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房产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 )。

A.用于生产经营的,从生产经营之次月起
B.纳税人自建房屋用于经营的,从建成之次月起
C.委托施工企业建设的房屋,从办理验收手续之月起
D.委托施工企业建设的房屋,从建成之次月起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A项的正确做法是从生产经营之月起; C项和D项的正确做法是从办理验收手续之次月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企业由于经营管理不善,生产经营状况每况愈下,2009年4月,经企业领导集体决定,经有关部门批准,企业决定停产整顿。并且,该企业还向省税务局申请对他们原有的闲置房产暂不征收营业税,得到了省税务局的批准。
经过人员调整,经营策略的重新布局,该企业于2010年5月重新开张,但是有一处厂房由于长期没有得到维护,已经成为危险房屋,所以不得不停止使用并进行大修,为了修理该厂房,该企业在该厂房旁建了三个临时的工棚,以供修复之用。经过几个日夜的奋斗,该房屋在2011年2月,终于修复并投入使用。修复之后,该企业把该工棚该做职工临时休息室。
此后不久,在税务机关对该企业进行税务审查的时候就该房屋大修期间是否需要缴纳房产税以及该工棚是否需要缴纳房产税等问题发生争议。
请回答下列问题:
房屋大修期间如何缴纳房产税

正确答案

大修期间可以免税,而且不必经税务机关审核。只是纳税人房屋大修停用半年以上需免征房产税的,应在房屋大修前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相关的证明材料。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按照房产税的有关规定,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有( )。

A.在确定计税余值时,房屋原值的具体减除比例,由省级人民政府在税法规定的减除幅度内确定
B.纳税人对原有房屋进行改建、扩建的,不增加房屋的原值
C.对没有房产原值的,应由房屋所在地的税务机关参考同类房屋的价值核定
D.对以房产投资,收取固定利润,不承担联营风险的,按出租房产征税
E.对融资租赁的房屋,应以房产租金收入计征房产税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按照我国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中央固定收入。

A.铁路运输部缴纳的房产税收入
B.国有商业银行总行缴纳的营业税收入
C.国家邮政局上缴的利润
D.省属企业缴纳的消费税收入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市区某电信部门拥有房产原值1850万元(扣除率为30%),9月份将850万元的房屋出租,每月租金3.2万元,当月收取了半年的租金。9月提供电信服务取得收入140万元,其中包括随同出售的通信器材36.5万元。从事通信线路工程取得收入350万元,其中包括电缆、管件 150万元。提供跨省出租电路业务取得价款1980万元,分给参与此项作业的A省、B省、C省相关电信部门各240万元、325万元、490万元。转让抵债所得未入账的不动产,转让收入920万元,抵债作价800万元,支付相关手续费0.4万元,书立了产权转移书据。出租一块闲置土地.租期5年,签订了租赁合同,按合同规定本月收取全年租金100万元。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按顺序回答以下问题:
(1)电信部门9月应纳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
(2)电信部门转让抵债所得不动产应缴纳的印花税。
(3)电信部门本年应纳的房产税

正确答案

(1)电信部门本月应纳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
营业税:3.2×6×5%+140× 3%+(350-150)×3%+(1980-240-325-490)× 3%+(920 -800)× 5%+100× 5%=0.96+4.2+6+27.75=38.91(万元)
城建税、教育费附加:38.91×(7%+3%)=3.891(万元)
(2)应纳的印花税:920×0.5‰+100×5×1‰=0.46+0.5=0.96(万元)
(3)全年应纳的房产税:1850×(1-30%)×1.2%÷12× 8+(1850-850)×(1-30%)× 1.2%÷12×4+3.2×12%× 4=10.36+2.8+1.54=14.7(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业务4闲置房产应缴纳房产税( )万元。

