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 共6962题
下列四组物质中,主要由小肠绒毛的上皮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水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而葡萄糖进入小肠绒毛的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A错误;
B、胆固醇属于脂质,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而氯化钠水解形成离子,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B错误;
C、由于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而胆固醇属于脂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C错误;
D、葡萄糖和氨基酸进入小肠绒毛的上皮细胞属于主动运输,特点需要载体和能量,D正确.
故选:D.
某小组对“低温是否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进行了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组装渗透装置两套,分别编号为1、2;
②在两组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水,在长颈漏斗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保持管内外液面高度相等;
③对两组装置进行不同处理:1组用水浴维持在37℃左右,2组的烧杯外加冰块降温;
④两组装置同时开始实验,几分钟观察记录漏斗内的液面高度变化.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是通过测定水分子通过膜的扩散即______作用速率来进行探究的.
(2)为了直观地表示相对速率,用______表示实验结果.
(3)该实验可能的结果与结论:
①若1组漏斗内液面高度比2组高,则说明______;
②若______,则说明低温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且运输速率加快.
③若1、2组漏斗内液面高度相同,则说明______.
(4)如果上述实验结果证明了“低温能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那么对于生物活细胞来讲产生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渗透
漏斗液面高度
低温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且使运输速率减慢
若2组漏斗的液面高度比1组高
若1、2组漏斗的液面高度相同
①低温会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从而影响其功能 ②低温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的过程
解析
解:(1)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到高浓度溶液的扩散称为渗透.
(2)由题意可知,自变量为渗透系统所处的温度环境差异,因变量是漏斗液面高度;
(3)该实验可能的结果与结论是:
①若1组漏斗液面高度比2组高,则说明低温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且运输速率减慢;
②2组漏斗液面高度比1组高,则说明低温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且运输速度加快;
③若1、2组漏斗的液面高度相同,则说明低温并不影响物质跨膜运输.
(4)低温影响物质跨膜运输,原因是低温会抑制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呼吸作用释放能量;或者低温会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从而影响其功能.
故答案为:
(1)渗透
(2)漏斗液面高度
(3)①低温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且使运输速率减慢
②若2组漏斗的液面高度比1组高
③若1、2组漏斗的液面高度相同
(4)①低温会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从而影响其功能 ②低温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的过程
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K+的跨膜运输方式不一定是主动运输,如在神经细胞电位变化时,通过离子通道进出细胞时,不消耗能量,A正确;
B、主动运输由于逆浓度梯度运输、胞吞和胞吐由于细胞膜的流动,所以均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
C、葡萄糖属于主要能源物质,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仍进行能量代谢,则此时有葡萄糖的跨膜运输,C错误;
D、分泌蛋白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初步的加工后,进入高尔基体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形成分泌小泡与细胞膜融合,分泌到细胞外.因此,在胰岛素合成与分泌的过程中,生物膜发生了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D正确.
故选:C.
下图中四条曲线表示物质进入人体成熟红细胞的方式,研究发现物质M与曲线②和③相符,则物质M可能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甘油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动力是浓度差,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因此与①和③相符,A错误;
B、氨基酸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因此与曲线②和④相符,B错误;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特点是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因此与曲线②和③相符,C正确;
D、Fe2+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因此与曲线②和④相符,D错误.
故选:C.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实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方式都是自由扩散,动力都是浓度差,所以水分子顺相对含量梯度跨膜进行运输,A正确;
B、由于水分子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动力是浓度差,所以其跨膜运输总的方向是由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B正确;
C、无机盐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可以在载体的协助下,消耗能量,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所以无机盐离子可以逆相对含量梯度进行跨膜运输,C正确;
D、生物膜是选择透过性膜,水分子可能通过,细胞需要的小分子物质能通过,而不需要的小分子物质和大分子物质则不能通过,D错误.
故选:D.
