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  )

A对纤维素进行定量测定

B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

C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纤维二糖进行定量测定

D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定量测定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在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定实验中,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配制的培养基成分是:纤维素粉、NaNO3、Na2HPO4、KH2PO4、MgSO4、KCl、酵母膏、水解酪素,该培养基能使下面哪种微生物大量繁殖(  )

A酵母菌

B自生固氮菌

C各种细菌

D纤维素分解菌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根据该培养基的配方可知,碳源为纤维素粉,氮源为NaN03,无机盐为Na2HP04、KH2P04、MgS04、KCl等,酵母膏、水解酪素主要提高生长因子,所以只有能够利用纤维素粉作为碳源的微生物才能够在该培养基生存,故能够分解纤维素的菌类才能大量繁殖.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纤维素分解菌分离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常采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B当纤维素被纤维素分解菌释放的纤维素酶分解后,培养基中会出现透明圈

C该实验用的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

D在用刚果红染色时只能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不能在倒平板时加入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刚果红能鉴别纤维素,可采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纤维素分解菌,A正确;

B、刚果红只能与纤维素结合呈红色,当纤维素被纤维素分解菌释放的纤维素酶分解后,菌落周围的纤维素被分解,所以培养基中会出现透明圈,B正确;

C、由于碳源是纤维素,所以只有能分解纤维素的菌才能生存,所以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C正确;

D、在用刚果红染色时可以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也可以在倒平板时加入,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土壤中的微生物,大约70%~90%是(  )

A细菌

B真菌

C放线菌

D病毒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土壤中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和原生动物.土壤中的微生物以细菌数量最多,细菌占土壤微生物总量的70%~90%.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为探究落叶是否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下列各项构成了一个实验设计,其中不符合实验目的步骤是(  )

A可选择带有落叶的土壤为实验材料,筛出落叶和土壤

B将落叶平均分成两份,把土壤也平均分成两份

C将灭菌的落叶设为实验组,不做处理的落叶设为对照组

D将落叶分别埋入两组土壤中,观察腐烂情况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分解落叶的微生物往往在含有落叶的土壤中分别较多,所以可选择带有落叶的土壤为实验材料,筛出落叶和土壤,A正确;

B、由实验目的可知,实验分两组,一组实验组,一组对照组,所以要将落叶平均分成两份,把土壤也平均分成两份,B正确;

C、应将灭菌的土壤设为实验组,不做处理的土壤设为对照组,C错误;

D、将落叶分别埋入两组土壤中,观察腐烂情况,D正确.

故选:C.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