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落的概念
- 共993题
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控制家鼠等有害动物,要尽量降低其K值,A正确;
B、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B正确;
C、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助于充分利用不同空间的资源,缓解种间竞争,C正确;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属于次生演替,D错误.
故选:D.
三裂叶豚草是传入我国的一种外来入侵植物.为减少其危害,可选取紫穗槐、沙棘等经济植物作为替代植物,建立豚草替代控制示范区.示范区建成后三裂叶豚草的数量明显减少,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如图为研究过程中绘制的三裂叶豚草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回答:
(1)在建立示范区前,对三裂叶豚草种群数量影响最强烈的自然因素是______.在替代控制示范区内,由最初的豚草等草本植物阶段过渡到紫穗槐、沙棘等木本植物阶段,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__.
(2)若曲线Ⅱ表示替代控制示范区内的豚草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则bd段豚草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表明替代植物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时间段是______段.
(3)若在示范区内替代植物遇到了虫害的袭击,图中α的角度将会______.
(4)若曲线Ⅱ表示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酿酒时,应将酵母菌的种群数量控制在______点(填“a”“b”“c”或“d”)所对应的数量时可获得最大效益.
正确答案
解:(1)气候是对豚草种群数量影响最强烈的外源性因素;在替代控制示范区内,由最初的豚草等草本植物阶段过渡到紫穗槐、沙棘等木本植物阶段,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群落演替.
(2)若曲线Ⅱ表示替代控制示范区内的豚草种群生长曲线,则对应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的对应时间点是b,即K/2处,在0-b段增长率逐渐增加,在b-d段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减小,ef段种群数量明显减少,表明替代植物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时间段.
(3)若在示范区内替代植物遇到了虫害的袭击,则替代植物种群数量急剧减少,三裂叶豚草种群数量下降减弱,则图中α的角度将会变大.
(4)若曲线Ⅱ表示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酿酒时,为获得最大效益,应将酵母菌的种群数量控制在d点,因为此点时种群的数量最多.
故答案为:
(1)气候 群落的演替
(2)减小 ef
(3)变大
(4)d
解析
解:(1)气候是对豚草种群数量影响最强烈的外源性因素;在替代控制示范区内,由最初的豚草等草本植物阶段过渡到紫穗槐、沙棘等木本植物阶段,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群落演替.
(2)若曲线Ⅱ表示替代控制示范区内的豚草种群生长曲线,则对应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的对应时间点是b,即K/2处,在0-b段增长率逐渐增加,在b-d段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减小,ef段种群数量明显减少,表明替代植物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时间段.
(3)若在示范区内替代植物遇到了虫害的袭击,则替代植物种群数量急剧减少,三裂叶豚草种群数量下降减弱,则图中α的角度将会变大.
(4)若曲线Ⅱ表示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酿酒时,为获得最大效益,应将酵母菌的种群数量控制在d点,因为此点时种群的数量最多.
故答案为:
(1)气候 群落的演替
(2)减小 ef
(3)变大
(4)d
如图表示云杉林被采伐开垦为农田,以及农田退耕后的演替过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着促进、抑制、改造和重建,因而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A正确;
B、云杉林被采伐开垦为农田,农田退耕后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错误;
C、替过程中物种数量增多,抵抗力稳定性增强,恢复力稳定性下降,C正确;
D、新生的云杉林和采伐前的云杉林不完全一样,因为演替的时间长,期间环境条件会发生变化,而且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D正确.
故选:B.
生物群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自然演替一般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A正确;
B、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还会发生变化,B错误;
C、在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属于次生演替过程,C正确;
D、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D正确.
故选:B.
在一片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岩地上,最终出现了森林,这种群落演替属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在一片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岩地上,最终出现了森林,这种群落演替属于从无到有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一般过程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