人体血液中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人体血液中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下列物质以主动运输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H2O是小分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自由扩散,A错误;
B、O2等小分子气体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自由扩散,B错误;
C、CO2等小分子气体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自由扩散,C错误;
D、K+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正确.
故选:D.
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代表______分子,B代表______分子.
(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______膜,它的结构特点是______.
(3)在a~e的5种过程中,代表主动运输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A表示蛋白质分子,B表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2)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哦选择透过性,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a、e代表主动运输,运输方向是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和能量.
故答案为:
(1)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
(2)选择透过性,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a、e.
解析
解:(1)A表示蛋白质分子,B表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2)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哦选择透过性,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a、e代表主动运输,运输方向是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和能量.
故答案为:
(1)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
(2)选择透过性,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a、e.
如图所示为细胞膜结构图,其中a和b分别代表不同分子或离子进出细胞膜的方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细胞癌变时①糖蛋白的含量减少,使得癌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A错误;
B、器官移植由于患者的免疫系统将供体器官看成是抗原而加以攻击,细胞识别的物质基础是糖蛋白,免疫抑制药物通过作用于糖蛋白而使器官移植的成功率明显提高,B正确;
C、a是自由扩散,b是主动运输,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正确;
D、H2O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a),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b),D正确.
故选:A.
请回答:
(1)葡萄糖由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需要______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属于______的过程.
(2)小肠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浓度比血液中的高,葡萄糖由上皮细胞进入血液,驱动该转运过程的动力来自于______(葡萄糖浓度差、ATP的分解).
(3)正常人体的血糖含量为80~120mg/dL时,机体长时间运动时,血糖不断被消耗,此时胰岛细胞分泌的______增加,该分泌物可促进机体内的______分解,使血糖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
(4)当血糖浓度高于180mg/dL时,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体外.该过程影响肾脏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导致______增多,此时收集尿液并加入班氏试剂,经加热后尿液颜色呈______.
(5)当体内血糖浓度降至50mg/dL时,人会感觉头昏,其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载体
主动运输
葡萄糖浓度差
胰高血糖素
肝糖原
尿量
砖红色
脑组织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血液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较低的血糖含量不能满足脑组织活动对能量的需要
解析
解:(1)葡萄糖由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属于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载体,并消耗能量.
(2)小肠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浓度比血液中的高,葡萄糖由上皮细胞进入血液,驱动该转运过程的动力来自于葡萄糖浓度差.
(3)正常人体的血糖含量为80~120mg/dL时,机体长时间运动时,血液不断被消耗,此时胰岛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该分泌物可促进机体内的 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的转化,使血糖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
(4)当血糖浓度高于180mg/dL时,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体外,导致尿量增多,此时收集尿液并加入班氏试剂,经加热后尿液颜色呈砖红色.
(5)当体内血糖浓度降至50mg/dL时,脑组织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血液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较低的血糖含量不能满足脑组织活动对能量的需要,所以人会感觉头昏.
故答案为:
(1)载体 主动运输
(2)葡萄糖浓度差
(3)胰高血糖素 肝糖原
(4)尿量 砖红色
(5)脑组织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血液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较低的血糖含量不能满足脑组织活动对能量的需要
图1表示物质进出细胞膜的几种方式;图2表示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一段时间后,测得的培养液中各种离子(Mg2+、Ca2+、SiO44-)的浓度,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细胞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是______,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只能依靠胞吞和胞吐,这依赖于细胞具有______.
(2)在图1中的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主动运输的是______,能表示乙醇运输过程的是______.能表示K+从血浆进入红细胞的过程是______,该物质的最大转运速率与______有关.
(3)从图2中可以看出番茄生长过程中需求量最大的离子是______,水稻需求量最大的离子是______,说明不同植物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______性,这与细胞膜上的______有关.
(4)水稻培养液里的Mg2+和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功能,主要是由膜上的蛋白质承担,胞吞和胞吐的结构基础是膜的流动性.
