ 2OH- = CO32- + H2O+NH3.H2O,C错误。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电离产生的碳酸根水解,D正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审清楚题,看清反应物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易错点
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