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间关系
- 共764题
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上世纪80年代年由巴西引入广东进行人工养殖,后来由于某些原因福寿螺在野外迅速蔓延,种群密度逐渐增大.
(1)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由于鸟类、鳖等与福寿螺之间形成了______,从而有效地抑制了福寿螺的______.
(2)福寿螺在我国由于缺少天敌而迅速蔓延,疯狂吞噬水稻、茭白等水生作物,形成生物入侵,福寿螺在该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是______.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研人员将一定数量的鸭子放到稻田和茭白田中,一段时间之后,采用______法调查,发现福寿螺的数量明显减少,但是许多农作物的叶子却被鸭子毁坏了.
(3)科学家又发现中华鳖可捕食成年福寿螺,因此可用鳖进行生物防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时间段______福寿螺种群密度下降最明显,此时,______福寿螺的数量会明显减少.从种群特征上分析,导致8-9月份福寿螺种群密度很低的直接原因是______.
(4)实验结果证明: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于鸟类、鳖等与福寿螺之间形成了捕食关系,从而有效地抑制了福寿螺的种群密度(种群数量增长).
(2)福寿螺在我国由于缺少天敌而迅速蔓延,疯狂吞噬水稻、茭白等水生作物,属于初级消费者,位于第二营养级.对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而福寿螺活动能力极弱,因此常采用样方法来调查它的种群密度.
(3)从题图上看,采用中华鳖生物防治的结果,6月中旬~7中旬时间段,福寿螺种群密度下降最明显,成年(生殖期)福寿螺的数量会明显减少.从题图中对照组的曲线看,8~9月福寿螺几乎没有增加个体数,即出生率基本为零.实验结果证明:中华鳖对控制福寿螺种群数量十分明显.
故答案为:
(1)捕食关系 种群密度(种群数量增长)
(2)第二营养级 样方
(3)6~7(6月中旬~7中旬) 成年(生殖期) 出生率基本为零(出生率非常低)
(4)中华鳖对控制福寿螺种群数量十分明显(用中华鳖控制福寿螺种群数量增长比用鸭子好
解析
解:(1)由于鸟类、鳖等与福寿螺之间形成了捕食关系,从而有效地抑制了福寿螺的种群密度(种群数量增长).
(2)福寿螺在我国由于缺少天敌而迅速蔓延,疯狂吞噬水稻、茭白等水生作物,属于初级消费者,位于第二营养级.对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而福寿螺活动能力极弱,因此常采用样方法来调查它的种群密度.
(3)从题图上看,采用中华鳖生物防治的结果,6月中旬~7中旬时间段,福寿螺种群密度下降最明显,成年(生殖期)福寿螺的数量会明显减少.从题图中对照组的曲线看,8~9月福寿螺几乎没有增加个体数,即出生率基本为零.实验结果证明:中华鳖对控制福寿螺种群数量十分明显.
故答案为:
(1)捕食关系 种群密度(种群数量增长)
(2)第二营养级 样方
(3)6~7(6月中旬~7中旬) 成年(生殖期) 出生率基本为零(出生率非常低)
(4)中华鳖对控制福寿螺种群数量十分明显(用中华鳖控制福寿螺种群数量增长比用鸭子好
以下三图分别表示两个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甲中两种群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属于互利共生关系;乙中两种群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丙中两种群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属于竞争关系.
故选:D.
下列各组均属于捕食关系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营寄生生活,所以噬菌体侵染细菌属于寄生,A错误;
B、大鲈鱼和小鲈鱼属于同一种动物,所以大鲈鱼吃小鲈鱼是种内斗争,B错误;
C、水不是生物,所以牛喝水是正常饮水,不存在生物之间的各种关系,C错误;
D、羊是动物,草是植物,羊吃草属于捕食关系,D正确.
故选:D.
用相同的培养液分别培养a、b两种微藻,得到两种微藻的生长曲线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a、b微藻分别利用其中磷元素的曲线.现将两种等体积的微藻混合培养在磷元素浓度略低于Kb的环境中,随时间的推移,预期两种微藻的数量变化曲线最可能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提取题干的有效信息:
题干的信息“现将两种等体积的微藻混合培养在磷元素浓度略低于Kb的环境中”,说明P离子浓度在两种藻类同时生长的环境下,P离子浓度比较低;再根据图乙:b微藻在低营养离子浓度下比a微藻生长速率快,说明在低P浓度下,b微藻的竞争能力强,a微藻的竞争力弱,所以预期两种微藻的数量变化曲线最可能是D曲线.
故选:D.
沙漠中的啮齿动物和蚂蚁都以植物种子为食.啮齿动物喜欢取食大粒种子,蚂蚁偏爱小粒种子.在该生态系统中,大粒种子植物在与小粒种子植物的竞争中处于优势.科研人员在1974~1977年间,在某一实验区域内进行了啮齿动物的有无对蚂蚁数量影响的相关研究.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沙漠中的啮齿动物和蚂蚁都以植物种子为食,另外两者生活空间相同,说明蚂蚁和啮齿动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A错误;
B、在该生态系统中,蚂蚁和啮齿动物都处于第二营养级,B错误;
C、由于啮齿动物喜欢取食大粒种子,大粒种子植物在与小粒种子植物的竞争中处于优势,移走全部啮齿动物后,大粒种子植物因为没有捕食者以及和小粒种子植物在竞争中处于优势而数据急增,小粒种子植物占劣势,进而蚂蚁的数量减少,C错误;
D、啮齿动物可通过植物间的竞争对蚂蚁的数量产生影响,D正确.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