(2)a、e代表主动运输,需要能量,需要载体蛋白,逆浓度梯度运输,其中a表示运进细胞,e表示运出细胞;乙醇是自由扩散进出细胞,b运输方向是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需要载体和能量,表示自由扩散;K+从血浆进入红细胞是主动运输,从图中可以看出为a;主动运输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的数量、氧气浓度等有关.
(3)由图例分析可知,水稻吸收的SiO44+多,对Ca2+、Mg2+吸收量少,而番茄吸收的Ca2+和Mg2+较多,对SiO44+吸收量少,其中番茄对Ca2+吸收量最大.说明不同植物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这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有关.
(4)由于植物吸收水分的比例大于吸收离子的比例,导致水稻培养液中Mg2+和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
故答案为:
(1)蛋白质 一定的流动性.
(2)a、e b a 载体蛋白的数量、氧气浓度等.
(3)Ca2+ SiO4- 选择性 载体蛋白的种类.
(4)水稻细胞吸收水分的速率大于吸收离子的速率(或水稻细胞吸收水分的比例大于吸收离子的比例)
解析
解:(1)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功能,主要是由膜上的蛋白质承担,胞吞和胞吐的结构基础是膜的流动性.
(2)a、e代表主动运输,需要能量,需要载体蛋白,逆浓度梯度运输,其中a表示运进细胞,e表示运出细胞;乙醇是自由扩散进出细胞,b运输方向是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需要载体和能量,表示自由扩散;K+从血浆进入红细胞是主动运输,从图中可以看出为a;主动运输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的数量、氧气浓度等有关.
(3)由图例分析可知,水稻吸收的SiO44+多,对Ca2+、Mg2+吸收量少,而番茄吸收的Ca2+和Mg2+较多,对SiO44+吸收量少,其中番茄对Ca2+吸收量最大.说明不同植物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这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有关.
(4)由于植物吸收水分的比例大于吸收离子的比例,导致水稻培养液中Mg2+和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
故答案为:
(1)蛋白质 一定的流动性.
(2)a、e b a 载体蛋白的数量、氧气浓度等.
(3)Ca2+ SiO4- 选择性 载体蛋白的种类.
(4)水稻细胞吸收水分的速率大于吸收离子的速率(或水稻细胞吸收水分的比例大于吸收离子的比例)
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半乳糖,这种吸收方式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消耗ATP的吸收方式有主动运输和胞吞,半乳糖是小分子物质,不是大分子,所以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母乳中的半乳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故选:A.
图甲表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结构示意图,图乙表示人的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丙中A为1mol/L的葡萄糖溶液,B为1mol/L的乳酸溶液,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丙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______.
(2)图乙中,葡萄糖和乳酸跨膜运输的共同点是都需要______,如果将图乙所示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图中______(填“葡萄糖”、“乳酸”或“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不会受到影响.将图乙所示细胞置于蒸馏水中,该细胞会涨破,溢出细胞外的主要物质应该是______.
(3)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侧液面;如果在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上图乙的蛋白质①,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______右侧液面(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4)某些药物大分子不容易被细胞吸收,但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包裹后再注射则更容易进入细胞,此实例可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性.
(5)图甲示人工膜两侧的离子存在浓度差,离子不能通过该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缬氨霉素,K+即可从高浓度一侧通过该膜到达低浓度一侧,其他离子不能通过,则K+通过该膜的方式______,缬氨霉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丙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和之间的细胞质.
(2)从图乙可知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乳酸进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二者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因此当细胞处在无氧环境时,细胞产生的能量没有变化,而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所以葡萄糖和乳酸的运输都不受影响.图乙所示细胞表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置于蒸馏水中,该细胞会涨破,溢出细胞外的主要物质是血红蛋白.