A.0.38
B.0.63
C.0.78
D.1.05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该房屋转让后从7月份起由丙企业缴纳房产税。 甲公司1月~6月应纳房产税=150×(1-30%)×1.2%×6÷12=0.63(万元)。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中国公民张某2010年1~12月的收入情况如下:
(1)每月取得工资4500元,12月份办理内部退养手续,提前20个月退休,从原单位取得一次性收入25000元;
(2)当年装修房屋提取公积金45000元;
(3)7月份将市区内闲置的一处商业用房出租,租期1年,每月租金2000元,房产原值70万元,当地政府规定减免比例为30%,已缴纳了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和房产税(印花税忽略不计)。8月发生漏雨修缮费600元;
(4)受邀请提供培训收入20000元,从中先后拿出6000元、5000元,通过国家机关分别捐给了农村义务教育和贫困山区;
(5)甲企业有三项债权打包拍卖(债务人A欠20万元,债务人B欠30万元,债务人C欠50万元),张某从拍卖会上以70万元购买该打包债权。经催讨,将B债务人的所有欠款收回,收回价款24万元;
(6)5月将2005年12月购入的原价100万的普通住房,以140万元价格出售;
(注:城建税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税率为3%,除上述明确的税种外,不考虑其他税种)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下列序号计算回答问题,每问需计算出合计数:计算张某出租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正确答案

7月、9~12月租金共应纳税=[2000-2000×5%×(1+7%+3%)-2000×12%(房产税)-800]×20%×5=850(元)
8月租金应纳税=[2000-2000×5%×(1+7%+3%)-2000×12%(房产税)-600-800]×20%=50(元)
出租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850+50=900(元)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中国公民张某2010年1~12月的收入情况如下:
(1)每月取得工资4500元,12月份办理内部退养手续,提前20个月退休,从原单位取得一次性收入25000元;
(2)当年装修房屋提取公积金45000元;
(3)7月份将市区内闲置的一处商业用房出租,租期1年,每月租金2000元,房产原值70万元,当地政府规定减免比例为30%,已缴纳了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和房产税(印花税忽略不计)。8月发生漏雨修缮费600元;
(4)受邀请提供培训收入20000元,从中先后拿出6000元、5000元,通过国家机关分别捐给了农村义务教育和贫困山区;
(5)甲企业有三项债权打包拍卖(债务人A欠20万元,债务人B欠30万元,债务人C欠50万元),张某从拍卖会上以70万元购买该打包债权。经催讨,将B债务人的所有欠款收回,收回价款24万元;
(6)5月将2005年12月购入的原价100万的普通住房,以140万元价格出售;
(注:城建税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税率为3%,除上述明确的税种外,不考虑其他税种)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下列序号计算回答问题,每问需计算出合计数:计算张某提供培训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正确答案

应纳税所得额=20000×(1-20%)=16000(元)
捐赠贫困地区的扣除限额=16000×30%=4800(元)
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款可以全额在税前扣除
应纳个人所得税=(16000-4800-6000)×20%=1040(元)。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张某为一企业法定代表人,2009年取得以下收入:
(1) 张某每月取得工资3000元,12月取得年终效益工资64000元;
(2) 张某根据自己的创业心得编写的长篇小说出版,按合同约定,出版社向张某预付稿酬10000元,作品出版后再付稿酬50000元;当年张某还授权某晚报连载该小说,历时2个月,每天支付稿酬180元,共获得稿酬10800元。
(3) 当年一月份将闲置的一套住房对外出租,取得租金收入96000元,租期一年,当期未发生修缮费用(仅考虑房产税,不考虑其他税费);
(4) 1月份购人某种债券1000份,每份买入价15元,支付相关税费共计200元。6月份将买人的债券一次性卖出,每份卖出价18元,支付卖出债券的税费共计150元;
(5) 通过拍卖行将一幅珍藏多年的名人字画拍卖,取得收入80000元,不能提供财产原值凭证;
(6) 从A国取得股息所得(税前)折合人民币8000元,已在A国缴纳个人所得税400元;从B国取得翻译所得(税前)人民币60000元,已在B国缴纳个人所得税18000元。
要求:按下列顺序回答问题:
1.计算全年工资薪金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正确答案

财产租赁所得,按月计算应纳的个人所得税,月租金是96000÷12=8000(元)
月租金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8000-8000×4%)×(1-20%)×10%= 614.4(元)
全年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614.4×12=7372.8(元)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按照房产税的有关规定,房产税以( )方式缴纳。

A.按年征收,分期缴纳
B.按季征收,分期缴纳
C.按月征收,分期缴纳
D.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我国房产税实行按年征收、分期缴纳的方式。

下一知识点 : 土地增值税法律制度
百度题库 > 初级会计师 > 经济法基础 > 房产税法律制度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