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生产上可以将柑橘加工成果汁、果酒、果醋等满足不同人的需求,也可从柑橘皮中提取芳香油.回答相关问题:

(1)通过过程③制作果酒,市场接种的菌种是______.在过程③中不用灭菌一般也不会受到杂菌的污染,原因是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果酒制作是否成功,需发酵后用______来鉴定,在酸性条件下,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______色.

(3)选用新鲜而不是干枯的柑橘果皮作为提取香精油的材料,理由是新鲜柑橘果皮______.过程⑤最好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4)现获得一株无子突变柑橘,研究人员要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该突变植株,最好采用______的方法,该过程需要对外植体使用______进行消毒处理.

正确答案

解:(1)通过过程③制作果酒,市场接种的菌种是酵母菌,最适合酵母菌繁殖的温度为20℃左右.③表示果酒发酵过程,由于培养液的缺氧环境抑制了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酵母菌产生的酒精抑制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因此该过程中不用灭菌一般也不会受到杂菌的污染.

(2)酒精可以用重铬酸钾溶液鉴定,在酸性条件下,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3)新鲜柑橘果皮芳香油含量较高,因此需要选用新鲜的柑橘果皮作为提取香精油的材料.⑤表示提取香油精的过程,该过程最好采用压榨法.

(4)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应用于快速繁殖,因此要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该突变植株,最好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过程需要对外植体使用70%的酒精进行消毒处理.

故答案为:

(1)酵母菌     培养液的缺氧环境抑制大多数的微生物的生长(酵母菌产生的酒精抑制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

(2)重铬酸钾溶液  灰绿

(3)芳香油含量较高    压榨

(4)植物组织培养  70%的酒精

解析

解:(1)通过过程③制作果酒,市场接种的菌种是酵母菌,最适合酵母菌繁殖的温度为20℃左右.③表示果酒发酵过程,由于培养液的缺氧环境抑制了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酵母菌产生的酒精抑制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因此该过程中不用灭菌一般也不会受到杂菌的污染.

(2)酒精可以用重铬酸钾溶液鉴定,在酸性条件下,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3)新鲜柑橘果皮芳香油含量较高,因此需要选用新鲜的柑橘果皮作为提取香精油的材料.⑤表示提取香油精的过程,该过程最好采用压榨法.

(4)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应用于快速繁殖,因此要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该突变植株,最好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过程需要对外植体使用70%的酒精进行消毒处理.

故答案为:

(1)酵母菌     培养液的缺氧环境抑制大多数的微生物的生长(酵母菌产生的酒精抑制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

(2)重铬酸钾溶液  灰绿

(3)芳香油含量较高    压榨

(4)植物组织培养  70%的酒精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秋•三亚校级月考)下面是有关食醋制作的实验.请回答:食醋可用大米为原料经三步发酵来制作:

第一步:大米经蒸熟、冷却后加入淀粉酶,将原料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然后进一步分解成葡萄糖,这一过程可用______(填淀粉指示剂)来检测,因为该试剂遇淀粉呈蓝色.

第二步:用______菌将葡萄糖转化成乙醇,这一发酵过程中,玻璃发酵瓶不应完全密闭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第三步:用______菌(乳酸菌/酵母菌/醋酸菌)将乙醇转化成乙酸,这一过程______(是/否)需要消耗氧气.

正确答案

解:淀粉可用碘液(KI-I2溶液)检测.酵母菌能将葡萄糖转化成乙醇,该过程中除了产生酒精,还会产生大量的CO2,使瓶内压力升高,因此操作不当可能会引起玻璃发酵瓶瓶塞冲开.醋酸菌能将乙醇转化成乙酸,由于醋酸菌是嗜氧菌,因此该过程需要消耗氧气.

故答案为:

第一步:碘液(KI-I2溶液)  

第二步:酵母    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CO2,使瓶内压力升高而可能引起爆裂

第三步:醋酸   是

解析

解:淀粉可用碘液(KI-I2溶液)检测.酵母菌能将葡萄糖转化成乙醇,该过程中除了产生酒精,还会产生大量的CO2,使瓶内压力升高,因此操作不当可能会引起玻璃发酵瓶瓶塞冲开.醋酸菌能将乙醇转化成乙酸,由于醋酸菌是嗜氧菌,因此该过程需要消耗氧气.

故答案为:

第一步:碘液(KI-I2溶液)  

第二步:酵母    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CO2,使瓶内压力升高而可能引起爆裂

第三步:醋酸   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食品工业上常用新鲜苹果榨取果汁,再接种酵母菌来制作高品质果酒,简要流程如下:

(1)为获得纯度较高的菌种,在分离和培养酵母菌时,需要进行无菌操作,其中对培养皿通常用______灭菌.扩大培养时,使用的培养基是______(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并需要提供______(填“有氧”或“无氧”)条件.

(2)在果汁中加入适量______,可以加速苹果汁的出汁速率,缩短操作的时间.

(3)在酸性条件下,可用______来检测发酵产物中是否有酒精产生.若要进一步检测所得果酒中活体酵母菌的密度时,一般采用______法,但此种方法最终计算得出菌体数目往往比实际的数目低,原因是______

(4)由于封口不严,某瓶果酒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带有明显的酸味,使果酒变酸的主要微生物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培养皿灭菌时经常采用干热灭菌法;培养酵母菌时,使用的培养基为液体培养基,由于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能大量增殖因此扩大培养需要提供有氧条件.

(2)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因此可以在果汁中添加果胶酶来提高出汁率.

(3)酒精可用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溶液来检测;若要进一步检测果酒中活体酵母菌的密度时,一般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这种方法计算得到的数值往往偏低,原因是两个或多个酵母菌会形成一个菌落.

