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果酒、果醋等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类饮料.红葡萄酒中的色素主要来自红葡萄皮中,它不仅给葡萄酒以美的红色,还具有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如遇小苏打(碱性)会变颜色.

(1)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菌种的来源主要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从呼吸角度看,酵母菌属于______菌,写出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______,是否有酒精产生可用在酸性条件下______溶液来检验.

(2)某同学在用带盖的瓶子进行葡萄酿酒时,在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应______,以防瓶子爆裂.

(3)制作果醋时,需通气,可以说明醋酸杆菌为______菌.

(4)酒精发酵的温度要控制在______℃范围内,醋酸发酵的温度要控制在______℃范围内.

正确答案

解:(1)果酒的制作利用的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酵母菌是一类兼性厌氧微生物,即在有氧气的条件下可以进行有氧呼吸,而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可以进行无氧呼吸.其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为C6H12O62C2H5OH+2CO2+能量,是否有酒精产生可用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溶液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该试剂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2)由于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所以在用带盖的瓶子进行葡萄酿酒时,在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应拧松瓶盖,放出CO2,以防瓶子爆裂.

(3)制作果醋时,需通气,说明醋酸杆菌进行有氧呼吸,为好氧型菌.

(4)酒精发酵的温度要控制在18~25℃范围内,醋酸发酵的温度要控制在30~35℃范围内.

故答案为:

(1)兼性厌氧        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重铬酸钾

(2)拧松瓶盖

(3)好氧型

(4)18~25     30~35

解析

解:(1)果酒的制作利用的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酵母菌是一类兼性厌氧微生物,即在有氧气的条件下可以进行有氧呼吸,而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可以进行无氧呼吸.其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为C6H12O62C2H5OH+2CO2+能量,是否有酒精产生可用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溶液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该试剂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2)由于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所以在用带盖的瓶子进行葡萄酿酒时,在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应拧松瓶盖,放出CO2,以防瓶子爆裂.

(3)制作果醋时,需通气,说明醋酸杆菌进行有氧呼吸,为好氧型菌.

(4)酒精发酵的温度要控制在18~25℃范围内,醋酸发酵的温度要控制在30~35℃范围内.

故答案为:

(1)兼性厌氧        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重铬酸钾

(2)拧松瓶盖

(3)好氧型

(4)18~25     30~35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面是果酒和果醋醋作的实验流程和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冲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冲洗应特别注意不能______,以防止菌种的流失.

(2)图2装置中的充气口在______时关闭,在______时连接充气泵,并适时向内______

(3)排气口在果酒发酵时排出的气体是由______产生的______,在果醋发酵时排出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冲洗的主要目的是洗去浮尘;家庭制酒时用的菌种是野生型酵母菌,因此冲洗时不能反复冲洗,以防止菌种的流失.

(2)制作果酒时需要无氧环境,而制作果醋时需要有氧环境,因此图2装置中的充气口在果酒发酵时关闭,在果醋发酵时连接充气泵,并适时向内泵入空气(氧).

(3)排气口在果酒发酵时排出的气体是由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在果醋发酵时排出的是剩余的空气、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1)洗去浮尘   反复冲洗    

(2)果酒发酵   果醋发酵  泵入空气(氧)

(3)酵母菌    二氧化碳      剩余的空气、二氧化碳

解析

解:(1)冲洗的主要目的是洗去浮尘;家庭制酒时用的菌种是野生型酵母菌,因此冲洗时不能反复冲洗,以防止菌种的流失.

(2)制作果酒时需要无氧环境,而制作果醋时需要有氧环境,因此图2装置中的充气口在果酒发酵时关闭,在果醋发酵时连接充气泵,并适时向内泵入空气(氧).

(3)排气口在果酒发酵时排出的气体是由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在果醋发酵时排出的是剩余的空气、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1)洗去浮尘   反复冲洗    

(2)果酒发酵   果醋发酵  泵入空气(氧)

(3)酵母菌    二氧化碳      剩余的空气、二氧化碳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每年的10月,正是柑橘大量上市的季节.橘子全身都是宝:不仅果肉的营养价值高,药用价值较高,其皮、核、络、叶都是“地道药材”.澳洲科学及工业研究机构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每天吃一个橘子可以使人们避免某些癌症(如口腔癌、喉癌和胃癌)的侵袭请回答下列问题.

