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是以鲜苹果汁为原料利用发酵瓶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过程简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甲中使用的微生物是______.在鲜苹果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______的空间.

(2)过程乙中使用的微生物是______,可以从食醋中分离纯化获得,步骤如下:

第一步:配制______(固体/液体)培养基.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第二步:接种.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______

第三步:培养.温度控制在______℃范围内.

第四步:挑选符合要求的______

(3)某同学用葡萄制作的葡萄酒带有明显的酸味,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甲是果酒发酵过程,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在鲜苹果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的空间,以防止发酵液溢出.

(2)乙是果醋发酵过程,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可以从食醋中分离纯化获得,步骤如下:

第一步:配制固体培养基.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并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第二步:接种.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第三步:培养.醋酸菌生存的适宜温度是30-35℃,因此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范围内.

第四步:挑选符合要求的菌落.

(3)密封不严,醋酸菌进行有氧呼吸将果酒转变成果醋,使得就变酸.

故答案为:

(1)酵母菌    

(2)醋酸菌   固体     稀释涂布平板法    30~35    菌落

(3)密封不严,醋酸菌将部分果酒转变成果醋

解析

解:(1)甲是果酒发酵过程,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在鲜苹果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的空间,以防止发酵液溢出.

(2)乙是果醋发酵过程,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可以从食醋中分离纯化获得,步骤如下:

第一步:配制固体培养基.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并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第二步:接种.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第三步:培养.醋酸菌生存的适宜温度是30-35℃,因此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范围内.

第四步:挑选符合要求的菌落.

(3)密封不严,醋酸菌进行有氧呼吸将果酒转变成果醋,使得就变酸.

故答案为:

(1)酵母菌    

(2)醋酸菌   固体     稀释涂布平板法    30~35    菌落

(3)密封不严,醋酸菌将部分果酒转变成果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下图为某人设计的果酒发酵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准备发酵材料时,应将葡萄在去梗______(前/后)冲洗,然后榨汁装瓶.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目的是______

(2)该装置在塑料管中添加水溶液既可以排出气体,又可以起到______的作用.若指示剂由蓝变黄表明酵母菌产生了CO2,CO2的产生速率可以通过左侧塑料管溶液中产生______的速率加以判断,在进行酒精发酵时CO2的产生速率比发酵初期要______

(3)葡萄汁发酵后是否产生酒精,可从出料口接取2mL发酵液,滴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的______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饱和的______溶液3滴,振荡试管,可以观察到颜色变化为______时,说明有酒精产生.

正确答案

解:(1)榨汁前,先对葡萄进行冲洗,但应该先冲洗,然后再去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皮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酵母菌发酵前要在有氧的环境中大量繁殖,因此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目的是留下一定的氧气,使酵母菌大量繁殖.

(2)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需要无氧环境,所以该装置在塑料管中添加水溶液既可以排出气体,还可以起到密封的作用.若指示剂由蓝变黄表明酵母菌产生了CO2,CO2的产生速率可以通过左侧塑料管溶液中产生气泡的速率加以判断,在进行酒精发酵时CO2的产生速率比发酵初期要慢,因为发酵瓶中营养物质减少等原因导致酵母菌呼吸速率减慢.

(3)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可以用酸性(滴加H2SO4)的重铬酸钾溶液鉴定,若有酒精存在,重铬酸钾溶液会由橙色变为灰绿色.

故答案为:

(1)前     留下一定的氧气,使酵母菌大量繁殖    

(2)密封   气泡   慢   

(3)H2SO4    重铬酸钾    由橙色变为灰绿色

解析

解:(1)榨汁前,先对葡萄进行冲洗,但应该先冲洗,然后再去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皮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酵母菌发酵前要在有氧的环境中大量繁殖,因此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目的是留下一定的氧气,使酵母菌大量繁殖.

(2)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需要无氧环境,所以该装置在塑料管中添加水溶液既可以排出气体,还可以起到密封的作用.若指示剂由蓝变黄表明酵母菌产生了CO2,CO2的产生速率可以通过左侧塑料管溶液中产生气泡的速率加以判断,在进行酒精发酵时CO2的产生速率比发酵初期要慢,因为发酵瓶中营养物质减少等原因导致酵母菌呼吸速率减慢.