(3)在单位体积的1mol/L的葡萄糖溶液和1mol/L的乳酸溶液中,溶质分子数相等,水分子数也相等,葡萄糖分子和乳酸分子都不能通过以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半透膜,因此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等于右侧液面.图乙在的蛋白质①是运输葡萄糖的载体,如果在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上图乙的蛋白质①,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则A侧溶液浓度下降,B侧溶液浓度上升,则水分从左侧运输到右侧,则左侧液面将低于右侧液面.
(4)人工膜包裹大分子后,容易进入细胞,说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5)由题意可知,人工脂质双层膜中不具有载体蛋白,若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缬氨霉素,钾离子可以从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属于协助扩散过程,该过程中缬氨霉素作用为运输钾离子的载体.
故答案为:
(1)原生质层
(2)蛋白质载体 葡萄糖和乳酸 血红蛋白
(3)等于 低于
(4)一定的流性
(5)协助扩散 蛋白质
解析
解:(1)图丙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和之间的细胞质.
(2)从图乙可知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乳酸进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二者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因此当细胞处在无氧环境时,细胞产生的能量没有变化,而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所以葡萄糖和乳酸的运输都不受影响.图乙所示细胞表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置于蒸馏水中,该细胞会涨破,溢出细胞外的主要物质是血红蛋白.
(3)在单位体积的1mol/L的葡萄糖溶液和1mol/L的乳酸溶液中,溶质分子数相等,水分子数也相等,葡萄糖分子和乳酸分子都不能通过以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半透膜,因此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等于右侧液面.图乙在的蛋白质①是运输葡萄糖的载体,如果在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上图乙的蛋白质①,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则A侧溶液浓度下降,B侧溶液浓度上升,则水分从左侧运输到右侧,则左侧液面将低于右侧液面.
(4)人工膜包裹大分子后,容易进入细胞,说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5)由题意可知,人工脂质双层膜中不具有载体蛋白,若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缬氨霉素,钾离子可以从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属于协助扩散过程,该过程中缬氨霉素作用为运输钾离子的载体.
故答案为:
(1)原生质层
(2)蛋白质载体 葡萄糖和乳酸 血红蛋白
(3)等于 低于
(4)一定的流性
(5)协助扩散 蛋白质
下列物质通过细胞膜需要载体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水分子进入根毛细胞属于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A错误;
B、乙醇进入细胞属于自由扩散,动力是浓度差,不需要载体,B错误;
C、K+被吸收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属于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C正确;
D、氧释放到叶肉细胞属于自由扩散,动力是浓度差,D错误.
故选:C.
(2015秋•东莞市期末)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不同方式,图10是细胞膜上钠钾泵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运输方式a是______,运输方式b是______.
(2)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最大转运速率与______有关.
(3)钠钾泵的作用:①作为______,分别与Na+、K+相结合,从而协助Na+、K+运输;②催化______,为Na+、K+跨膜运输提供能量.
(4)图1、图2体现细胞膜具有______功能.
正确答案
解:(1)方式a只与浓度有关,且与浓度呈正相关,属于自由扩散;方式b除了与浓度相关外,还与载体数量有关,属于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2)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其最大转运速率与葡萄糖浓度差和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3)由图可知钠钾泵的作用:①作为载体蛋白,分别与Na+、K+相结合,从而协助Na+、K+运输;②催化ATP水解,为Na+、K+跨膜运输提供能量.
(4)图1、图2体现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功能.
故答案为:
(1)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2)葡萄糖浓度差和载体蛋白数量
(3)载体蛋白 ATP水解
(4)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解析
解:(1)方式a只与浓度有关,且与浓度呈正相关,属于自由扩散;方式b除了与浓度相关外,还与载体数量有关,属于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2)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其最大转运速率与葡萄糖浓度差和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3)由图可知钠钾泵的作用:①作为载体蛋白,分别与Na+、K+相结合,从而协助Na+、K+运输;②催化ATP水解,为Na+、K+跨膜运输提供能量.
(4)图1、图2体现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功能.
故答案为:
(1)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2)葡萄糖浓度差和载体蛋白数量
(3)载体蛋白 ATP水解
(4)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