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 共519题
如图是某同学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实验流程图以及预分离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培养基配方,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方框内应该填写的实验步骤是______,此步骤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其发酵时______(需要/不需要)氧气,适宜的发酵温度范围是______.
(2)根据培养基的成分判断,该同学能否分离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______ (能/不能),原因是______.
(3)如果想进一步对初步筛选得到的菌株进行纯化并计数,可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通常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方法是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指示剂.
正确答案
解:(1)图中方框内表示果醋发酵;参与果醋发酵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且醋酸菌是嗜氧菌,因此其发酵时需要氧气,适宜的发酵温度范围是30~35℃.
(2)表中的蛋白胨可以为微生物的生存提供氮源,所以不能分离尿素分解菌,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需要以尿素为唯一的氮源的选择培养基.
(3)固体培养基上的接种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其中稀释涂布平板法适用于微生物的统计计数.通常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方法是在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
故答案为:
(1)醋酸发酵(或果醋发酵) 醋酸菌 需要 30~35℃
(2)不能 培养基还含蛋白胨做氮源(尿素不是唯一氮源),不能选择出只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
(3)稀释涂布平板法 酚红
解析
解:(1)图中方框内表示果醋发酵;参与果醋发酵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且醋酸菌是嗜氧菌,因此其发酵时需要氧气,适宜的发酵温度范围是30~35℃.
(2)表中的蛋白胨可以为微生物的生存提供氮源,所以不能分离尿素分解菌,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需要以尿素为唯一的氮源的选择培养基.
(3)固体培养基上的接种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其中稀释涂布平板法适用于微生物的统计计数.通常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方法是在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
故答案为:
(1)醋酸发酵(或果醋发酵) 醋酸菌 需要 30~35℃
(2)不能 培养基还含蛋白胨做氮源(尿素不是唯一氮源),不能选择出只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
(3)稀释涂布平板法 酚红
啤酒生产过程大致如下:将经过灭菌的麦芽汁充氧,接入啤酒酵母菌菌种后入发酵罐.初期,酵母菌迅速繁殖,糖度下降,产生白色泡沫,溶解氧渐渐耗尽.随后,酵母菌繁殖速度迅速下降,糖度加速降低,酒精浓度渐渐上升,泡沫不断增多.当糖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结束发酵,最后分别输出固体物质和鲜啤酒.
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1)该过程表明啤酒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是______,同大肠杆菌相比,其主要区别是______.
(2)啤酒发酵过程中,总是先来“水”,后出“酒”,其原因是______
(3)经测定,酵母菌消耗的糖中,98.5%形成了______、______和______及其他发酵产物,其余1.5%则是用于______.
(4)请写出由麦芽糖→葡萄糖→酒精的反应方程式:______.
(5)啤酒的风味主要取决于采用过的酵母菌菌株,某酒厂的菌株使用了30多年,繁殖了3000余代,风味不减当年,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酵母菌的代谢类型为兼性厌氧型;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利用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时,需要先通气后密封,该过程中酵母菌先进行有氧呼吸,产生水,随着氧气减少,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因此,发酵过程中,总是先来“水”,后出“酒”.
(3)酵母菌发酵过程中,糖类中有98.5%形成了酒精、二氧化碳、水和其它发酵产物,其余1.5%则用于自身生长发育.
(4)麦芽糖的分子式为C12H22O11,而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因此麦芽糖分解成葡萄糖的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分子水,之后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反应式为:C12H22O11+H2O2C6H12O6;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
(5)啤酒的风味主要取决于采用过的酵母菌菌株,某酒厂的菌株使用了30多年,繁殖了3000余代,风味不减当年,其主要原因是酵母菌进行无性繁殖,其遗传物质能保持稳定.
故答案为:
(1)兼性厌氧型 有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酵母菌先进行有氧呼吸,产生水,随着氧气减少,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3)二氧化碳、水、酒精 酵母菌自身的生长和繁殖
(4)C12H22O11+H2O2C6H12O6 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
(5)酵母菌进行无性繁殖,其遗传物质能保持稳定
解析
解:(1)酵母菌的代谢类型为兼性厌氧型;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利用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时,需要先通气后密封,该过程中酵母菌先进行有氧呼吸,产生水,随着氧气减少,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因此,发酵过程中,总是先来“水”,后出“酒”.
(3)酵母菌发酵过程中,糖类中有98.5%形成了酒精、二氧化碳、水和其它发酵产物,其余1.5%则用于自身生长发育.
(4)麦芽糖的分子式为C12H22O11,而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因此麦芽糖分解成葡萄糖的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分子水,之后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反应式为:C12H22O11+H2O2C6H12O6;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
(5)啤酒的风味主要取决于采用过的酵母菌菌株,某酒厂的菌株使用了30多年,繁殖了3000余代,风味不减当年,其主要原因是酵母菌进行无性繁殖,其遗传物质能保持稳定.