(3)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可以用酸性(滴加H2SO4)的重铬酸钾溶液鉴定,若有酒精存在,重铬酸钾溶液会由橙色变为灰绿色.

故答案为:

(1)前     留下一定的氧气,使酵母菌大量繁殖    

(2)密封   气泡   慢   

(3)H2SO4    重铬酸钾    由橙色变为灰绿色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近年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全民关注美食的热潮,其中多次讲述了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的美味食品.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果醋制作时,运用醋酸菌在供应______和糖源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在糖源不充足时,也可以利用酒精生成醋酸,请写出该过程的化学反应式:______

(2)腐乳制作的流程是: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用盐腌制时,应注意控制______;配制卤汤时,要使卤汤中酒的含量控制在______%左右.

(3)制作泡菜的原理是______.蔬菜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在______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______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_色染料.

正确答案

解:(1)在果醋制作时,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其化学反应式为:C2H5OH+O2CH3COOH+H2O.

(2)腐乳制作果醋中,加盐腌制时,应注意控制盐的用量;配制卤汤时,要使卤汤中酒的含量控制在12%左右,若酒精含量过高会延长腐乳成熟的时间,若酒精含量过低则不足以杀菌.

(3)制作泡菜的原理是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故答案为:

(1)氧气   C2H5OH+O2CH3COOH+H2O

(2)盐的用量        12

(3)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盐酸酸化     重氮化   玫瑰红

解析

解:(1)在果醋制作时,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其化学反应式为:C2H5OH+O2CH3COOH+H2O.

(2)腐乳制作果醋中,加盐腌制时,应注意控制盐的用量;配制卤汤时,要使卤汤中酒的含量控制在12%左右,若酒精含量过高会延长腐乳成熟的时间,若酒精含量过低则不足以杀菌.

(3)制作泡菜的原理是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故答案为:

(1)氧气   C2H5OH+O2CH3COOH+H2O

(2)盐的用量        12

(3)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盐酸酸化     重氮化   玫瑰红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苹果酒、苹果醋、苹果汁等是人们餐桌上的常见食品.请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如图所示是在苹果酒的基础上制作苹果醋的流程图.

图①过程常用的发酵菌是______,过程②常用的发酵菌是______,后者可以在食醋中获得,分离和纯化该微生物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配制培养基.根据物理性质,培养微生物常用的培养基为______

第二步:采用______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

第三步:______

第四步:培养.温度控制在______

第五步:挑选符合要求的菌落.

(2)某同学计划统计食醋中该发酵菌的总数,他选用10-4、10-5、10-6稀释液进行涂布,每种稀释液都设置了3个培养皿.从设计实验的角度看,还应设置的一组对照实验是______,此对照实验的目的是证明______过程中是否被杂菌污染.

(3)苹果泥与果胶酶混合能提高苹果的出汁率并使浑浊的果汁变澄清,其原因是______,果汁生产时,为了使果胶酶得到充分的利用,节约成本,在控制好温度和PH的基础上还需要控制好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分离和纯化醋酸菌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配制培养基.根据物理性质,培养微生物常用的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

第二步:采用高压蒸气灭菌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

第三步:接种.

第四步:培养.醋酸菌生存的适宜温度是30~35℃,因此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第五步:挑选符合要求的菌落.

(2)实验设计过程应遵循对照原则,该实验还应增设一组不接种的空白培养基作为对照,以证明培养基制备是否被杂菌污染.

(3)由于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细胞壁及胞间层,所以在果汁中加入果胶酶,提高苹果的出汁率并使果汁变得澄清;同时为了使其得到充分利用,节约成本,需要控制好酶的用量.

故答案为:

(1)酵母菌 醋酸菌     固体培养基   高压蒸汽灭菌    接种 30~35℃

(2)一组不接种的空白培养基   培养基制备

(3)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细胞壁及胞间层   酶的用量

解析

解:(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分离和纯化醋酸菌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配制培养基.根据物理性质,培养微生物常用的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

第二步:采用高压蒸气灭菌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

第三步:接种.

