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应用生物工程技术能获得人们需要的生物新品种或新产品.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培育转基因牛的过程中,①过程需要的酶是______,②过程常选取牛的______细胞作为受体细胞,③过程涉及的生物技术有______

(2)在基因表达载体中,人生长激素基因的首端必须有______识别和结合的部位.经检验,转基因牛的乳汁中含有人的生长激素,这说明目的基因在转基因牛体内已经______

(3)prG能激发细胞不断分裂,通过基因工程导入该调控基因来制备单克隆抗体,Ⅱ最可能是______细胞,Ⅲ代表的细胞具有______的特点.

(4)在抗虫棉培育过程中,④过程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要确定抗虫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通过______技术进行检测,⑤过程所采用技术的原理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①过程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此过程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②过程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中,常选取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③过程将重组细胞需要早期胚胎培养(或动物细胞培养)到桑葚胚期或囊胚期,再通过胚胎移植到受体母牛子宫内发育.

(2)在基因表达载体中,人生长激素基因的首端必须有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才有利于目的基因表达.经检验,转基因牛的乳汁中含有人的生长激素,这说明目的基因在转基因牛体内已经表达产生目的基因产物了.

(3)prG能激发细胞不断分裂,通过基因工程导入该调控基因来制备单克隆抗体,由于Ⅲ可以产生单克隆抗体,因此Ⅲ是既能产生特定抗体,又能无限增殖

的杂交瘤细胞.据图中信息可知,将prG导入到Ⅱ中经过筛选后可得到杂交瘤细胞,可推知II最可能是已免疫的B淋巴(或浆细胞)细胞.

(4)受体细胞是植物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中.要确定抗虫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通过DNA分子杂交技术进行检测,⑤过程是将细胞发育成完整的个体,所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故答案为:

(1)限制酶、DNA连接酶    受精卵     早期胚胎培养(或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

(2)RNA聚合酶    表达

(3)已免疫的B淋巴(或浆细胞)     既能产生特定抗体,又能无限增殖

(4)农杆菌转化法      DNA分子杂交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解析

解:(1)①过程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此过程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②过程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中,常选取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③过程将重组细胞需要早期胚胎培养(或动物细胞培养)到桑葚胚期或囊胚期,再通过胚胎移植到受体母牛子宫内发育.

(2)在基因表达载体中,人生长激素基因的首端必须有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才有利于目的基因表达.经检验,转基因牛的乳汁中含有人的生长激素,这说明目的基因在转基因牛体内已经表达产生目的基因产物了.

(3)prG能激发细胞不断分裂,通过基因工程导入该调控基因来制备单克隆抗体,由于Ⅲ可以产生单克隆抗体,因此Ⅲ是既能产生特定抗体,又能无限增殖

的杂交瘤细胞.据图中信息可知,将prG导入到Ⅱ中经过筛选后可得到杂交瘤细胞,可推知II最可能是已免疫的B淋巴(或浆细胞)细胞.

(4)受体细胞是植物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中.要确定抗虫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通过DNA分子杂交技术进行检测,⑤过程是将细胞发育成完整的个体,所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故答案为:

(1)限制酶、DNA连接酶    受精卵     早期胚胎培养(或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

(2)RNA聚合酶    表达

(3)已免疫的B淋巴(或浆细胞)     既能产生特定抗体,又能无限增殖

(4)农杆菌转化法      DNA分子杂交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1表示从苏云金芽孢杆菌分离出杀虫晶体蛋白基因(简称Bt基因)及形成转基因抗虫植物的图解.

请回答:

(1)在下列含有ATP和有关的酶的试管中,大量而快捷的获取Bt基因的最佳方案是图2中的______

(2)写出b过程表达式:______

(3)科学家计划从哺乳动物的乳汁中提取某种抗体,应将控制抗体合成的基因导入该种动物的______中,导入基因成功表达的标志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利用目的基因扩增新的基因片段,PCR方法是用技术,基本原理DNA的复制.方法是利用目的基因为模板、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ATP提供能量、酶是耐高温的DNA聚合酶.故最佳方案的D.

(2)基因的表达表达过程:DNA mRNA 蛋白质,故答案为Bt基因 mRNA 原毒素(晶体蛋白).

(3)动物基因工程的受体是受精卵,因为受精卵具有全能性.检测细胞是否成功的标志,就是看有没有产生目的基的产物蛋白质,中棉花细胞中检测出Bt基因合成杀虫晶体蛋白是培育成功的标志.

故答案为:

(1)D

(2)Bt基因 mRNA 原毒素(晶体蛋白)

(3)受精卵 动物乳汁中含此种抗体

解析

解:(1)利用目的基因扩增新的基因片段,PCR方法是用技术,基本原理DNA的复制.方法是利用目的基因为模板、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ATP提供能量、酶是耐高温的DNA聚合酶.故最佳方案的D.

(2)基因的表达表达过程:DNA mRNA 蛋白质,故答案为Bt基因 mRNA 原毒素(晶体蛋白).

