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 共6962题
如图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1为磷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而细胞内的储能物质是脂肪,A错误;
B、2是蛋白质,其结构和功能受温度变化的影响,B正确;
C、结构3是糖蛋白,一般只存在于细胞膜的外表面,C错误;
D、如用蛋白酶处理该膜,结构3、2都将被破坏,对1不起作用,D错误.
故选:B.
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多数是运动的,A正确;
B、细胞膜中的蛋白质种类越多,其功能越复杂,B正确;
C、细胞膜是单层膜,C错误;
D、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D正确.
故选:C.
如图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①是糖蛋白,具有细胞识别、保护和润滑功能,A正确;
B、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B正确;
C、具有①糖蛋白的一侧表示细胞膜的外侧,C正确;
D、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其中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则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与③的种类和数量有关,D错误.
故选:D.
科学家经过研究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请分析回答:
(1)在“流动镶嵌模型”中,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______,由于______的分布使生物膜的结构表现出不对称性.
(2)用荧光抗体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甲所示.此实验结果直接证明了细胞膜中的______,由此能较好地解释细胞膜结构的______性.
(3)科学家在研究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时发现,其外膜包含很多称作“孔道蛋白”的整合蛋白,可允许某些离子和小分子顺浓度梯度通过.物质的这种跨膜方式为______,体现了生物膜功能上的______性.若将线粒体的蛋白质提取出来,脱离膜结构的大部分蛋白质无法完成其生理功能,说明______是完成生命活动的基础.
(4)如图乙为胰岛B细胞结构模式图(局部).胰岛B细胞通过基因控制合成并分泌胰岛素,参与此过程的所有具膜的细胞结构有______(用图中序号表示).胰岛素以胞吐方式分泌出胰岛B细胞后,作用于靶细胞,通过促进靶细胞______,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
(5)以上事实主要体现了生物膜在______上的统一及联系.
正确答案
解:(1)流动镶嵌模型的结构特点是:磷脂双分子层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具有流动性;蛋白质镶嵌、覆盖或贯穿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也可以流动;由于蛋白质分子的不均匀分布造成细胞膜的不对称性.
(2)荧光标记的是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因此该实验直接证明的是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能够运动,由此也很好地解释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根据题干信息,线粒体外膜包含“孔道蛋白”,可允许某些离子和小分子顺浓度梯度通过,说明跨膜方式为易化扩散(协助扩散),体现了生物膜功能的功能特点选择透过.若将线粒体的蛋白质提取出来,则无法完成其生理功能,说明膜结构的完整性是完成生命活动的基础.
(4)分析该图可知分别是细胞核、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和细胞膜,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细胞核完成转录过程、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场所、内质网是初级加工场所、高尔基体是再次加工场所、线粒体提供能量、通过细胞膜的胞吐作用分泌到细胞外,在这些结构中只有核糖体无膜结构.胰岛素能促进靶细胞吸收、利用和转化葡萄糖,而降低血糖.
(5)如图2分泌蛋白合成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统一及联系.
故答案为:
(1)磷脂双分子层 蛋白质
(2)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流动
(3)易化扩散(协助扩散) 选择透过 膜结构的完整性(分子在生物膜上的有序排列)
(4)①③④⑤⑥(不考虑顺序) 吸收、利用和转化葡萄糖(对葡萄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
(5)结构和功能
解析
解:(1)流动镶嵌模型的结构特点是:磷脂双分子层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具有流动性;蛋白质镶嵌、覆盖或贯穿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也可以流动;由于蛋白质分子的不均匀分布造成细胞膜的不对称性.
(2)荧光标记的是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因此该实验直接证明的是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能够运动,由此也很好地解释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根据题干信息,线粒体外膜包含“孔道蛋白”,可允许某些离子和小分子顺浓度梯度通过,说明跨膜方式为易化扩散(协助扩散),体现了生物膜功能的功能特点选择透过.若将线粒体的蛋白质提取出来,则无法完成其生理功能,说明膜结构的完整性是完成生命活动的基础.