(1)江南某橘子盛产地想建立一个大型的果酒、果醋加工厂,需要的发酵菌种是____________.分离纯化这两种微生物的最常用方法是:______

(2)有人想提取橘皮精油获取利润,一般提取橘皮精油的方法是______

(3)四川一果汁加工厂在制作橘子汁的过程中发现果汁有些浑浊,为提高出汁率,可加入适量的______使果汁变得澄清.

(4)某橘农发现橘园有一株橘树具有抗虫性状,与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大量繁殖.若用花药进行离体培养,为提高培养成功率应选择花粉发育至______期的花药.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有______法.

(5)花药进行离体培养,产生花粉植株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花粉通过胚状阶段发育为植株;另一种是花粉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______再分化成植株.影响植物组织的因素很多,其中最关键的是____________两种激素.

正确答案

解:(1)果酒、果醋加工需要的发酵菌种分别是酵母菌和醋酸菌.分离纯化这两种微生物的常用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即将103-107倍的稀释液分别吸取0.1mL加入到固体培养基上,用涂布器将菌液铺平.

(2)由于橘皮精油主要存在于橘皮中,橘皮油在用水蒸气蒸馏时会发生部分水解,使用水中蒸馏又会产生焦糊问题,因此常采用压榨法.

(3)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使榨取果汁变得容易,也是果汁变得澄清,所以在制作橘子汁的过程中发现果汁有些浑浊,为提高出汁率,可加入适量的果胶酶使果汁变得澄清.

(4)用花药进行离体培养,为提高培养成功率应选择花粉发育至单核期的花药.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有醋酸洋红法.

(5)花药进行离体培养,产生花粉植株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花粉通过胚状阶段发育为植株;另一种是花粉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成植株.影响植物组织的因素很多,其中最关键的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两种激素.

故答案为:

(1)酵母菌 醋酸菌      稀释涂布平板法

(2)压榨

(3)果胶酶

(4)单核   醋酸洋红

(5)愈伤组织    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解析

解:(1)果酒、果醋加工需要的发酵菌种分别是酵母菌和醋酸菌.分离纯化这两种微生物的常用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即将103-107倍的稀释液分别吸取0.1mL加入到固体培养基上,用涂布器将菌液铺平.

(2)由于橘皮精油主要存在于橘皮中,橘皮油在用水蒸气蒸馏时会发生部分水解,使用水中蒸馏又会产生焦糊问题,因此常采用压榨法.

(3)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使榨取果汁变得容易,也是果汁变得澄清,所以在制作橘子汁的过程中发现果汁有些浑浊,为提高出汁率,可加入适量的果胶酶使果汁变得澄清.

(4)用花药进行离体培养,为提高培养成功率应选择花粉发育至单核期的花药.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有醋酸洋红法.

(5)花药进行离体培养,产生花粉植株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花粉通过胚状阶段发育为植株;另一种是花粉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成植株.影响植物组织的因素很多,其中最关键的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两种激素.

故答案为:

(1)酵母菌 醋酸菌      稀释涂布平板法

(2)压榨

(3)果胶酶

(4)单核   醋酸洋红

(5)愈伤组织    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简单表示了葡萄酒的酿制过程,请据图分析:

(1)葡萄酒的酿制原理是:先通气使酵母菌进行______,以增加酵母菌的数量,然后使酵母菌______获得葡萄酒.这也说明酵母菌的异化作用类型是______

(2)在甲中进行搅拌的目的是______,乙中排出的气体是发酵过程产生的______.写出甲、乙中有关的化学反应式:甲:______乙:______

(3)如果丙忘记盖上盖子,一段时间后会变酸,这是由于酒精在______的作用下生成了______,写出此时发生的化学反应式:______

(4)研究发酵罐中酵母菌的生长状况,常用取样统计分析,判断取样先后顺序的最简单的方法是测定发酵罐中的______

A.氧气量        B.葡萄糖量      C.酒精量        D.pH值.

