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间关系
- 共764题
如图表示鹞鹰攻击不同鸽群时取得成功的概率,也能表示鸽群防御能力的大小,请据图分析以下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①单独的鸽子比在鸽群中的鸽子被鹞鹰抓住的概率更小;
②鹞鹰攻击较大的鸽群时,不太容易成功;
③鹞鹰只攻击单独的鸽子;
④鹞鹰攻击鸽群成功的比例与鸽子的数量成反比.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由图可知单独的鸽子比在鸽群中的鸽子被鹞鹰抓住的概率更大,①错误;
②由图可知,鹞鹰攻击较大的鸽群时,鸽群越大越不容易成功,②正确;
③由题意不能得出鹞鹰只攻击单独的鸽子,③错误;
④鸽的种群数量增加,鹰的攻击成功率下降,说明两者是一种负相关的关系,④正确.
故选:C.
如图代表生活在同一生态系统中两种群在夏季和秋季的食区范围.两种群均以橡树为食,图中X所指部分最可能表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这两种群在秋季有相同食区,会竞争食物,但在夏季不发生竞争,A正确;
B、两种群在秋季食区范围相同,不存在地理隔离,B错误;
C、食区范围与氧气供应关系不大,C错误;
D、两种群在夏季食区范围不相同,不会发生随机交配,D错误.
故选:A.
地衣是自然界常见的生物,以下关于地衣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初生演替中先是地衣阶段,是因为地衣抵抗恶劣环境的能力较强,且在生存过程中,能改变环境,由于环境的改变,使苔藓等植物才能生存,A错误;
B、地衣是真菌和藻类共生在一起形成的特殊生物,是共同进化的结果,B正确;
C、地衣中真菌以藻类的有机物为营养来源,藻类需要的水分和无机盐则由真菌提供,二者是共生关系,C错误;
D、地衣在生态系统中既属于生产者,也属于分解者,D错误.
故选:B.
现有A,B两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其生物组成和光照条件见表.一段时间后,发现A瓶的生态系统较B瓶的稳定.
注“+”表示有,“-”表示无.
请回答:
(1)A瓶中微生物、浮游藻类、水草和浮游动物共同组成了一个______.浮游藻类和水草的种间关系为______.
(2)一段时间后,B瓶中浮游藻类种群密度______,原因是______,浮游动物的种群密度______,原因是______.
(3)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一定区域中全部生物的总和构成生物群落,因此A瓶中的微生物、浮游藻类、水草和浮游动物共同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浮游藻类和水草都为生产者,会争夺光照、生态瓶中的无机盐等,因此两者为竞争关系.
(2)B瓶缺乏光照,藻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一段时间后浮游藻类的种群密度将降低;藻类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但使其数量减少,也会导致瓶内O2含量减少,而浮游动物以植物为食,因此浮游动物会因食物和氧气不足导致其种群密度降低.
(3)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最终分解成无机物,重新供生产者利用.
故答案为:
(1)生物群落; 竞争;
(2)降低; 没有光照,藻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降低; 氧气与食物不足;
(3)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最终分解成无机物;
解析
解:(1)一定区域中全部生物的总和构成生物群落,因此A瓶中的微生物、浮游藻类、水草和浮游动物共同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浮游藻类和水草都为生产者,会争夺光照、生态瓶中的无机盐等,因此两者为竞争关系.
(2)B瓶缺乏光照,藻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一段时间后浮游藻类的种群密度将降低;藻类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但使其数量减少,也会导致瓶内O2含量减少,而浮游动物以植物为食,因此浮游动物会因食物和氧气不足导致其种群密度降低.
(3)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最终分解成无机物,重新供生产者利用.
故答案为:
(1)生物群落; 竞争;
(2)降低; 没有光照,藻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降低; 氧气与食物不足;
(3)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最终分解成无机物;
(2015秋•临沂校级月考)下列能量流动模型表示寄生关系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图中A、B两种生物在营养上互惠互利,两者关系应为互利共生,A错误;
B、图中A、B靠在一起,说明A仅仅从B的体表获得了部分能量,图中分别表示体内寄生和体表寄生,B正确;
C、图中A、B两种生物为了共同的生活资源而发生的关系应为竞争,C错误;
D、图中两种没有靠在一起,A的能量流向B,所以A、B之间属于捕食关系,D错误.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