(3)动物基因工程的受体是受精卵,因为受精卵具有全能性.检测细胞是否成功的标志,就是看有没有产生目的基的产物蛋白质,中棉花细胞中检测出Bt基因合成杀虫晶体蛋白是培育成功的标志.

故答案为:

(1)D

(2)Bt基因 mRNA 原毒素(晶体蛋白)

(3)受精卵 动物乳汁中含此种抗体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拟南芥是遗传学研究的模式植物,某突变体可用于验证相关的基因的功能.野生型拟南芥的种皮为深褐色(TT),某突变体的种皮为黄色(tt),如图是利用该突变体验证油菜种皮颜色基因(Tn)功能的流程示意图.

(1)进行油菜Tn基因扩增时,下列引物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

(2)若②不能在含抗生素A的培养基上生长,其原因是______;若用右图所示方法筛选出②,则符合要求的是图申的______

(3)假设该油菜Tn基因连接到拟南芥染色体并替换其中一个t基因,则③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基因型为______;同时,③的叶片卷曲(叶片正常对叶片卷曲为显性,且与种皮性状独立遗传),用它与种皮深褐色、时片正常的双杂合体拟南芥杂交,其后代中新表现类型所占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因为引物Ⅱ自身末端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所以进行油菜Tn基因扩增时,不能用图中引物.

(2)重组质粒含有抗生素A抗性基因,但抗生素B抗性基因被破坏,所以导入重组质粒的农杆菌能在含有抗生素A的培养基上生长,不能在含抗生素B的培养基上生长,所以符合要求的是图中b、c.不能在含有抗生素A的培养基上生长的是未能导入重组质粒的农杆菌.

(3)假设该油菜Tn基因连接到拟南芥染色体并替换其中一个t基因,则该拟南芥植株的基因型为Tnt,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该个体进行减数分裂能产生2种配子,其基因型为Tn和t;用它与种皮深褐色、时片正常的双杂合体拟南芥杂交,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其后代中新表现类型所占比例为1/4.

故答案:(1)不合理,引物Ⅱ自身末端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2)未能导入重组质粒    b、c

(3)Tn和t    1/4

解析

解:(1)因为引物Ⅱ自身末端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所以进行油菜Tn基因扩增时,不能用图中引物.

(2)重组质粒含有抗生素A抗性基因,但抗生素B抗性基因被破坏,所以导入重组质粒的农杆菌能在含有抗生素A的培养基上生长,不能在含抗生素B的培养基上生长,所以符合要求的是图中b、c.不能在含有抗生素A的培养基上生长的是未能导入重组质粒的农杆菌.

(3)假设该油菜Tn基因连接到拟南芥染色体并替换其中一个t基因,则该拟南芥植株的基因型为Tnt,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该个体进行减数分裂能产生2种配子,其基因型为Tn和t;用它与种皮深褐色、时片正常的双杂合体拟南芥杂交,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其后代中新表现类型所占比例为1/4.

故答案:(1)不合理,引物Ⅱ自身末端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2)未能导入重组质粒    b、c

(3)Tn和t    1/4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秋•大兴区期末)布鲁氏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由布鲁氏杆菌(一种胞内寄生菌)所致.S19疫苗是预防布鲁氏病的普通疫苗,研究人员又研制了一种新型疫苗--DNA疫苗.

(1)研究人员将布鲁氏杆菌相关蛋白BCSP31的基因与______连接,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在某些体细胞将内目的基因转录,再以______为原料翻译出BCSP31蛋白,该蛋白作为______刺激小鼠,产生免疫反应.

(2)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将生长发育情况一致的小鼠随机分为四组,第1组注射用缓冲液配置的DNA疫苗50ug,第2组注射______作为对照,第3组注射等量缓冲液配置的空质粒作为对照,第4组注射______作为空白对照.

(3)给上述四组小鼠接种等量的布鲁氏杆菌,检测、记录小鼠的相关指标,结果如表:

根据结果分析,DNA疫苗组小鼠______,说明DNA疫苗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小鼠接种布鲁氏杆菌后,______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抗体,从而起到免疫保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清除布鲁氏杆菌需要机体______免疫起作用.

正确答案

解:(1)构建目的基因表达载体是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重新组合成重组DNA分子,之后导入到受体细胞.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因此需要以氨基酸为原料翻译出BCSP31蛋白,该蛋白作为抗原刺激小鼠,产生免疫反应.

(2)对照实验,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原则,第1组注射用缓冲液配置的DNA疫苗50ug,第2组注射用缓冲液配置的S19疫苗50ug(等量的用缓冲液配置的S19疫苗)作为对照S19疫苗自身影响因素,排除第3组注射等量缓冲液配置的空质粒作为对照,需要一组等量缓冲液作空间对照组,排除缓冲液的影响作用.