第四步:培养.醋酸菌生存的适宜温度是30~35℃,因此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第五步:挑选符合要求的菌落.

(2)实验设计过程应遵循对照原则,该实验还应增设一组不接种的空白培养基作为对照,以证明培养基制备是否被杂菌污染.

(3)由于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细胞壁及胞间层,所以在果汁中加入果胶酶,提高苹果的出汁率并使果汁变得澄清;同时为了使其得到充分利用,节约成本,需要控制好酶的用量.

故答案为:

(1)酵母菌 醋酸菌     固体培养基   高压蒸汽灭菌    接种 30~35℃

(2)一组不接种的空白培养基   培养基制备

(3)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细胞壁及胞间层   酶的用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请根据下图回答有关制作果酒和果醋的问题:

(1)在向甲装置中加入菌种前要对装置进行______;在甲装置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后,开始的一段时间里要打开______阀,目的是使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繁殖,然后关闭______阀,偶尔打开______阀几分钟,目的是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若要进行醋酸发酵,则需要对甲装置进行的操作是______.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______度,醋酸菌最适生长的温度为______

(2)乙图中的过程①和③分别发生在酵母菌的____________中.

(3)①②过程产生乙醇,④过程产生醋酸的反应式分别是:____________

(4)在家庭中用鲜葡萄制作果酒时,正确的操作是______

A.应先除去葡萄枝梗,然后反复冲洗,直至彻底干净

B.应控制发酵温度维持在20℃左右,变化不能太大

C.发酵过程中应该不断从充气孔进行通气,以维持发酵的需氧环境

D.酵母菌存在广泛、生命力强,因此果酒制作时不需对所用器具消毒灭菌.

正确答案

解:(1)在向甲装置中加入菌种前要对装置进行清洗和消毒;在甲装置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后,开始的一段时间里要打开a阀,目的是使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繁殖,然后关闭a阀,目的是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并偶尔打开b阀几分钟,目的是排除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由于醋酸菌是嗜氧菌,因此要用该装置进行醋酸发酵时,需要打开a阀.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度,醋酸菌最适生长的温度为30--35℃.

(2)乙图中的过程①表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过程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

(3)①②过程产生乙醇的反应式为:C6H12O62CO2+2C2H5OH+能量;④过程产生醋酸的反应式为:C2H5OH+O2CH3COOH+H2O+能量.

(4)A、应先冲洗后去梗,A错误;

B、酵母菌生存的适宜温度为18~25℃,因此应控制发酵温度维持在20℃左右,变化不能太大,B正确;

C、果酒制作应先通气后密闭,而不是不断通气,C错误;

D、果酒制作时也需对所用器具消毒灭菌,D错误.

故选:B.

故答案为:

(1)清洗   a    a   b  打开a阀    18--25℃30--35℃

(2)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3)C6H12O62CO2+2C2H5OH+能量     C2H5OH+O2CH3COOH+H2O+能量

(4)B

解析

解:(1)在向甲装置中加入菌种前要对装置进行清洗和消毒;在甲装置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后,开始的一段时间里要打开a阀,目的是使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繁殖,然后关闭a阀,目的是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并偶尔打开b阀几分钟,目的是排除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由于醋酸菌是嗜氧菌,因此要用该装置进行醋酸发酵时,需要打开a阀.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度,醋酸菌最适生长的温度为30--35℃.

(2)乙图中的过程①表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过程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

(3)①②过程产生乙醇的反应式为:C6H12O62CO2+2C2H5OH+能量;④过程产生醋酸的反应式为:C2H5OH+O2CH3COOH+H2O+能量.

(4)A、应先冲洗后去梗,A错误;

B、酵母菌生存的适宜温度为18~25℃,因此应控制发酵温度维持在20℃左右,变化不能太大,B正确;

C、果酒制作应先通气后密闭,而不是不断通气,C错误;

D、果酒制作时也需对所用器具消毒灭菌,D错误.

故选:B.

故答案为:

(1)清洗   a    a   b  打开a阀    18--25℃30--35℃

(2)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3)C6H12O62CO2+2C2H5OH+能量     C2H5OH+O2CH3COOH+H2O+能量

(4)B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