正确答案

解:(1)果酒制作的原理是:先通气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而大量繁殖,以增加酵母菌的数量;后密封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而获得葡萄酒.这说明酵母菌的异化作用类型是兼性厌氧型.

(2)进行搅拌主要是增加溶氧量且让酵母菌与培养液充分混合,排出的气体主要是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

甲中进行搅拌增加溶氧量,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其反应式为:C6H12O6+6O2 6CO2+6H2O+能量;乙是密闭装置,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其反应式为: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3)果酒变酸是由于酒精在醋酸菌的作用下生成了醋酸,反应式为:C2H5OH+O2CH3COOH+H2O.

(4)酵母菌酒精发酵也会产生二氧化碳,其溶于水形成碳酸,使pH降低,且pH值越小取样时间越靠后.因此,判断取样先后顺序的最简单的方法是测定发酵罐中的pH.

故答案为:

(1)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无氧发酵)   兼性厌氧型

(2)增加溶氧量且让酵母菌与培养液充分混合   二氧化碳   

甲:C6H12O6+6O2 6CO2+6H2O+能量   

乙: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3)醋酸菌  醋酸   C2H5OH+O2CH3COOH+H2O

(4)D

解析

解:(1)果酒制作的原理是:先通气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而大量繁殖,以增加酵母菌的数量;后密封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而获得葡萄酒.这说明酵母菌的异化作用类型是兼性厌氧型.

(2)进行搅拌主要是增加溶氧量且让酵母菌与培养液充分混合,排出的气体主要是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

甲中进行搅拌增加溶氧量,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其反应式为:C6H12O6+6O2 6CO2+6H2O+能量;乙是密闭装置,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其反应式为: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3)果酒变酸是由于酒精在醋酸菌的作用下生成了醋酸,反应式为:C2H5OH+O2CH3COOH+H2O.

(4)酵母菌酒精发酵也会产生二氧化碳,其溶于水形成碳酸,使pH降低,且pH值越小取样时间越靠后.因此,判断取样先后顺序的最简单的方法是测定发酵罐中的pH.

故答案为:

(1)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无氧发酵)   兼性厌氧型

(2)增加溶氧量且让酵母菌与培养液充分混合   二氧化碳   

甲:C6H12O6+6O2 6CO2+6H2O+能量   

乙: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3)醋酸菌  醋酸   C2H5OH+O2CH3COOH+H2O

(4)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是唐诗中提及的葡萄酒.19世纪,法国的巴斯德发现葡萄汁“变”酒是酵母菌的发酵作用.

(1)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反应式是______,研究表明,酵母菌也可以在有氧条件下进行呼吸作用,说明酵母菌是一种______微生物.葡萄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______色.

(2)酵母菌的酒精发酵过程一般控制在______温度范围,最适合酵母菌繁殖,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

(3)葡萄汁为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提供的营养成分是______

(4)为了提高葡萄酒品质可以在葡萄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可利用______培养基来分离获得较为纯净的酵母菌菌种.

正确答案

解:(1)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是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酵母菌既可进行无氧呼吸,也可进行有氧呼吸,说明其是一种兼性厌氧微生物.酒精可以用的酸性重铬酸钾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2)在18℃~25℃温度下,酵母菌细胞中酶的活性最强,其代谢最旺盛,因此酒精发酵得最适温度为18℃~25℃.

(3)葡萄汁为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

(4)要分离获得较为纯净的酵母菌菌种可采用选择培养基.

故答案为:

(1)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    兼性厌氧       灰绿

(2)18℃~25℃在此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代谢最旺盛

(3)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和生长因子

(4)选择

解析

解:(1)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是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酵母菌既可进行无氧呼吸,也可进行有氧呼吸,说明其是一种兼性厌氧微生物.酒精可以用的酸性重铬酸钾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2)在18℃~25℃温度下,酵母菌细胞中酶的活性最强,其代谢最旺盛,因此酒精发酵得最适温度为18℃~25℃.

(3)葡萄汁为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

(4)要分离获得较为纯净的酵母菌菌种可采用选择培养基.

故答案为:

(1)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    兼性厌氧       灰绿

(2)18℃~25℃在此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代谢最旺盛

(3)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和生长因子

(4)选择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