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落的概念
- 共993题
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曾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的常绿阔叶林中的植被未被彻底破坏,因此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
B、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因此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B正确;
C、影响动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食物和栖息场所,与草丛相比,针叶林的植物分层现象更复杂,给动物提供的食物种类和栖息场所更多,动物分层现象较为复杂,C正确;
D、采用样方法获取数据时应随机采样,D错误.
故选:D.
生物群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A正确;
B、在环境条件较好的情况下,自然群落才会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B错误;
C、在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属于次生演替过程,C正确;
D、人类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正确.
故选:B.
20世纪30年代传入我国的双子叶植物三裂叶豚草具有极强的抗寒、再生能力.短时间内能大量疯长.其花粉中的水溶性蛋白与人接触后迅速释放,引起过敏性变态反应,是人类健康和作物生产的危险性杂草.为减少危害,某大学对某豚草种群进行研究,并选取紫穗槐、沙棘、草地早熟禾等经济植物作为替代植物建立豚草替代控制示范区,示范区建成后三裂叶豚草的生物量由每平方米30kg降到0.2kg,这些替代植物带来了多方面的经济效益.如图为研究过程中绘制的“种群生长”坐标曲线.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替代控制示范区内,由最初的豚草等草本植物阶段过渡到紫穗槐、沙棘等森林阶段,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__.
(2)传入我国的三裂叶豚草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短时间内能大量疯长,其种群数量的变化,可用图中的曲线______表示.调查某区域中三裂叶豚草的种群数量常采用______法.
(3)若曲线Ⅱ表示替代控制示范区内的豚草种群生长曲线,则对应种群增长率最高的点是______,表明替代植物发挥明显生态作用的线段是______.
(4)若曲线Ⅱ的oc段表示紫穗槐的种群生长曲线,若要适时砍伐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应保证砍伐后的数量为______.
(5)相对于示范区建成前,示范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更______.
正确答案
演替
Ⅰ
样方
e
cd
强
解析
解:(1)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称为群落演替.因此可见,由最初的豚草等草本植物阶段过渡到紫穗槐、沙棘等森林阶段的现象称为演替.
(2)三裂叶豚草传入我国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在短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对应于图中曲线Ⅰ.调查某区域中三裂叶豚草的种群数量常采用样方法(样方法适用于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
(3)由以上分析可知,种群增长率最高的点是e点;由题干信息可知替代植物能明显抑制“种群生长”,对应于图中的cd段.
(4)曲线II的oc段表示紫穗槐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若要适时砍伐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应保证砍伐后的数量为(因为此时种群数量增长率最大,种群数量增长最快).
(5)相对于示范区建成前,示范区生态系统的物种数目增多,营养结构变的更复杂,因此其抵抗力稳定性更强.
故答案为:
(1)演替
(2)Ⅰ样方
(3)e cd
(4)
(5)强
在一段新建公路的边坡(甲)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以保护边坡,另一段边坡(乙)不进行移栽,其他实验条件相同,1年后两段边坡的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采用的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A错误;
B、移栽植物会影响土壤的结构,使土壤动物的数量增多,B正确;
C、人工移栽植物会改变边坡甲的演替方向,加速其演替进程,C错误;
D、人工移栽植物使边坡甲的动植物种类增多,导致其抵抗力稳定性大于边坡乙,D错误.
故选:B.
某山区的坡地被滥垦,当狂风暴雨侵袭时,局部山坡发生山崩.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后,该处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发生山崩处的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比较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差,抵抗力稳定性低,容易被破坏,A正确;
B、“山区的坡地被滥垦”等人类活动往往使得群落演替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B错误;
C、破坏的群落后多为草本植物,依然存在苔藓等地被植物,即存在垂直结构,C错误;
D、该群落形成过程为次生演替,裸岩上进行的初生演替,最先出现的生物最可能是地衣,D错误.
故选: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