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 共519题
山楂酒具有活血、补气、健脾等功效,对恢复体力、增加精力、促进食欲有较显著的功效.如表所示为山楂酒制作的有关过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与山楂酒发酵有关的微生物主要是______,在山楂酒制作中菌种的主要来源是______;
(2)请写出山楂酒制作的原理(用反应式表示):______;
(3)在发酵过程中要先通气后密封,先通气的原因是______;
(4)检验是否产生酒精可在______条件下,用______试剂检验;
(5)若要进一步制作果醋,应在发酵液中加入______菌种,该菌种的异化作用类型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参与山楂酒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在山楂酒制作中,菌种主要来自野生的酵母菌.
(2)果酒制作的原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其反应式为C6H12O62CO2+2C2H5OH+能量.
(3)在发酵过程中要先通气后密封,先通气的目的是让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增加菌种数量;后密闭的目的是让酵母菌进行发酵(无氧呼吸).
(4)可用酸性重铬酸钾试剂检验是否产生酒精.
(5)若要进一步制作果醋,应在发酵液中加入醋酸菌.醋酸菌的异化作用类型是需氧型.
故答案为:
(1)酵母菌 野生的酵母菌
(2)C6H12O62CO2+2C2H5OH+能量
(3)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增加菌种数量
(4)酸性 重铬酸钾
(5)醋酸菌 需氧型
解析
解:(1)参与山楂酒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在山楂酒制作中,菌种主要来自野生的酵母菌.
(2)果酒制作的原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其反应式为C6H12O62CO2+2C2H5OH+能量.
(3)在发酵过程中要先通气后密封,先通气的目的是让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增加菌种数量;后密闭的目的是让酵母菌进行发酵(无氧呼吸).
(4)可用酸性重铬酸钾试剂检验是否产生酒精.
(5)若要进一步制作果醋,应在发酵液中加入醋酸菌.醋酸菌的异化作用类型是需氧型.
故答案为:
(1)酵母菌 野生的酵母菌
(2)C6H12O62CO2+2C2H5OH+能量
(3)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增加菌种数量
(4)酸性 重铬酸钾
(5)醋酸菌 需氧型
请根据图回答有关制作果酒和果醋的问题:
(1)酵母菌是理想的酒精发酵菌种,图1可产生CO2的场所有______(填标号),产生酒精的场所是______(填标号).
(2)图2表示制作果酒和果醋的简易装置,制作过程中需要适时拧松瓶盖,但不能完全打开,其目的是______;接种醋酸菌后,当酒香变成醋香时,反应式是:______.
(3)血球计数板是酵母菌计数的常用工具.某类型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其计数室以双线等分成25个中方格,图3表示一个中方格.假设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计数的5个中方格内的酵母菌总数为120个,则1mL培养液中有酵母菌约______个.
(4)若要进行醋酸发酵,则需要对甲装置进行的操作是______,温度控制在______℃;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______℃.
(5)某实验室用两种方式进行酵母菌发酵葡萄糖生产酒精.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发酵罐中没有氧气,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过程中每小时测定一次两发酵罐中氧气和酒精的物质的量,记录数据并绘成如图所示坐标图.乙发酵罐在第______小时无氧呼吸速率最快,实验结束时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之比为______.
(6)在工业生产中可通过重离子束处理酵母菌获得有氧呼吸缺陷型酵母菌菌种来提高酿酒过程中果酒的产量,利用重离子束处理酵母菌选育菌种的方法,称为______育种.经过重离子束处理后的酵母菌接种到含有TTG(一种显色剂)的培养基中,在此培养基中呼吸正常的酵母菌菌落呈红色,有氧呼吸缺陷型的酵母菌菌落呈白色,此培养基从用途上划分属于______培养基.有氧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细胞内的丙酮酸大量转化为酒精,说明其细胞呼吸过程中______阶段被阻断,因此在果酒生产中具有更大的经济价值.
正确答案
解:(1)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产物有酒精和CO2,有氧呼吸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产物有CO2和H2O.
(2)拧松的目的是排气,不完全打开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利用果酒发酵形成果醋的反应式为:C2H5OH+O2→CH3COOH+H2O.
(3)25个中方格的体积为1×1×0.1=0.1mm3=1×10-4mL.五点取样计数:5个中方格内的酵母菌总数为120个,那么25个中方格酵母菌数目为120×5=600个,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数目为600÷1×10-4=6.0×106个.
(4)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是嗜氧菌,因此若要进行醋酸发酵,则需要对甲装置进行的操作是打开阀门a,温度控制在30-35℃;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
(5)由图可知,乙发酵罐在第3小时无氧呼吸速率最快.甲进行有氧呼吸,消耗6mol氧气,释放6mol二氧化碳,无氧呼吸产生18mol酒精,释放的二氧化碳是18mol,乙无氧呼吸生成15mol酒精,产生15mol二氧化碳,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之比为8:5.
(6)在工业生产中可通过重离子束处理酵母菌获得有氧呼吸缺陷型酵母菌菌种来提高酿酒过程中果酒的产量,利用重离子束处理酵母菌选育菌种的方法,称为诱变育种.经过重离子束处理后的酵母菌接种到含有TTG(一种显色剂)的培养基中,在此培养基中呼吸正常的酵母菌菌落呈红色,有氧呼吸缺陷型的酵母菌菌落呈白色,此培养基从用途上划分属于鉴别培养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若有氧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细胞内的丙酮酸大量转化为酒精,说明其细胞呼吸过程中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阶段被阻断,因此在果酒生产中具有更大的经济价值.
