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晶体的自范性
- 共198题
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b的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有3个,e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d与e同族,e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但次外层有18个电子.请填写下列空白.
(1)e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2)b、c、d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填元素符号),其原因是______.
(3)a和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共价化合物中,分子呈三角锥形,该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分子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______(填化学式,写出两种).
(4)已知c、e能形成晶胞如图甲和图乙所示的两种化合物,化合物的化学式为分别为:甲______,乙______;甲高温易转化为乙的原因是______.
(5)这5种元素形成的一种1:1型离子化合物中,阴离子呈四面体结构;阳离子呈轴向狭长的八面体结构(如图丙所示).该化合物中,阴离子为______,该化合物加热时首先失去的组分是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则a是H元素;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6,所以c是O元素;d与c同族,则d是S元素;b的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有3个,且原子序数小于c,则b是N元素;e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但次外层有18个电子,则e是Cu元素,
(1)e为铜元素,其基态核外电子总数为26,其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
故答案为:[Ar]3d104s1;
(2)b、c、d分别是N、O、S元素中,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第一电离能越大,同一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呈增大趋势,但第VA族元素大于相邻元素,所以N、O、S中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为:N>O>S,
故答案为:S<O<N;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但氮元素的最外层电子达到半充满的稳定构型,其第一电离能大于氧元素,同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第一电离能减小,氧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硫元素;
3)a是H元素,a和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共价化合物中,分子呈三角锥形,该分子为NH3,氨气分子中氮原子含有3个共价键和一个孤电子对,所以该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分子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H2O2、N2H4,
故答案为:sp3;H2O2、N2H4;
(4)O、Cu形成的化合物,晶胞甲中,白色球数目=1+8×+2×
+4×
=4,黑色球数目为4,故该晶体中Cu、O原子数目之比为1:1,该化合物为CuO;晶胞乙中白色球数目=1+8×
=2,黑色球数目为4,为A2B型,故该化合物化学式为Cu2O;Cu2O中Cu的d轨道为全充满状态,较稳定,CuO高温易转化为Cu2O,
故答案为:CuO;Cu2O;Cu2O中Cu的d轨道为全充满状态,较稳定;
(5)这5种元素形成的一种1:1型离子化合物中,阴离子呈四面体结构,说明该阴离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4且不含孤电子对,应为SO42-;
阳离子呈轴向狭长的八面体结构(如图2所示),阳离子为Cu2+,配位数是6,在八面体上下顶点上分子含有两个共价键且含有两个孤电子对,为H2O分子,有2个,正方形平面上四个顶点上分子含有3个共价键且含有一个孤电子对,所以为NH3分子,有4个,其化学式为[Cu(NH3)4(H2O)2]SO4,H2O和Cu2+的配位键比NH3与Cu2+的弱,所以该化合物加热时首先失去的组分是H2O,故答案为:SO42-;H2O;H2O和Cu2+的配位键比NH3与Cu2+的弱.
解析
解: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则a是H元素;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6,所以c是O元素;d与c同族,则d是S元素;b的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有3个,且原子序数小于c,则b是N元素;e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但次外层有18个电子,则e是Cu元素,
(1)e为铜元素,其基态核外电子总数为26,其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
故答案为:[Ar]3d104s1;
(2)b、c、d分别是N、O、S元素中,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第一电离能越大,同一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呈增大趋势,但第VA族元素大于相邻元素,所以N、O、S中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为:N>O>S,
故答案为:S<O<N;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但氮元素的最外层电子达到半充满的稳定构型,其第一电离能大于氧元素,同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第一电离能减小,氧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硫元素;
3)a是H元素,a和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共价化合物中,分子呈三角锥形,该分子为NH3,氨气分子中氮原子含有3个共价键和一个孤电子对,所以该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分子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H2O2、N2H4,
故答案为:sp3;H2O2、N2H4;
(4)O、Cu形成的化合物,晶胞甲中,白色球数目=1+8×+2×
+4×
=4,黑色球数目为4,故该晶体中Cu、O原子数目之比为1:1,该化合物为CuO;晶胞乙中白色球数目=1+8×
=2,黑色球数目为4,为A2B型,故该化合物化学式为Cu2O;Cu2O中Cu的d轨道为全充满状态,较稳定,CuO高温易转化为Cu2O,
故答案为:CuO;Cu2O;Cu2O中Cu的d轨道为全充满状态,较稳定;
(5)这5种元素形成的一种1:1型离子化合物中,阴离子呈四面体结构,说明该阴离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4且不含孤电子对,应为SO42-;
阳离子呈轴向狭长的八面体结构(如图2所示),阳离子为Cu2+,配位数是6,在八面体上下顶点上分子含有两个共价键且含有两个孤电子对,为H2O分子,有2个,正方形平面上四个顶点上分子含有3个共价键且含有一个孤电子对,所以为NH3分子,有4个,其化学式为[Cu(NH3)4(H2O)2]SO4,H2O和Cu2+的配位键比NH3与Cu2+的弱,所以该化合物加热时首先失去的组分是H2O,故答案为:SO42-;H2O;H2O和Cu2+的配位键比NH3与Cu2+的弱.
