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 共519题
发酵食品加工中离不开微生物,例如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和醋酸菌,腐乳的制作离不开毛霉等微生物.
(1)腐乳是通过微生物发酵制成的佐餐食品,其制作流程如下所示: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腐乳制作主要利用了微生物产生的______,通过发酵,豆腐中营养物质的种类______(增多/减少)
②在用盐腌制腐乳的过程中,若盐的浓度过低会出现什么现象?_______.
③卤汤中酒的含量要控制在______左右.
(2)如图1是利用酵母菌和醋酸菌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酵母菌和醋酸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酵母菌______.
②制作______时应将开关2打开.
③为分离纯化优良酵母菌品种,采用平板划线法进行如图2的操作,排序最合理的是______.
A.②①④③B.②①④①③②
C.②①④②③②D.①④①③②
(3)用鲜牛奶发酵制作酸牛奶时,起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①腐乳制作主要利用了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脂肪酶等,通过发酵,豆腐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增多.
②在用盐腌制腐乳的过程中,若盐的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杂菌的生长,导致豆腐腐败.
③由于酒精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杂菌生长,而含量过高,腐乳成熟的时间将延长,因此卤汤中酒的含量要控制在12%左右.
(2)①酵母菌是真核生物,而醋酸菌是原核生物,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②果酒制作需要在缺氧环境下,而果醋制作需要氧气,因此制作果醋时应将开关2打开.
③为分离纯化优良酵母菌品种,采用平板划线法进行如图操作,排序最合理的是②①④①③②.故选:B.
(3)用鲜牛奶发酵制作酸牛奶时,起作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
故答案为:
(1)①蛋白酶、脂肪酶等 增多
②不足以抑制杂菌的生长,导致豆腐腐败 ③12%
(2)①有成形的细胞核 ②果醋 ③B
(3)乳酸菌
解析
解:(1)①腐乳制作主要利用了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脂肪酶等,通过发酵,豆腐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增多.
②在用盐腌制腐乳的过程中,若盐的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杂菌的生长,导致豆腐腐败.
③由于酒精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杂菌生长,而含量过高,腐乳成熟的时间将延长,因此卤汤中酒的含量要控制在12%左右.
(2)①酵母菌是真核生物,而醋酸菌是原核生物,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②果酒制作需要在缺氧环境下,而果醋制作需要氧气,因此制作果醋时应将开关2打开.
③为分离纯化优良酵母菌品种,采用平板划线法进行如图操作,排序最合理的是②①④①③②.故选:B.
(3)用鲜牛奶发酵制作酸牛奶时,起作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
故答案为:
(1)①蛋白酶、脂肪酶等 增多
②不足以抑制杂菌的生长,导致豆腐腐败 ③12%
(2)①有成形的细胞核 ②果醋 ③B
(3)乳酸菌
果醋和米醋的制作过程如图1、2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步骤a是指______,目的是______.为防止菌种流失,这一步应特别注意不能______.
(2)若用图3装置进行步骤b,开关______在平时应关闭,但每隔一段时间打开排气一次.发酵瓶中要留有大约三分之一的空间,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如果观察到发酵瓶中液面不再有______,说明步骤b已经完成.
(3)如果醋酸发酵仍然在图3所示的装置内进行,则应将______口作为充气口,充______.而排气口一侧最好更换为如图4所示的弯管,目的是______.
(4)图2中第2步总是先“来水”后“来酒”,原因是______.第2步的过程中,发酵液的pH值有所下降,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1中步骤a是指冲洗葡萄,目的是洗去浮尘.为防止菌种流失,应注意冲洗时不能反复冲洗.
(2)步骤b使果酒发酵,应该在无氧环境中,因此图3装置的开关乙在平时应关闭,但由于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因此要每隔一段时间打开排气一次.发酵瓶中要留有大约三分之一的空间,这样做的原因是为酒精发酵初期提供氧气并且防止发酵液溢出.如果观察到发酵瓶中液面不再有新的气泡产生(二氧化碳),说明果酒发酵已经完成.
(3)醋酸菌是好氧菌,其进行果醋发酵时需要有氧环境,因此图3装置的乙口作为充气口,应该充洁净的空气(或氧气).而排气口一侧最好更换为如图4所示的弯管,目的是防止外界空气的杂菌、尘土等进入.
(4)图2中第2步总是先“来水”后“来酒”,原因是酵母菌在发酵前期进行有氧呼吸,产生水;在发酵后期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第2步的过程中,发酵液的pH值有所下降,原因是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溶解在发酵液中.
故答案为:
(1)冲洗葡萄 洗去浮尘 反复冲洗
(2)乙 为酒精发酵初期提供氧气并且防止发酵液溢出 新的气泡产生
(3)乙 洁净的空气(或氧气) 防止外界空气的杂菌、尘土等进入
(4)酵母菌在发酵前期进行有氧呼吸,产生水;在发酵后期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溶解在发酵液中
解析
解:(1)图1中步骤a是指冲洗葡萄,目的是洗去浮尘.为防止菌种流失,应注意冲洗时不能反复冲洗.
