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 共24题
患者,女,48岁。发作性剑突下及右上腹绞痛3天,伴有寒战,半年前类似发作史。查体:体温39℃,脉搏110次/分,血压140/85mmHg,血常规检查:WBC12×109/L,N0.8,神志清楚,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右肋缘下触及肿大的胆嚢,触痛。该患者皮肤、巩膜黄染加重,体温升高至40℃,脉搏130次/分,血压90/60mmHg,神志不清。此时最可能的诊断为
正确答案
解析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典型表现是Reynolds五联征:右上腹痛、寒战高热、黄疽、休克和精神症状。
患者,女,73岁。突发腹痛伴寒战、高热5天,巩膜黄染2天。查体:T39.1℃,P104次/分,R22次/分,BP100/72mmHg。上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肠鸣音2〜3次/分。血WBC16×109/L,N0.79,ALT60U/L,AST55U/L,TBil69μmol/L,DBil61μmol/L,血、尿淀粉酶正常范围。最适宜的急诊手术是
正确答案
解析
一般起病急骤,突然发作剑突下和(或)右上腹部持续性疼痛,伴恶心及呕吐,继而出现寒战和发热,半数以上的患者有黄疸。典型的患者均有腹痛、寒战及发热、黄疸等charcot三联症, 治疗原则立即解除胆道梗阻并引流,常见为胆总管探査T型管引流术。超声检查是确诊胆囊炎的首选检查,胆囊切除不是治疗胆管炎的首要任务,故排除。
具有突发性剑突下钻顶样剧烈疼痛症状的疾病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胆道蛔虫病的表现为患者突然发生剑突下或上腹部钻顶样剧烈疼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坐卧不安,大汗淋漓。本题应注意与胆囊结石相鉴别,根据题干要求排除A、D项。
引起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最常见的原因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胆管结石易于发生胆道梗阻合并感染,如感染未能控制,梗阻未解除常引起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因此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最常见的原因是胆管结石。
患者,女,48岁。发作性剑突下及右上腹绞痛3天,伴有寒战,半年前类似发作史。查体:体温39℃,脉搏110次/分,血压140/85mmHg,血常规检查:WBC12×109/L,N0.8,神志清楚,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右肋缘下触及肿大的胆嚢,触痛。该患者此时最有效的治疗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治疗关键是紧急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并减压引流,控制感染和治疗感染性休克,以挽救患者生命。手术原则尽快切开胆总管减压,吸净脓性胆汁,尽量取净结石,T形管引流,胆囊切除。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症状:右上腹绞痛(多在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夜间发作),疼痛可放射至右肩部、肩胛部、背部,伴有恶心、呕吐。一般为低度或中度发热,当发展为化脓性胆囊炎时,可有寒战、高热,少数患者出现黄疸。体征:右上腹饱满,呼吸运动受限,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Murphy征(+),有时可触及肿大的胆囊。
急性梗阻性化脓胆管炎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首选治疗是胆总管切开减压+T管引流。
患者,女,73岁。突发腹痛伴寒战、高热5天,巩膜黄染2天。查体:T39.1℃,P104次/分,R22次/分,BP100/72mmHg。上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肠鸣音2〜3次/分。血WBC16×109/L,N0.79,ALT60U/L,AST55U/L,TBil69μmol/L,DBil61μmol/L,血、尿淀粉酶正常范围。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本病例中患者突发腹痛伴寒战,高热5天,巩膜黄染5天,考虑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可能性大,故首选无创伤性,易操作的B超。
与胆道感染相关的肝脓肿的常见致病菌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胆道感染是指胆道内有细菌感染,感染常见细菌为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厌氧菌等。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化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
治疗急性梗阻型化脓性胆管炎的关键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急性梗阻型化脓性胆管炎的治疗原则是紧急手术解除梗阻并引流,及早而有效地降低胆管内压力。
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最常用的有效手术方式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治疗原则是紧急手术解除梗阻和引流,降低胆管内压力。只有解除梗阻,才能控制感染,通常采用急诊胆总管切开引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