C60可用作储存氢气的材料,结构如图所示.继C60后,科学家又合成了Si60、N60,三种物质结构相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C60、Si60、N60都是由分子构成,属于分子晶体,故A错误;
B、1个碳原子、硅原子形成4对共用电子对,1个氮原子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C60、Si60分子内共用电子对数目相同,与N60分子内共用电子对数目不同,故B错误;
C、N-N键能小于N≡N,键能越小,化学键越不稳定,故N60的稳定性弱于N2,故C正确;
D、C60和Si60属于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晶体的熔点越高,与键能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1)分析下列物体的物理性质,判断其晶体类型:
①碳化铝为黄色晶体,熔点为2200℃熔融态不导电______;
②五氟化钒为无色晶体,熔点为19.5℃,易溶于乙醇、氯仿、丙酮中.______;
③溴化钾为无色晶体,熔融时或溶于水中都能导电______;
(2)从能量角度看,断开化学键要______,形成化学键要______.水的分解需要吸收热量,试从化学键变化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该反应△H______0(填<,>).
正确答案
解:(1)①原子晶体属于共价化合物,固态、液态时均不导电,而且熔点很高,故答案为:原子晶体;
②根据相似相溶原理,非极性分子形成的晶体易溶于乙醇、氯仿、丙酮,难溶于水,故答案为:分子晶体;
③离子晶体熔融时或溶于水中都能导电,故答案为:离子晶体;
(2)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成键要放出能量,断键要吸收能量,水分解断开化学键要要吸收能量,△H小于0,故答案为:释放能量;吸收能量;断开化学键要要吸收能量;<.
解析
解:(1)①原子晶体属于共价化合物,固态、液态时均不导电,而且熔点很高,故答案为:原子晶体;
②根据相似相溶原理,非极性分子形成的晶体易溶于乙醇、氯仿、丙酮,难溶于水,故答案为:分子晶体;
③离子晶体熔融时或溶于水中都能导电,故答案为:离子晶体;
(2)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成键要放出能量,断键要吸收能量,水分解断开化学键要要吸收能量,△H小于0,故答案为:释放能量;吸收能量;断开化学键要要吸收能量;<.
人们在研究金星大气成分时发现其大气中有一种硫化羟(COS)的分子,其结构与CO2类似,硫化羟是一种与生命密切相关的物质.下列有关COS的推测肯定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二者均为分子晶体,COS的相对分子质量高于CO2,COS的熔点高于CO2,故A错误;
B、由于硫化羟结构与CO2类似,因此其结构式为:O=C=S,故B正确;
C、COS分子电子式为,O和S原子上还有2个孤对电子,故COS的分子所有原子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C正确;
D、由于硫化羟结构与CO2类似,为直线型结构,因此C采取sp杂化,故D正确;
故选A.
“盐荒”谣言:加碘食盐能预防放射性碘辐射.碘盐中常添加碘酸钾(KIO3),下列性质可以证明碘酸钾所属晶体类型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熔沸点: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熔点差异较大,具有较高的熔点,可以证明氯酸钾为离子晶体,故A正确;
B、离子晶体都是电解质,某些分子晶体是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故B错误;
C、离子晶体都是电解质,某些分子晶体是电解质、非电解质,溶于水可以导电,故C错误;
D、常温下是否溶于水与晶体类型无关,离子晶体、分子晶体中都有可溶于水的物质,故D错误;
故选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