(4)分析该图可知分别是细胞核、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和细胞膜,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细胞核完成转录过程、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场所、内质网是初级加工场所、高尔基体是再次加工场所、线粒体提供能量、通过细胞膜的胞吐作用分泌到细胞外,在这些结构中只有核糖体无膜结构.胰岛素能促进靶细胞吸收、利用和转化葡萄糖,而降低血糖.
(5)如图2分泌蛋白合成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统一及联系.
故答案为:
(1)磷脂双分子层 蛋白质
(2)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流动
(3)易化扩散(协助扩散) 选择透过 膜结构的完整性(分子在生物膜上的有序排列)
(4)①③④⑤⑥(不考虑顺序) 吸收、利用和转化葡萄糖(对葡萄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
(5)结构和功能
如图所示最能正确表示细胞膜结构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细胞膜由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的糖类构成.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覆盖、贯穿和镶嵌于磷脂双分层中.在细胞膜的外表面,还有一些多糖与蛋白质分子结合形成糖蛋白.
故选:C.
如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字母a、b表示物质运输方式.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以上模型称为______模型.要想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优先选择的材料是______,首先让其吸水涨破,这时水分子进入细胞是______运输方式(填字母);
(2)人、鼠细胞可以融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的结构特点.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是由______(填序号)决定的.
(3)a、b两种物质运输方式中与细胞呼吸密切相关的是______;
(4)精、卵细胞之间的识别与______(填序号)有关,其成分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为流动镶嵌模型.要想制备纯净的细胞膜优先选择的材料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放在清水中,让其吸水涨破,水分子进入细胞是 a(自由扩散);
(2)人、鼠细胞可以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是由③蛋白质决定的.
(3)a、b两种物质运输方式中,b需要载体和能量,能量由细胞呼吸提供;
(4)精、卵细胞之间的识别与①(糖蛋白)有关,其成分是多糖和蛋白质.
故答案为:
(1)流动镶嵌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a
(2)一定的流动性 ③
(3)b
(4)①多糖 蛋白质
解析
解:(1)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为流动镶嵌模型.要想制备纯净的细胞膜优先选择的材料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放在清水中,让其吸水涨破,水分子进入细胞是 a(自由扩散);
(2)人、鼠细胞可以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是由③蛋白质决定的.
(3)a、b两种物质运输方式中,b需要载体和能量,能量由细胞呼吸提供;
(4)精、卵细胞之间的识别与①(糖蛋白)有关,其成分是多糖和蛋白质.
故答案为:
(1)流动镶嵌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a
(2)一定的流动性 ③
(3)b
(4)①多糖 蛋白质
如图是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其中离子通道是一种通道蛋白,该通道蛋白是横跨质膜的亲水性通道,具有离子选择性.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很多研究成果有力支持“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生物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易透过生物膜”这一说法.这证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______.
(2)鲨鱼体内能积累大量的盐,盐分过高时就要及时将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经研究,鲨鱼体内多余的盐分是经②途径排出的,那么其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
(3)对蟾蜍的离体心脏施加某种毒素后Ca2+的吸收明显减少,但K+、C6H12O6的吸收不受影响,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毒素抑制了心肌细胞膜上转运Ca2+的[]______的活性.
(4)柽柳是泌盐植物,叶子和嫩枝可以将吸收到植物体内的盐分排出,是强耐盐植物.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
①实验步骤:
a.取甲、乙两组生长发育相同的柽柳幼苗,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Ca2+、K+的溶液中.
b.甲组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乙组______.
c.______.
②实验结论:
a.若两组植株对Ca2+、K+的吸收速率相同,说明______;
b.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脂质小分子优先通过细胞膜,因此可以推测细胞膜的成分中有磷脂.
(2)②途径需要细胞膜载体蛋白协助,不需要消耗ATP,可确定为协助扩散.