(2)步骤b使果酒发酵,应该在无氧环境中,因此图3装置的开关乙在平时应关闭,但由于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因此要每隔一段时间打开排气一次.发酵瓶中要留有大约三分之一的空间,这样做的原因是为酒精发酵初期提供氧气并且防止发酵液溢出.如果观察到发酵瓶中液面不再有新的气泡产生(二氧化碳),说明果酒发酵已经完成.
(3)醋酸菌是好氧菌,其进行果醋发酵时需要有氧环境,因此图3装置的乙口作为充气口,应该充洁净的空气(或氧气).而排气口一侧最好更换为如图4所示的弯管,目的是防止外界空气的杂菌、尘土等进入.
(4)图2中第2步总是先“来水”后“来酒”,原因是酵母菌在发酵前期进行有氧呼吸,产生水;在发酵后期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第2步的过程中,发酵液的pH值有所下降,原因是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溶解在发酵液中.
故答案为:
(1)冲洗葡萄 洗去浮尘 反复冲洗
(2)乙 为酒精发酵初期提供氧气并且防止发酵液溢出 新的气泡产生
(3)乙 洁净的空气(或氧气) 防止外界空气的杂菌、尘土等进入
(4)酵母菌在发酵前期进行有氧呼吸,产生水;在发酵后期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溶解在发酵液中
山楂酒具有活血、补气、健脾等功效,对恢复体力、增加精力、促进食欲有较显著的功效.以下为山楂酒制作的有关过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山楂酒制作的原理(用反应式表示):______.
(2)与山楂酒发酵有关的微生物主要是______,在山楂酒制作中菌种的主要来源是______.
(3)发酵的温度应该在______℃,在发酵过程中要先通气后密封,先通气的原因是______.
(4)检验是否产生酒精可在______条件下,用______试剂检验.
(5)若要进一步制作果醋,应在发酵液中加入______菌种.
正确答案
解:(1)果酒制作的原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其反应式为C6H12O62CO2+2C2H5OH+能量.
(2)参与山楂酒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在山楂酒制作中,菌种主要来自野生的酵母菌.
(3)果酒发酵的适宜温度为18℃~25℃;在发酵过程中要先通气后密封,先通气的目的是让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增加菌种数量;后密闭的目的是让酵母菌进行发酵(无氧呼吸).
(4)在酸性条件下,可用重铬酸钾试剂检验是否产生酒精.
(5)若要进一步制作果醋,应在发酵液中加入醋酸菌.
故答案为:
(1)C6H12O62CO2+2C2H5OH+能量
(2)酵母菌 野生的酵母菌
(3)18℃~25℃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增加菌种数量
(4)酸性 重铬酸钾
(5)醋酸菌
解析
解:(1)果酒制作的原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其反应式为C6H12O62CO2+2C2H5OH+能量.
(2)参与山楂酒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在山楂酒制作中,菌种主要来自野生的酵母菌.
(3)果酒发酵的适宜温度为18℃~25℃;在发酵过程中要先通气后密封,先通气的目的是让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增加菌种数量;后密闭的目的是让酵母菌进行发酵(无氧呼吸).
(4)在酸性条件下,可用重铬酸钾试剂检验是否产生酒精.
(5)若要进一步制作果醋,应在发酵液中加入醋酸菌.
故答案为:
(1)C6H12O62CO2+2C2H5OH+能量
(2)酵母菌 野生的酵母菌
(3)18℃~25℃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增加菌种数量
(4)酸性 重铬酸钾
(5)醋酸菌
如图为某同学以鲜苹果汁为原料,利用发酵瓶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过程简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该同学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实验操作过程如下:
①挑选新鲜葡萄,先进行冲洗,再除去枝梗;
②把榨汁机、发酵瓶用清水洗干净,晒干后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
③用榨汁机榨出葡萄汁,然后将葡萄汁煮沸三十分钟进行消毒,装入发酵瓶(注意不能超过发酵瓶体积的).密封充气口,将温度控制在18~25℃,发酵10~12d左右,然后用重铬酸钾溶液进行鉴定;
④当果酒制作好以后,往发酵液中加入相应菌种并密封,然后将装置的温度控制在30~35℃进行醋酸发酵.
请指出以上实验操作中的两处错误(每处错误填步骤序号和其中的关键词).
Ⅰ______Ⅱ______.
(2)过程甲中使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在鲜苹果汁装入发酵瓶后,经过10-12天后,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检测样液,如果颜色变为______色,说明产生了酒精.
(3)过程乙中使用到的微生物是______,从细胞结构上看,它不同于酵母菌的主要特点是______,该微生物可以从食醋中分离钝化获得,其方法是:
第一步:配制培养基.该培养基必须含有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水、无机盐、碳源、______等基本营养成分基.
第二步:对培养基用______方法进行灭菌.
第三步:接种.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______.
第四步:培养的温度控制在30~35℃.
第五步:挑选符合要求的菌落.
