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 共519题
近年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全民关注美食的热潮,其中多次讲述了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的美味食品.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果醋制作时,运用醋酸菌在供应______和糖源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在糖源不充足时,也可以利用酒精生成醋酸,请写出该过程的化学反应式:______.
(2)腐乳制作的流程是: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用盐腌制时,应注意控制______;配制卤汤时,要使卤汤中酒的含量控制在______%左右.
(3)制作泡菜的原理是______.
蔬菜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在______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______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_色染料.
正确答案
解:(1)在果醋制作时,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其化学反应式为:C2H5OH+O2→CH3COOH+H2O.
(2)腐乳制作果醋中,加盐腌制时,应注意控制盐的用量;配制卤汤时,要使卤汤中酒的含量控制在12%左右,若酒精含量过高会延长腐乳成熟的时间,若酒精含量过低则不足以杀菌.
(3)制作泡菜的原理是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故答案为:
(1)氧气 C2H5OH+O2→CH3COOH+H2O
(2)盐的用量 12
(3)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4)盐酸酸化 重氮化 玫瑰红
解析
解:(1)在果醋制作时,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其化学反应式为:C2H5OH+O2→CH3COOH+H2O.
(2)腐乳制作果醋中,加盐腌制时,应注意控制盐的用量;配制卤汤时,要使卤汤中酒的含量控制在12%左右,若酒精含量过高会延长腐乳成熟的时间,若酒精含量过低则不足以杀菌.
(3)制作泡菜的原理是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故答案为:
(1)氧气 C2H5OH+O2→CH3COOH+H2O
(2)盐的用量 12
(3)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4)盐酸酸化 重氮化 玫瑰红
请回答下列与生物技术实践相关问题:
(1)现在工厂化生产果酒,为提高果酒的品质,更好地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采取的措施是对原料和设备进行______和灭菌,并接入合适的菌种.
(2)制作泡菜时,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其目的是增加______的数量,制成的泡菜还要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亚硝酸盐与某些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后形成______色染料.
(3)月季花药培养选材十分重要,从花期分析需要选取______的花粉;从花蕾分析需要选取______的花蕾的花粉,染色方法有______和______.镜检发现大多数的花粉含有两个核,该时期花药______(填“适宜”或“不适宜”)进行接种.
(4)花药培养在育种上有特殊意义,采用花药培养的方法可使花粉粒发育成______倍体植株,在经过人工诱导______,使其能够正常生殖,该育种技术的最大优点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果酒发酵时,需要对原料进行消毒,对设备进行灭菌.
(2)由于陈泡菜水中含有乳酸菌,因此在盐水中加入陈泡菜水的目的是加进乳酸菌的种群数量;制成的泡菜还要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亚硝酸盐与某些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后形成玫瑰红色.
(3)月季花药培养选材十分重要,从花期分析需要选取初花期的花粉;从花蕾分析需要选取完全未开放的花蕾的花粉,确定花药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是醋酸洋红法,除此之外还有焙花青-铬钒法,要选择单核期的花粉进行接种.镜检发现大多数的花粉含有两个核,该时期花药不适宜进行接种.
(4)单倍体育种的方法:先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纯合体,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故答案为:
(1)消毒
(2)乳酸菌 玫瑰红
(3)初花期 完全未开放 醋酸洋红 焙花青-铬钒法 不适宜
(4)单 染色体加倍 缩短了育种周期
解析
解:(1)果酒发酵时,需要对原料进行消毒,对设备进行灭菌.
(2)由于陈泡菜水中含有乳酸菌,因此在盐水中加入陈泡菜水的目的是加进乳酸菌的种群数量;制成的泡菜还要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亚硝酸盐与某些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后形成玫瑰红色.
(3)月季花药培养选材十分重要,从花期分析需要选取初花期的花粉;从花蕾分析需要选取完全未开放的花蕾的花粉,确定花药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是醋酸洋红法,除此之外还有焙花青-铬钒法,要选择单核期的花粉进行接种.镜检发现大多数的花粉含有两个核,该时期花药不适宜进行接种.