(3)细胞膜不同离子和分子的载体种类不同,故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毒素抑制了心肌细胞膜上转运Ca2+的乙载体蛋白活性,影响心脏对Ca2+的吸收.
(4)①根据实验目的,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区别是否需要ATP,故ATP(细胞呼吸条件)为自变量,吸收速率为因变量.故甲组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乙组抑制细胞呼吸.然后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根系对K+的吸收速率.
②若两组植株对K+的吸收速率相同,说明都不需要ATP,为被动运输.若两组植株对K+的吸收速率表现为甲组明显大于乙组,则说明需要ATP,为主动运输.
故答案为:
(1)甲 磷脂分子
(2)被动运输
(3)乙 载体蛋白
(4)①b.抑制细胞呼吸 c.两组植株根系对Ca2+、K+的吸收速率
②a.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被动运输
b.若乙组吸收速率明显小于甲组吸收速率,则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解析
解:(1)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脂质小分子优先通过细胞膜,因此可以推测细胞膜的成分中有磷脂.
(2)②途径需要细胞膜载体蛋白协助,不需要消耗ATP,可确定为协助扩散.
(3)细胞膜不同离子和分子的载体种类不同,故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毒素抑制了心肌细胞膜上转运Ca2+的乙载体蛋白活性,影响心脏对Ca2+的吸收.
(4)①根据实验目的,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区别是否需要ATP,故ATP(细胞呼吸条件)为自变量,吸收速率为因变量.故甲组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乙组抑制细胞呼吸.然后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根系对K+的吸收速率.
②若两组植株对K+的吸收速率相同,说明都不需要ATP,为被动运输.若两组植株对K+的吸收速率表现为甲组明显大于乙组,则说明需要ATP,为主动运输.
故答案为:
(1)甲 磷脂分子
(2)被动运输
(3)乙 载体蛋白
(4)①b.抑制细胞呼吸 c.两组植株根系对Ca2+、K+的吸收速率
②a.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被动运输
b.若乙组吸收速率明显小于甲组吸收速率,则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如图是细胞膜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据图示可知,此模式图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A正确;
B、①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B正确;
C、Na+通过细胞膜需要②蛋白质的协助,C错误;
D、③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D正确.
故选:C.
下列对于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A正确;
B、蛋白质分子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B正确;
C、蛋白质分子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C正确;
D、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而且是运动的,说明细胞膜的流动性,D错误.
故选:D.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可以合理解释(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变形虫的变形运动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即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正确;
B、细胞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B错误;
C、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根据相似相容原理,脂溶性物质优先通过细胞膜的原因是由于细胞膜的成分中含有脂质(磷脂),C正确;
D、生物膜系统分隔细胞器,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D错误.
故选:AC.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某同学绘制了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他所构建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题意,该同学绘制了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所以是物理模型.
故选:A.
图为质膜结构示意图,A、B表示质膜的两侧.请回答问题:
(1)图1所示膜的结构模型为______
(2)图1所示构成质膜的主要成分为______,其中构成膜支架的是[]______.
(3)人体器官移植时,植入的器官常常被排异,引起这种反应与图1中[]______具有识别功能有关.
(4)图1中动物细胞吸水膨胀后,1的厚度将变小,这说明质膜具有______.
(5)图2生物为______(植物或动物)细胞,判断依据是图中有______(填三个编号).
(6)如果该图为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则应该没有______(填编号).
(7)在细胞核内呈细长丝状的染色质,其主要成分是______和______.
(8)结构5为______,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9)[13]______的形成与结构______(填编号)有关.
正确答案
解:(1)分析图解可知,膜的结构模型是流动镶嵌模型.
(2)图中1表示磷脂双分子层,它构成膜的基本支架;2是糖蛋白(糖被),有细胞识别、保护、润滑、免疫等作用.
(3)3是蛋白质分子: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人体器官移植时,植入的器官常常被排异,引起这种反应与图中2糖蛋白(糖被)具有识别功能有关.