(4)由于封口不严,放置一段时间,醋酸菌会进入培养瓶,在有氧条件下把乙醇氧化成乙酸.

故答案为:

(1)干热灭菌法   液体   有氧

(2)果胶酶

(3)重铬酸钾    稀释涂布平板  两个或多个细胞相连时,会被统计成一个菌落

(4)醋酸菌

解析

解:(1)培养皿灭菌时经常采用干热灭菌法;培养酵母菌时,使用的培养基为液体培养基,由于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能大量增殖因此扩大培养需要提供有氧条件.

(2)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因此可以在果汁中添加果胶酶来提高出汁率.

(3)酒精可用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溶液来检测;若要进一步检测果酒中活体酵母菌的密度时,一般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这种方法计算得到的数值往往偏低,原因是两个或多个酵母菌会形成一个菌落.

(4)由于封口不严,放置一段时间,醋酸菌会进入培养瓶,在有氧条件下把乙醇氧化成乙酸.

故答案为:

(1)干热灭菌法   液体   有氧

(2)果胶酶

(3)重铬酸钾    稀释涂布平板  两个或多个细胞相连时,会被统计成一个菌落

(4)醋酸菌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新鲜葡萄榨取果汁并制作葡萄酒,简要流程如下:

(1)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______酵母菌.榨汁前需要除去枝梗,此操作是在冲洗之______(填“前”或“后”)的进行的.

(2)葡萄酒的颜色通常呈现深红色,原因是______.酒精发酵时的温度一般在______℃.

(3)为提高果酒的品质,更好地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除接入合适的菌种外,还应对原料和装置分别进行______

(4)利用果酒可以制作果醋,制作果醋时利用的微生物是______,最适生长温度是______℃.当______时,该生物将乙醇变为己醛,最终变为醋酸.

正确答案

解:(1)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榨汁前需要先冲洗再除去枝梗,避免杂菌污染.

(2)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因此葡萄酒的颜色通常呈现深红色.酒精发酵时的温度一般在18-25℃.

(3)为提高果酒的品质,更好地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除接入合适的菌种外,还应对原料进行消毒,装置进行灭菌.

(4)制作果醋时利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是30-35℃.当缺少糖源时,该生物将乙醇变为己醛,最终变为醋酸.

故答案为:

(1)野生型     后

(2)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   18-25℃

(3)消毒和灭菌

(4)醋酸菌  30-35℃缺少糖源

解析

解:(1)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榨汁前需要先冲洗再除去枝梗,避免杂菌污染.

(2)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因此葡萄酒的颜色通常呈现深红色.酒精发酵时的温度一般在18-25℃.

(3)为提高果酒的品质,更好地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除接入合适的菌种外,还应对原料进行消毒,装置进行灭菌.

(4)制作果醋时利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是30-35℃.当缺少糖源时,该生物将乙醇变为己醛,最终变为醋酸.

故答案为:

(1)野生型     后

(2)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   18-25℃

(3)消毒和灭菌

(4)醋酸菌  30-35℃缺少糖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所选题目的题号右侧方框涂一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多涂、多答,按所涂的首题进行 评分;不涂,按本学科选考题的首题进行评分.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苹果酒、苹果醋、泡菜和腐乳等都是利用微生物发酵而获得的食品佳肴.请结合微生物培养和发酵的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如图是在苹果酒的基础上制作苹果醋的流程图.

鲜苹果汁高纯度苹果酒苹果原醋+苹果汁等原料→苹果醋

图中①过程常用的发酵菌是______,②过程常用的发酵菌是______,后者可以在食醋

中获得,分离和纯化该微生物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配制培养基.

第二步:采用______  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

第三步:______

第四步:培养.温度控制在______

第五步:挑选符合要求的菌落.

(2)制作泡菜常用的菌种是乳酸菌,有位同学在家制作泡菜时,为了避免污染向发酵液中加入青霉素,结果发酵失败,原因可能是______.要获得大量菌种,所用培养基应含有乳酸菌生长所需要的______等基本营养成分.

(3)制作腐乳时,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且制作过程中,需向发酵装置内加入食盐、酒和

______等具有杀菌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物质.

正确答案

解:(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分离和纯化醋酸菌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配制培养基.

第二步:采用高压蒸气灭菌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

第三步:接种.

第四步:培养.醋酸菌生存的适宜温度是30~35℃,因此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第五步:挑选符合要求的菌落.

(2)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而抑制细菌繁殖,因此在制作泡菜时如果为了抑制杂菌污染而加入青霉素,青霉素会杀死乳酸菌造成发酵失败.培养基应含有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等基本营养成分.

(3)制作腐乳时,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毛霉;且制作过程中,需向发酵装置内加入食盐、酒和香辛料等具有杀菌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物质.

故答案为:

(1)酵母菌    醋酸菌    高压蒸汽灭菌     接种    30~35℃

(2)青霉素杀死了乳酸菌    碳源、氮源、水、无机盐

(3)毛霉     香辛料

解析

解:(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分离和纯化醋酸菌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配制培养基.

第二步:采用高压蒸气灭菌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

第三步:接种.

第四步:培养.醋酸菌生存的适宜温度是30~35℃,因此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第五步:挑选符合要求的菌落.

(2)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而抑制细菌繁殖,因此在制作泡菜时如果为了抑制杂菌污染而加入青霉素,青霉素会杀死乳酸菌造成发酵失败.培养基应含有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等基本营养成分.

(3)制作腐乳时,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毛霉;且制作过程中,需向发酵装置内加入食盐、酒和香辛料等具有杀菌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物质.

故答案为:

(1)酵母菌    醋酸菌    高压蒸汽灭菌     接种    30~35℃

(2)青霉素杀死了乳酸菌    碳源、氮源、水、无机盐

(3)毛霉     香辛料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