(4)单倍体育种的方法:先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纯合体,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故答案为:
(1)消毒
(2)乳酸菌 玫瑰红
(3)初花期 完全未开放 醋酸洋红 焙花青-铬钒法 不适宜
(4)单 染色体加倍 缩短了育种周期
某同学用新鲜苹果榨取果汁并制作果酒,其简要流程如下:
(1)实验过程中,该小组同学发现榨取的果汁非常浑浊,解决的方法是______.
(2)分离酵母菌应使用______培养基,固定化酵母细胞常采用______法,若想使这些醉母细胞能反复使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______.
(3)在酸性条件下,可用______来检测发酵产物中是否有酒精产生.若想进一步检测所得果酒中酵母菌的密度,可采用______法.
(4)发酵完成后,该班同学制作的果酒品质非常好,为方便后续年级使用,可将菌液______保存.
(5)另一个班的同学用葡萄制作的果酒酒味醇正,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果酒带有明显的酸味,请分析出现酸味的原因: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在果汁中加入果胶酶,提高苹果的出汁率并使果汁变得澄清;同时为了使其得到充分利用,节约成本,需要控制好酶的用量.
(2)使用选择培养基分离酵母菌;固定化酵母细胞常采用包埋法,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无菌条件,避免微生物的污染.
(3)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分离纯化酵母菌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当样品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4)菌液与甘油充分混匀后放在-20℃的冷冰箱中,即用甘油管藏的方法长期保存.
(5)密封不严,其他微生物进行有氧呼吸,将果酒转变成果酸,使得果酒带有明显的酸味.
故答案为:(1)用果胶酶处理
(2)选择 包埋 无菌
(3)重铬酸钾 稀释涂布平板
(4)与甘油充分混匀后放在-20℃的冷冰箱中
(5)密封不严,其他微生物进行有氧呼吸,将乙醇转变成醋酸.
解析
解:(1)在果汁中加入果胶酶,提高苹果的出汁率并使果汁变得澄清;同时为了使其得到充分利用,节约成本,需要控制好酶的用量.
(2)使用选择培养基分离酵母菌;固定化酵母细胞常采用包埋法,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无菌条件,避免微生物的污染.
(3)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分离纯化酵母菌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当样品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4)菌液与甘油充分混匀后放在-20℃的冷冰箱中,即用甘油管藏的方法长期保存.
(5)密封不严,其他微生物进行有氧呼吸,将果酒转变成果酸,使得果酒带有明显的酸味.
故答案为:(1)用果胶酶处理
(2)选择 包埋 无菌
(3)重铬酸钾 稀释涂布平板
(4)与甘油充分混匀后放在-20℃的冷冰箱中
(5)密封不严,其他微生物进行有氧呼吸,将乙醇转变成醋酸.
葡萄经发酵可产生葡萄酒,请利用相关的知识回答问题:
(1)发酵制葡萄酒利用的微生物是______.发酵初期,该微生物进行______获得大量能量,迅速繁殖,发酵后期则进行______.
(2)甲、乙、丙三位同学将葡萄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如图所示.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均需排气一次,据图分析,甲和丙同学的操作有误,其中甲同学的错误是______,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______.丙同学的错误是______,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排气时______.
(3)在上述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假设乙同学的某一操作错误导致发酵瓶瓶盖被冲开,该错误是______.
(4)利用制好的葡萄酒制作果醋,需要向葡萄酒中接种______,该微生物与制果酒的微生物相比,最显著的结构特征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利用葡萄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酵母菌在在有氧条件下可以大量繁殖,后期无氧可以进行开无氧呼吸.
(2)甲同学未夹住发酵瓶的充气管,酵母菌呼吸产生的乙醇被氧化成醋酸,所以发酵液从充气管流出,发酵液变酸;丙同学错在瓶中发酵液过多,淹没了排气管在瓶内的管口,这样发酵液会从排气管流出;
(3)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乙同学由于未及时排气,导致发酵瓶中气压过大而冲开瓶塞.