(4)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流动性是生物膜的结构特点,选择透过性是生物膜的功能特点,流动性是选择透过性的基础,选择透过性的物质基础是生物膜上的载体蛋白.
(5)图2细胞中含有2细胞壁、4叶绿体和14液泡,属于植物细胞.
(6)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没有4叶绿体.
(7)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
(8)结构5为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9)结构6是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13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故答案为:
(1)流动镶嵌模型
(2)磷脂和蛋白质 1 磷脂双分子层
(3)2 糖蛋白(糖被)
(4)一定的流动性
(5)植物 2、4、14
(6)4
(7)蛋白质 DNA
(8)高尔基体
(9)核糖体 6
解析
解:(1)分析图解可知,膜的结构模型是流动镶嵌模型.
(2)图中1表示磷脂双分子层,它构成膜的基本支架;2是糖蛋白(糖被),有细胞识别、保护、润滑、免疫等作用.
(3)3是蛋白质分子: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人体器官移植时,植入的器官常常被排异,引起这种反应与图中2糖蛋白(糖被)具有识别功能有关.
(4)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流动性是生物膜的结构特点,选择透过性是生物膜的功能特点,流动性是选择透过性的基础,选择透过性的物质基础是生物膜上的载体蛋白.
(5)图2细胞中含有2细胞壁、4叶绿体和14液泡,属于植物细胞.
(6)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没有4叶绿体.
(7)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
(8)结构5为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9)结构6是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13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故答案为:
(1)流动镶嵌模型
(2)磷脂和蛋白质 1 磷脂双分子层
(3)2 糖蛋白(糖被)
(4)一定的流动性
(5)植物 2、4、14
(6)4
(7)蛋白质 DNA
(8)高尔基体
(9)核糖体 6
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氧气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运入细胞,即题图中的c运输方式,A正确;
B、细胞间的识别、免疫作用与糖蛋白密切相关,即图中的①,B正确;
C、由于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蛋白质和磷脂的流动速度,使生物膜的流动性增强,C正确;
D、③中分子的头部由磷脂分子构成,D错误.
故选:D.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下列关于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模型要体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联系,A正确;
B、细胞膜的流动镶嵌结构模型和DNA双螺旋结构模型都属于物理模型,B正确;
C、实物模型的制作要首先考虑是否真实,C错误;
D、数学模型可以用特定的公式、图表等表示,D正确.
故选:C.
如图是桑格和尼克森在1972年提出的关于生物膜分子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请回答:
(1)与细胞识别有关的结构是(填字母)______,细胞的识别实际上是一个信息传递过程,植物细胞间可通过______结构进行信息传递.
(2)c分子的特点是______.
(3)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与图中(填字母)______有关.
(4)借助图中b进出膜的方式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a表示糖蛋白,具有细胞识别、保护和润滑等功能. 细胞的识别是一个信息传递过程,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c磷脂分子有亲水的磷酸头部和疏水的脂肪酸尾部,而细胞膜内外都含有水,因此磷脂双分子层的两侧是头部.
(3)生物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因此生物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图中b载体蛋白决定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4)协助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借助图中b载体蛋白进出膜的方式是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故答案为:
(1)a 胞间连丝
(2)有亲水的磷酸头部和疏水的脂肪酸尾部
(3)b
(4)协助扩散和(或)主动运输
解析
解:(1)a表示糖蛋白,具有细胞识别、保护和润滑等功能. 细胞的识别是一个信息传递过程,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c磷脂分子有亲水的磷酸头部和疏水的脂肪酸尾部,而细胞膜内外都含有水,因此磷脂双分子层的两侧是头部.
(3)生物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因此生物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图中b载体蛋白决定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4)协助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借助图中b载体蛋白进出膜的方式是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故答案为:
(1)a 胞间连丝
(2)有亲水的磷酸头部和疏水的脂肪酸尾部
(3)b
(4)协助扩散和(或)主动运输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