故答案为:
(1)兼性厌氧型 有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酵母菌先进行有氧呼吸,产生水,随着氧气减少,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3)二氧化碳、水、酒精 酵母菌自身的生长和繁殖
(4)C12H22O11+H2O2C6H12O6 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
(5)酵母菌进行无性繁殖,其遗传物质能保持稳定
鸭梨醋饮属绿色健康饮品,既保存了鸭梨中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有机酸等营养成分又兼具果醋醒酒护肝、助消化、降低血脂、软化血管等养生保健功能,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如图为鸭梨醋饮的制作流程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得到的鸭梨汁非常浑浊,解决的方法是______.
(2)过程①所用的微生物是______,为了提高该微生物的利用率,最好用______法对其进行固定,而固定化酶一般不采用此法,理由是______.
(3)过程②所用的微生物是______,其为______(填“需氧型”或“厌氧型”)生物,此过程发酵温度需要控制在______.
(4)为获得高纯度的果酒,需要对过程①所用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和纯化,其过程为:
第一步:配制培养基.该培养基必须含有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______等基本营养成分,原料称重溶解后,需进行______,然后进行灭菌操作,常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__.
第二步:接种.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______.
第三步:培养.温度控制在______.
第四步:挑选符合要求的菌落.
正确答案
解:(1)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所以应用果胶酶处理果汁,提高苹果的出汁率并使果汁变得澄清.
(2)过程①表示果酒的制作,果酒一般利用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由于细胞相对于酶来说更大,难以被吸附或结合,因此多采用包埋法;而酶分子较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一般采用物理吸附法或化学结合法.
(3)过程②表示果醋的制作,果醋制作利用了醋酸菌的有氧呼吸,即醋酸菌属于需氧型生物,此过程发酵温度需要控制在30~35℃.
(4)第一步:配制培养基.该培养基必须含有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水和无机盐等基本营养成分,原料称重溶解后,需进行调节pH,然后进行灭菌操作,常用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
第二步:接种.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
第三步:培养.果酒制作利用的是酵母菌,酵母菌适宜生存的温度为18~25℃.
故答案为:
(1)用果胶酶处理
(2)酵母菌 包埋 酶分子较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3)醋酸菌 需氧型 30~35℃
(4)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水和无机盐 调节pH 高压蒸汽灭菌法 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 18~25℃
解析
解:(1)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所以应用果胶酶处理果汁,提高苹果的出汁率并使果汁变得澄清.
(2)过程①表示果酒的制作,果酒一般利用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由于细胞相对于酶来说更大,难以被吸附或结合,因此多采用包埋法;而酶分子较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一般采用物理吸附法或化学结合法.
(3)过程②表示果醋的制作,果醋制作利用了醋酸菌的有氧呼吸,即醋酸菌属于需氧型生物,此过程发酵温度需要控制在30~35℃.
(4)第一步:配制培养基.该培养基必须含有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水和无机盐等基本营养成分,原料称重溶解后,需进行调节pH,然后进行灭菌操作,常用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
第二步:接种.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
第三步:培养.果酒制作利用的是酵母菌,酵母菌适宜生存的温度为18~25℃.
故答案为:
(1)用果胶酶处理
(2)酵母菌 包埋 酶分子较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3)醋酸菌 需氧型 30~35℃
(4)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水和无机盐 调节pH 高压蒸汽灭菌法 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 18~25℃
“每天喝一点,健康多一点”,这是“宁夏红”率先提出的消费理念,将积淀了千百年的枸杞药食文化和中国红文化完美结构起来,更增添了品牌的文化魅力和优势.下图为“宁夏红”枸杞果酒生产工艺流程简图,据图回答问题.
选料→?→粉碎→灭菌→接种→发酵→果酒
(1)流程中?处的内容应为______.
(2)制作果酒时,温度应该控制在______,果酒酿造过程中如果果汁灭菌不合格,含有醋酸杆菌,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杆菌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3)果酒制作离不开酵母菌,与醋酸杆菌相比,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______.
(4)枸杞果酒制作过程中,接种完成后要先向发酵罐中通入一段时间的无菌空气,目的是______.
(5)果酒制作是否成功,需发酵后用______来鉴定,在______条件下,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______色.
正确答案
解:(1)果酒制作过程为:选料→冲洗→粉碎→灭菌→接种→发酵→果酒,因此图中流程中?处的内容应为冲洗.
(2)果酒酿造过程中如果果汁灭菌不合格,含有醋酸菌,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不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因为醋酸菌需要在有氧且温度是30~35℃条件下,才能将糖转化成醋酸,而此时发酵罐中的条件是无氧且温度是18~25℃.
