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免征房产税的情形有( )

A.国家机关、人民团体、部队自用房产
B.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自用的房产
C.宗教寺庙、公园、名胜古迹自用的房产
D.个人所有非营业用的房产
E.财政部批准免征税的房产

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房产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原有房产用于生产经营的,从生产经营之次月起
B.纳税人自建房屋用于经营的,从建成之次月起
C.委托施工企业建设的房屋,从办理验收手续之月起
D.委托施工企业建设的房屋,从建成之次月起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核房产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选项A应当是从生产经营之月起;选项C和选项D应当是从办理验收手续之次月起。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某单位拥有的一出租物业的原值为5000万元,年租金收入为600万元,则该单位应缴纳的年房产税数额为( )万元。

A.42.0
B.50.4
C.60.0
D.72.0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某企业2006年委托施工企业建造物资仓库,8月末办理验收手续,入账原值为300万元,同年9月1日将原值400 77元的旧仓库对外投资联营,当年收取固定利润12万元。当地政府规定房产计税余值扣除比例为30%,该企业2006年度应缴纳房产税( )万元。

A.3.6
B.4.52
C.3.84
D.4.8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下列关于房产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A.用于生产经营的,从生产经营之次月起
B.纳税人自建房屋用于经营的,从建成之次月起
C.委托施工企业建设的房屋,从办理验收手续之月起
D.委托施工企业建设的房屋,从建成之次月起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核房产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A项应当是从生产经营之月起;C项和D项应当是从办理验收手续之次月起。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符合房产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规定的有( )。

A.原有房产用于生产经营的,从生产经营次月起
B.自行新建房用于生产经营的,从建成之月起
C.自行新建房用于生产经营的,从建成之次月起
D.委托施工企业建房,为办理验收手续之次月起

正确答案

C,D

解析

[解析] 本题的考核点是房产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规定。A项应为生产经营之月起;B项应为建成的次月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国有机电设备制造企业在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时向税务机关申报:2006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为950.4万元,已累计预缴企业所得税285万元,应补缴企业所得税28.63万元。
在对该企业纳税申报表进行审核时,税务机关发现如下问题,要求该企业纠正后重新办理纳税申报:
(1)税前扣除的工资总额比计税工资总额超支43万元;
(2)缴纳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印花税等税金62万元已在管理费用中列支,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又重复扣除;
(3)将违法经营罚款20万元、税收滞纳金0.2万元列入营业外支出中,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
(4)9月1日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1台机器设备,合同约定租赁期10个月,租赁费10万元,该企业未分期摊销这笔租赁费,而是一次性列入2006年度管理费用中扣除;
(5)从境外取得税后利润20万元(境外缴纳所得税时适用的税率为20%),未补缴企业所得税。
已知:该企业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
要求:
(1)计算该企业2006年度境内所得应缴纳的所得税税额;
(2)按分国不分项抵扣法计算该企业2006年度境外所得税应补缴的所得税税额;
(3)计算该企业2006年度境内、境外所得应补缴的所得税总额。

正确答案

(1)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不含境外所得)=950.4+43+62+20+0.2+(10-10÷10×4)=1081.6(万元)
2006年度境内所得应缴纳的所得税税额=1081.6×33%=356.93(万元)
(2)境外收入应纳税所得额=20÷(1-20%)=25(万元)
境外收入按照我国税法规定应缴纳的所得税=25×33%=8.25(万元)
境外所得税税款抵扣限额=(356.93+8.25)×[25÷(1081.6+25)]=8.25(万元)
境外所得已缴纳的所得税额=20÷(1-20%)×20%=5(万元)
境外所得应补缴所得税额=8.25-5=3.25(万元)
(本问的简便算法:20÷(1-20%)×(33%-20%)=3.25(万元)
(3)境内、境外所得应缴纳的所得税总额=356.93+3.25=360.18(万元)
2006年度境内、境外所得应补缴的所得税总额=360.18-285=75.18(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企业在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时向税务机关申报:2010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为1130.8万元,已累计预缴企业所得税179.5万元,应补缴企业所得税103.2万元。在对该企业纳税申报表进行审核时,税务机关发现如下问题:
(1)实际扣除的“三项经费”比税法规定标准超支59万元:
(2)缴纳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印花税等税金74万元已在管理费用中列支。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又重复扣除:
(3)将违法经营罚款25万元、税收滞纳金0.3万元列入营业外支出中,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
(4)2010年6月1日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1台机器设备,合同约定租赁期10个月,租赁费15万元,该企业未分期摊销这笔租赁费,而是一次性列入2010年度管理费用中扣除:
(5)从境外取得税后利润24万元(境外缴纳所得税时适用的税率为20%),未补缴企业所得税。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以及所得税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三项经费”的税前扣除比例是如何规定的
(2)该企业将机器设备租赁费一次性扣除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3)计算该企业2010年度境内、境外所得应补缴的所得税税额。

正确答案

(1)①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②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③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2)该企业将机器设备租赁费一次性扣除不正确。根据规定,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租赁费,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照租赁期限均匀扣除。
(3)①境内所得的应纳所得税税额=[1130.8+59+74+25+0.3+(15÷10)×3]×25%=323.4(万元)
②境外所得应补缴的所得税税额=24÷(1-20%)×(25%-20%)=1.5(万元)
③应补缴的所得税税额=323.4-179.5+1.5=145.4(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某国内投资公司,2010年11月接受某国有企业以房产投资入股,房产市场价值500万元。此外,该公司将自有的房屋处理,原值1000万元,其中的一套房屋典当给某典当商;另外一套用作幼儿园,原值300万元。同时,该公司获得一块政府出让的土地,缴纳土地出让金100万元(该省准予按原值扣除20%的余值计税,契税税率为5%)。
该公司办幼儿园需要缴纳的房产税为( )元。

A.28800
B.36000
C.3600
D.0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企业办的各类学校、医院、托儿所、幼儿园自用的房产,可以比照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自用的房产,免征房产税。故本题答案为D。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五)王某承租F房屋,该房屋属于全民所有,现由甲公司经营管理。该房屋账面原值为50万元,市场价值为100万元,王某支付的月租金为0.25万元。现甲公司将该房屋与乙公司所有的G房屋互换,G房屋的市场价值为90万元。F房屋的房产税应纳税额为( )万元/年。

A.0.03
B.0.36
C.0.42
D.0.84

正确答案

B

解析

依照房产租金收入计算的应纳税额=房产年租金收入xl2%=0.25xl2x12%=0.36(万元/年)。

下一知识点 : 土地增值税法律制度
百度题库 > 初级会计师 > 经济法基础 > 房产税法律制度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