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 共79题
据报道,PBA和TUDCA两种化合物有助于糖尿病治疗,这两种药物可以缓解“内质网压力”(指过多的物质如脂肪积累到内质网中使其出错的状态)和抑制JNK基因活动,以恢复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正常血糖浓度,已用Ⅱ型糖尿病小鼠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下列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回答下列有关人体生理方面的相关问题:
人类白化病和苯丙酮尿症是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白化病患者皮肤缺乏黑色素;苯丙酮尿症患者体内的苯丙酮酸大量从尿液中排出。下图表示苯丙氨酸在人体的代谢,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分析上图可以得知,在基因水平上苯丙酮尿症是由于基因___________(填序号)发生突变所致。
(2)通过A过程产生的苯丙氨酸进入内环境至少穿过_______层生物膜。
(3)分析上图可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途径可以是______________。
下图表示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有关的部分结构及关系。(“+”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请回答下列有关人体代谢调节方面的问题:
(4)a细胞为________,①处的激素名称为_____,作用为_______(用“+”或“-”表示)。
(5)当人体进入寒冷环境中,激素C分泌量将__________,导致产热量增加,同时,人体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和体内酶的活性的变化依次为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2
(2)两
(3)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
(4)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 甲状腺激素 —
(5)增加 减少 不变
解析
略
知识点
牧草中的白花三叶草有叶片内含氰(HCN)和不含氰的两个稳定遗传的品种。研究证实,白花三叶草叶片内的氰化物是经右图所示的代谢途径产生,染色体上的基因D、H分别决定产氰糖苷酶和氰酸酶的合成,两种酶在氰的形成过程中先后发挥作用,基因d、h无此功能。某研究小组用甲乙两个不产氰的牧草品种杂交,F1全部产氰,F1自交得F2。将F2植株的叶片提取液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F2植株有四种品系,如下表所示:
(1)该实例说明基因可以通过 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根据研究结果判断,D基因和H基因位于 (填同一或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品系Ⅲ的基因型可能为 。
(3)该杂交方案的F2植株中,约有 的植株自交后代都能产氢,四种品系中的 植株自交后代都不能产氢。
(4)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可提高该牧草的抗旱性。首先,将大麦的抗旱基因HVA插入到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转移至植物细胞,并整合到植物细胞的
上,然后采用 技术获得抗旱牧草植株,形成稳定遗传的新品种。
(5)有科学研究认为,转基因作物所携带的外源基因可以通过花粉传递给近缘物种,可能造成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代谢
(2)不同; ddHH或ddHh ;
(3)1/16; 品系Ⅰ、品系Ⅱ和品系Ⅲ
(4)染色体DNA 植物组织培养
(5) 基因污染
知识点
关于生物遗传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79. 回答下列遗传相关问题。
由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引起的苯丙氨酸代谢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单基因遗传病,称为苯丙酮尿症(PKU),正常人群中每70人有1人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显、隐性基因分别用A、a 表示)。图1是某患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Ⅱ1、Ⅱ2、Ⅱ3及胎儿Ⅲ1(羊水细胞)的DNA经限制酶MspⅠ酶切,产生不同的片段(kb 表示千碱基对),经电泳后用苯丙氨酸羟化酶cDNA探针杂交,结果见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纯合白花植株和纯合红花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植株花色全为粉色。请写出可能出现这种结果的亲本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
正确答案
AABB或aaBB、AAbb
解析
根据题意,粉色花的基因型为A__Bb,要使得后代全为粉色花,则亲代的纯合红花一定为AAbb,纯合白花可能为AABB或aaBB,但不可能为aabb,因为如果是aabb,则后代颜色为红色花,不符合题意。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遗传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涉及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的连锁和互换定律。该知识点常与减数分裂、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密切联系、综合考查。同时还考查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生命科学原理对数据进行计算,对生命科学实验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等能力。在近几年上海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较高。
易错点
1、已知两亲本的基因型的概率,计算子代正常的概率,容易遗漏。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