(4)制作果醋的微生物是醋酸杆菌,是原核生物,制果酒的微生物是酵母菌(真核生物),真核与原核最显著的特征是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故答案为:
(1)酵母菌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2)未夹住发酵瓶的充气管 发酵液从充气管流出,发酵液变酸 瓶中发酵液过多,淹没了排气管在瓶内的管口 排气时发酵液从排气管中流出
(3)未及时排气
(4)醋酸杆菌 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解析
解:(1)利用葡萄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酵母菌在在有氧条件下可以大量繁殖,后期无氧可以进行开无氧呼吸.
(2)甲同学未夹住发酵瓶的充气管,酵母菌呼吸产生的乙醇被氧化成醋酸,所以发酵液从充气管流出,发酵液变酸;丙同学错在瓶中发酵液过多,淹没了排气管在瓶内的管口,这样发酵液会从排气管流出;
(3)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乙同学由于未及时排气,导致发酵瓶中气压过大而冲开瓶塞.
(4)制作果醋的微生物是醋酸杆菌,是原核生物,制果酒的微生物是酵母菌(真核生物),真核与原核最显著的特征是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故答案为:
(1)酵母菌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2)未夹住发酵瓶的充气管 发酵液从充气管流出,发酵液变酸 瓶中发酵液过多,淹没了排气管在瓶内的管口 排气时发酵液从排气管中流出
(3)未及时排气
(4)醋酸杆菌 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苹果醋具有营养丰富,增强机体免疫力,护肤养肝等多种功效,以鲜苹果汁为原料利用发酵瓶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过程简图如图1,请分析回答:
(1)过程甲中使用的微生物是______,发酵温度控制在18-25℃,经过10-12天后,样液中是否产生酒精,可以用______来检验.
(2)利用苹果酒制作苹果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图2是______.
(3)过程乙中使用的醋酸菌可以从食醋中分离纯化获得,图2操作是分离纯化过程中利用______法进行接种,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有下列哪几项______(填序号).
①每次划线前和结束时都需要灼烧接种环;
②灼烧接种环后,待其冷却后再划线;
③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要从上次划线的末端划;
④最后一次划线不能和首次划的线相接触.
(4)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对于长期需要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______的方法.
(5)某同学尝试自己利用图3的装置制果醋,制作过程中进气口应______,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发酵温度控制在18℃~25℃,经过10-12天后,可以用重铬酸钾溶液来检验样液中是否产生酒精.
(2)利用苹果酒制作苹果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C2H5OH+O2CH3COOH+H2O+能量.
(3)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图2操作是分离纯化过程中利用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①每次划线前和结束时都需要灼烧接种环;②灼烧接种环后,待其冷却后再划线;③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划线;④最后一次划线不能和首次划的线相接触.
(4)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对于长期需要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
(5)乙过程是醋酸发酵,原理是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醋酸菌进行有氧呼吸,将乙醇转化成乙醛,再转化成醋酸,适宜醋酸菌生长繁殖的温度的30~35℃.因此,利用图2装置制果醋,制作过程中进气口应充入空气,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以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故答案为:
(1)酵母菌 酸性重铬酸钾溶液
(2)C2H5OH+O2CH3COOH+H2O+能量
(3)平板划线 ①②③④
(4)甘油管藏
(5)充入空气 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解析
解:(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发酵温度控制在18℃~25℃,经过10-12天后,可以用重铬酸钾溶液来检验样液中是否产生酒精.
(2)利用苹果酒制作苹果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C2H5OH+O2CH3COOH+H2O+能量.
(3)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图2操作是分离纯化过程中利用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①每次划线前和结束时都需要灼烧接种环;②灼烧接种环后,待其冷却后再划线;③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划线;④最后一次划线不能和首次划的线相接触.
(4)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对于长期需要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
(5)乙过程是醋酸发酵,原理是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醋酸菌进行有氧呼吸,将乙醇转化成乙醛,再转化成醋酸,适宜醋酸菌生长繁殖的温度的30~35℃.因此,利用图2装置制果醋,制作过程中进气口应充入空气,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以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故答案为:
(1)酵母菌 酸性重铬酸钾溶液
(2)C2H5OH+O2CH3COOH+H2O+能量
(3)平板划线 ①②③④
(4)甘油管藏
(5)充入空气 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