正确答案
解:(1)两处错误:③因为利用的是葡萄皮外面的酵菌菌,所以葡萄汁不能加热煮沸;④因为醋酸菌是嗜氧菌,因此在果醋发酵中不应密封,而应不断向发酵液中充气.
(2)酒精可用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鉴定,颜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
(3)乙是果醋发酵过程,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不含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该微生物可以从食醋中分离纯化获得,步骤如下:
第一步:配制固体培养基.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第二步: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第三步:接种.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第四步:培养.醋酸菌生存的适宜温度是30-35℃,因此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范围内.
第五步:挑选符合要求的菌落.
故答案为:
(1)Ⅰ③中的葡萄汁煮沸(因为利用的是葡萄皮外面的酵菌菌,所以葡萄汁不能加热煮沸) ④中的密封(在果醋发酵中不应密封,而应不断向发酵液中充气)
(2)灰绿
(3)醋酸(杆)菌 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N源 高压蒸汽灭菌 稀释涂布平板
解析
解:(1)两处错误:③因为利用的是葡萄皮外面的酵菌菌,所以葡萄汁不能加热煮沸;④因为醋酸菌是嗜氧菌,因此在果醋发酵中不应密封,而应不断向发酵液中充气.
(2)酒精可用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鉴定,颜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
(3)乙是果醋发酵过程,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不含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该微生物可以从食醋中分离纯化获得,步骤如下:
第一步:配制固体培养基.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第二步: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第三步:接种.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第四步:培养.醋酸菌生存的适宜温度是30-35℃,因此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范围内.
第五步:挑选符合要求的菌落.
故答案为:
(1)Ⅰ③中的葡萄汁煮沸(因为利用的是葡萄皮外面的酵菌菌,所以葡萄汁不能加热煮沸) ④中的密封(在果醋发酵中不应密封,而应不断向发酵液中充气)
(2)灰绿
(3)醋酸(杆)菌 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N源 高压蒸汽灭菌 稀释涂布平板
关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I.(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分别利用了酵母菌和______两种微生物的发酵原理.后者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______.
(2)影响上述微生物发酵的主要因素有______(两项即可).
(3)在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在不同时间内对发酵液样品进行检测,发现发酵液的pH一直下降,原因是______.
II.在培养菌种时,为了检测菌种,以无菌操作技术进行以下实验操作:
①将1g样品溶于无菌水,定容为10ml.
②对上述菌液进行4次梯度稀释:取1ml前一种稀释菌液+9ml无菌水,摇匀.
③吸取0.1ml最后一次稀释所得菌液涂布于细菌培养基平板上.
④将平板放在37°C恒温环境中培养24h后,计数平板上菌落数目.假如计数得平板菌落数为5.
(1)题中所采用的计数法是______,样品含活菌数约为______个/g.样品的实际含菌数比这个数据______(填多、少),原因是______.
(2)为了使所得菌体数目更加准确,应该______.
正确答案
解:I.(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分别利用了酵母菌和醋酸杆菌两种微生物的发酵原理.酵母菌是真核生物,醋酸杆菌是原核生物,后者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无成形的细胞核.
(2)影响上述微生物发酵的主要因素有氧气、温度.
(3)在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在不同时间内对发酵液样品进行检测,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使发酵液pH值下降.
Ⅱ(1)根据题意,题目中的计数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样品含活菌数约为50÷0.1×104=5×106个/g.由于某些菌落可能由多个(两个以上)的酵母菌繁殖而来,所以样品的实际含菌数比这个数据要多.
(2)为了使所得菌体数目更加准确,应该多涂布几个平板,再计算平板菌落数的平均值.
故答案为:
I(1)醋酸杆菌 无成形的细胞核
(2)氧气、温度
(3)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使发酵液pH值下降
II(1)稀释涂布平板法 5×106 多 某些菌落可能由多个(两个以上)的酵母菌繁殖而来
(2)多涂布几个平板,再计算平板菌落数的平均值
解析
解:I.(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分别利用了酵母菌和醋酸杆菌两种微生物的发酵原理.酵母菌是真核生物,醋酸杆菌是原核生物,后者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无成形的细胞核.
(2)影响上述微生物发酵的主要因素有氧气、温度.
(3)在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在不同时间内对发酵液样品进行检测,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使发酵液pH值下降.
Ⅱ(1)根据题意,题目中的计数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样品含活菌数约为50÷0.1×104=5×106个/g.由于某些菌落可能由多个(两个以上)的酵母菌繁殖而来,所以样品的实际含菌数比这个数据要多.
(2)为了使所得菌体数目更加准确,应该多涂布几个平板,再计算平板菌落数的平均值.
故答案为:
I(1)醋酸杆菌 无成形的细胞核
(2)氧气、温度
(3)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使发酵液pH值下降
II(1)稀释涂布平板法 5×106 多 某些菌落可能由多个(两个以上)的酵母菌繁殖而来
(2)多涂布几个平板,再计算平板菌落数的平均值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