(3)据表数据分析,DNA疫苗组小鼠单位体积脾脏细菌数明显低于第四组,抗体和效应T细胞的相对数值明显高于第四组,说明DNA疫苗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布鲁氏杆菌是一种胞内寄生菌,当小鼠接种布鲁氏杆菌后,消灭它需要首先依靠细胞免疫起作用,将靶细胞裂解,记忆(B)细胞接受到抗原的刺激,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从而产生大量的抗体,通过体液免疫起作用.

故答案为:

(1)运载体(或质粒)    氨基酸     抗原

(2)用缓冲液配置的S19疫苗50ug(等量的用缓冲液配置的S19疫苗)    缓冲液50ug(或等量的缓冲液)

(3)单位体积脾脏细菌数明显低于第四组,抗体和效应T细胞的相对数值明显高于第四组   记忆(B)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解析

解:(1)构建目的基因表达载体是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重新组合成重组DNA分子,之后导入到受体细胞.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因此需要以氨基酸为原料翻译出BCSP31蛋白,该蛋白作为抗原刺激小鼠,产生免疫反应.

(2)对照实验,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原则,第1组注射用缓冲液配置的DNA疫苗50ug,第2组注射用缓冲液配置的S19疫苗50ug(等量的用缓冲液配置的S19疫苗)作为对照S19疫苗自身影响因素,排除第3组注射等量缓冲液配置的空质粒作为对照,需要一组等量缓冲液作空间对照组,排除缓冲液的影响作用.

(3)据表数据分析,DNA疫苗组小鼠单位体积脾脏细菌数明显低于第四组,抗体和效应T细胞的相对数值明显高于第四组,说明DNA疫苗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布鲁氏杆菌是一种胞内寄生菌,当小鼠接种布鲁氏杆菌后,消灭它需要首先依靠细胞免疫起作用,将靶细胞裂解,记忆(B)细胞接受到抗原的刺激,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从而产生大量的抗体,通过体液免疫起作用.

故答案为:

(1)运载体(或质粒)    氨基酸     抗原

(2)用缓冲液配置的S19疫苗50ug(等量的用缓冲液配置的S19疫苗)    缓冲液50ug(或等量的缓冲液)

(3)单位体积脾脏细菌数明显低于第四组,抗体和效应T细胞的相对数值明显高于第四组   记忆(B)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科学家将人的胰岛素基因与质粒重组后,导入牛的受精卵,并成功从牛奶中提取到了人胰岛素.请根据如下操作流程回答相关问题.(已知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

(1)获取目的基因的主要途径包括直接提取和______

(2)据图分析,在①②过程中.目的因需用______(填“酶I”或“酶Ⅱ”)进行切割.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______.检验重组载体导人是否成功需要利用基因I作为______

(3)为了得到较多的卵细胞,可以对受体母牛注射适宜剂量的______;利用获能的精子进行体外受精后,经过培养至______期,再进行______,最终获得符合要求的个体.

(4)若希望通过转基因牛生产的胰岛素具有作用快、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则需要通过______技术对人的胰岛素基因进行设计.

正确答案

解:(1)获取目的基因的主要途径包括:直接提取和人工合成.

(2)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可见限制酶Ⅱ也能识别酶I的识别序列并进行切割.①②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该过程需用限制酶Ⅱ进行切割.③表示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受精卵)的过程,该过程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因为显微注射法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基因I未被破坏,而基因Ⅱ被破坏,所以检验重组载体导人是否成功需要利用基因I作为标记基因.

(3)胚胎移植时,常对受体母牛注射适宜剂量的促性腺激素,使其同期发情,为胚胎移植进入受体提供相同的生理环境;体外受精后,受精卵需培养至桑椹胚或囊胚期,再进行胚胎移植,最终获得符合要求的个体.

(4)蛋白质工程指以蛋白质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基因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若希望通过转基因牛生产的胰岛素具有作用快、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则需要通过蛋白质工程技术对人的胰岛素基因进行设计.

故答案:(1)人工合成

(2)限制酶Ⅱ显微注射法   标记基因

(3)促性腺激素   桑椹胚或囊胚   胚胎移植

(4)蛋白质工程

解析

解:(1)获取目的基因的主要途径包括:直接提取和人工合成.

(2)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可见限制酶Ⅱ也能识别酶I的识别序列并进行切割.①②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该过程需用限制酶Ⅱ进行切割.③表示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受精卵)的过程,该过程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因为显微注射法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基因I未被破坏,而基因Ⅱ被破坏,所以检验重组载体导人是否成功需要利用基因I作为标记基因.

(3)胚胎移植时,常对受体母牛注射适宜剂量的促性腺激素,使其同期发情,为胚胎移植进入受体提供相同的生理环境;体外受精后,受精卵需培养至桑椹胚或囊胚期,再进行胚胎移植,最终获得符合要求的个体.

(4)蛋白质工程指以蛋白质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基因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若希望通过转基因牛生产的胰岛素具有作用快、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则需要通过蛋白质工程技术对人的胰岛素基因进行设计.

故答案:(1)人工合成

(2)限制酶Ⅱ显微注射法   标记基因

(3)促性腺激素   桑椹胚或囊胚   胚胎移植

(4)蛋白质工程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