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数的加法与减法法则
- 共610题
17.已知函数,
。
(1)求的值;
(2)求的值域.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4.若则一定有(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4.执行右边的程序框图,输出S的值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9.将函数图象上的所有点向左平移
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图像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的函数解析式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已知过点的直线与直线
平行,则实数
的值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为了得到函数的图象,只需将函数
的图象上所有的点(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已知,其中
是虚数单位,那么实数
的值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3.一组数据为15,17,14,10,15,17,17,14,16,12,设其平均数为m,中位数为n,众数为p,
则m,n,p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8.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最大值及对应的
的取值集合;
(2)在给定的坐标系中,画出函数上的图象。
正确答案
解:(1)∵
=
=
故当
∴函数的最大值为3,对应的
的取值集合
(2) 略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0.如图,三棱锥P-ABC中,PA⊥底面ABC,AB⊥BC,DE垂直平分PC,且分别交AC、PC于D、E两点,又PB=BC,PA=AB。
(Ⅰ)求证:PC⊥平面BDE;
(Ⅱ)若点Q是线段PA上任一点,求证:BD⊥DQ;
(Ⅲ)线段PA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PC//平面BDQ。若存在,求出
点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Ⅰ)证明:由等腰三角形PBC,得BE⊥PC
又DE垂直平分PC,∴DE⊥PC
且,
∴ PC⊥平面BDE
(Ⅱ)由(Ⅰ)知PC⊥平面BDE ∴ PC⊥BD
∵ PA⊥底面ABC ,
∴ PA⊥BD,又,且
∴ BD⊥平面PAC,
又点Q是线段PA上任一点,故
∴ BD⊥DQ
(Ⅲ)解:存在这样的点Q,使得PC//平面BDQ
不妨令PA=AB=1,则有PB=BC= ,
由,容易计算得AD=
AC
所以点Q在线段PA的处,即AQ=
AP时,PC//QD,
又,
从而PC//平面BDQ .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