(3)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因此与醋酸菌相比,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有成形的细胞核.
(4)果酒制作过程中需要先通气后密封,先通气的目的是让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增加数量.
(5)果酒制作是否成功,需发酵后用重铬酸钾溶液来鉴定,在酸性条件下,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故答案为:
(1)冲洗
(2)18~25℃不能 因醋酸杆菌是好氧型细菌,而果酒发酵是无氧环境(或因醋酸杆菌需要在有氧且温度是30~35℃条件下,才能将糖转化为醋酸,而此时发酵罐中的条件是无氧且温度是18~25℃)
(3)有核膜包被细胞核
(4)在有氧条件下,使酵母菌迅速繁殖,增加数量
(5)重铬酸钾溶液 酸性 灰绿
解析
解:(1)果酒制作过程为:选料→冲洗→粉碎→灭菌→接种→发酵→果酒,因此图中流程中?处的内容应为冲洗.
(2)果酒酿造过程中如果果汁灭菌不合格,含有醋酸菌,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不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因为醋酸菌需要在有氧且温度是30~35℃条件下,才能将糖转化成醋酸,而此时发酵罐中的条件是无氧且温度是18~25℃.
(3)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因此与醋酸菌相比,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有成形的细胞核.
(4)果酒制作过程中需要先通气后密封,先通气的目的是让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增加数量.
(5)果酒制作是否成功,需发酵后用重铬酸钾溶液来鉴定,在酸性条件下,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故答案为:
(1)冲洗
(2)18~25℃不能 因醋酸杆菌是好氧型细菌,而果酒发酵是无氧环境(或因醋酸杆菌需要在有氧且温度是30~35℃条件下,才能将糖转化为醋酸,而此时发酵罐中的条件是无氧且温度是18~25℃)
(3)有核膜包被细胞核
(4)在有氧条件下,使酵母菌迅速繁殖,增加数量
(5)重铬酸钾溶液 酸性 灰绿
下面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和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请据图作答.
(1)若图1中A、B分别代表相应的生理过程,则A为______.
(2)利用图2装置可以生产果酒与果醋,在生产______时,装置中的充气口在整个发酵过程中都应连接充气泵,并不断向内充入无菌空气.将排气口制成长而弯曲的管的意义在于______.
(3)利用图2发酵装置生产果酒时,测得发酵时间与葡萄汁中糖分的浓度、酒精浓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曲线变化,完成下面问题:培养时间0-22天范围内,发酵装置中酒精浓度的变化为______.到一定阶段,发酵装置中酒精浓度不再上升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1方框中的内容是醋酸发酵.
(2)果酒发酵是在无氧环境中进行的,而果醋制作是在有氧环境中进行的,因此图2装置中的充气口在果酒发酵时关闭,在果醋发酵时连接充气泵,并连续不断地向内泵入空气.将排气口制成长而弯曲的管的意义在于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3)由曲线图可知,培养时间0-22天范围内,发酵装置中酒精浓度的变化为:从开始到12天左右,随培养天数增加酒精浓度不断提高,超过12天后,酒精浓度不再提高.到一定阶段,发酵装置中酒精浓度不再上升的原因可能是葡萄汁中糖分等营养物质消耗完毕、酒精积累浓度过高导致酵母菌死亡等.
故答案为:
(1)醋酸发酵
(2)果醋 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3)从开始到12天左右,随培养天数增加酒精浓度不断提高,超过12天后,酒精浓度不再提高 葡萄汁中糖分等营养物质消耗完毕、酒精积累浓度过高导致酵母菌死亡等
解析
解:(1)图1方框中的内容是醋酸发酵.
(2)果酒发酵是在无氧环境中进行的,而果醋制作是在有氧环境中进行的,因此图2装置中的充气口在果酒发酵时关闭,在果醋发酵时连接充气泵,并连续不断地向内泵入空气.将排气口制成长而弯曲的管的意义在于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3)由曲线图可知,培养时间0-22天范围内,发酵装置中酒精浓度的变化为:从开始到12天左右,随培养天数增加酒精浓度不断提高,超过12天后,酒精浓度不再提高.到一定阶段,发酵装置中酒精浓度不再上升的原因可能是葡萄汁中糖分等营养物质消耗完毕、酒精积累浓度过高导致酵母菌死亡等.
故答案为:
(1)醋酸发酵
(2)果醋 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3)从开始到12天左右,随培养天数增加酒精浓度不断提高,超过12天后,酒精浓度不再提高 葡萄汁中糖分等营养物质消耗完毕、酒精积累浓度过高导致酵母菌死亡等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