故答案为:
(1)2、3 3
(2)释放二氧化碳,防止空气中杂菌污染 C2H5OH+O2→CH3COOH+H2O
(3)6.0×106
(4)打开阀门a 30-35 18-25
(5)3 8:5
(6)诱变 鉴别 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
解析
解:(1)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产物有酒精和CO2,有氧呼吸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产物有CO2和H2O.
(2)拧松的目的是排气,不完全打开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利用果酒发酵形成果醋的反应式为:C2H5OH+O2→CH3COOH+H2O.
(3)25个中方格的体积为1×1×0.1=0.1mm3=1×10-4mL.五点取样计数:5个中方格内的酵母菌总数为120个,那么25个中方格酵母菌数目为120×5=600个,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数目为600÷1×10-4=6.0×106个.
(4)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是嗜氧菌,因此若要进行醋酸发酵,则需要对甲装置进行的操作是打开阀门a,温度控制在30-35℃;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
(5)由图可知,乙发酵罐在第3小时无氧呼吸速率最快.甲进行有氧呼吸,消耗6mol氧气,释放6mol二氧化碳,无氧呼吸产生18mol酒精,释放的二氧化碳是18mol,乙无氧呼吸生成15mol酒精,产生15mol二氧化碳,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之比为8:5.
(6)在工业生产中可通过重离子束处理酵母菌获得有氧呼吸缺陷型酵母菌菌种来提高酿酒过程中果酒的产量,利用重离子束处理酵母菌选育菌种的方法,称为诱变育种.经过重离子束处理后的酵母菌接种到含有TTG(一种显色剂)的培养基中,在此培养基中呼吸正常的酵母菌菌落呈红色,有氧呼吸缺陷型的酵母菌菌落呈白色,此培养基从用途上划分属于鉴别培养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若有氧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细胞内的丙酮酸大量转化为酒精,说明其细胞呼吸过程中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阶段被阻断,因此在果酒生产中具有更大的经济价值.
故答案为:
(1)2、3 3
(2)释放二氧化碳,防止空气中杂菌污染 C2H5OH+O2→CH3COOH+H2O
(3)6.0×106
(4)打开阀门a 30-35 18-25
(5)3 8:5
(6)诱变 鉴别 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
(2015秋•保山校级期末)回答下列与微生物发酵、培养以及应用相关的问题:
(1)苹果酒清香、明快,风味清爽,它是由果汁发酵产生的.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用______来检验.
(2)严格控制发酵条件是保证发酵正常进行的关键,这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得到质量高、产量多的理想产物,通常所指的发酵条件不包括______.
A.温度控制 B.溶氧控制 C.pH控制 D.酶的控制
(3)苹果酒在______的作用下,经过深层发酵可形成苹果醋;在此过程中要适时向发酵液中充气,原因是______
(4)腐乳是用豆腐发酵制成,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在腐乳的制作过程中,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来看,豆腐应该属于______.
(5)在充足的碳源、氮源、无机盐和水的条件下,乳酸菌仍然不能正常生长,还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______.应用平板划线法分离乳酸菌时,从第二次划线操作起,每次总是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并划线数次,其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2)酵母菌发酵需要控制条件:温度18-25℃;溶氧控制,即要先通气后密封;pH控制,偏酸性;利用酵母菌自身的酶进行发酵,不需要对酶进行控制.
(3)苹果醋制备需要醋酸菌,温度要严格控制在30~35℃,由于只有氧气充足时,醋酸菌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所以要适时向发酵液中充气,保证有氧环境.
(4)腐乳是用豆腐发酵制成,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在腐乳的制作过程中,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来看,豆腐应该属于培养基.
(5)在充足的碳源、氮源、无机盐和水的条件下,乳酸菌仍然不能正常生长,还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应用平板划线法分离乳酸菌时,从第二次划线操作起,每次总是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并划线数次,其原因是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较少,最终可得到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成的菌落.
故答案为:
(1)(酸性)重铬酸钾
(2)D
(3)醋酸菌 只有氧气充足时,醋酸菌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
(4)毛霉 培养基
(5)维生素 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较少,最终可得到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成的菌落
解析
解:(1)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2)酵母菌发酵需要控制条件:温度18-25℃;溶氧控制,即要先通气后密封;pH控制,偏酸性;利用酵母菌自身的酶进行发酵,不需要对酶进行控制.
(3)苹果醋制备需要醋酸菌,温度要严格控制在30~35℃,由于只有氧气充足时,醋酸菌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所以要适时向发酵液中充气,保证有氧环境.
(4)腐乳是用豆腐发酵制成,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在腐乳的制作过程中,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来看,豆腐应该属于培养基.
(5)在充足的碳源、氮源、无机盐和水的条件下,乳酸菌仍然不能正常生长,还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应用平板划线法分离乳酸菌时,从第二次划线操作起,每次总是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并划线数次,其原因是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较少,最终可得到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成的菌落.
故答案为:
(1)(酸性)重铬酸钾
(2)D
(3)醋酸菌 只有氧气充足时,醋酸菌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
(4)毛霉 培养基
(5)维生素 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较少,最终可得到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成的菌落
如图1是以鲜苹果汁为原料生产果酒及苹果醋的过程简图及有关装置图,据图回答:
(1)某同学用图2中A装置进行果酒的制作,所用到的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是______,若要检测是否产生了酒精可用______试剂进行检测.该同学每隔12h左右就要将瓶盖拧松一次,但又不打开,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天然酿酒酵母菌通常缺乏分解淀粉的酶类,用做发酵原料的淀粉需经一系列复杂的过程转化为葡萄糖才能被利用.研究者从某丝状真菌中获取淀粉酶基因的______,经逆转录得到相应的cDNA,再对目的基因大量扩增后,将其插入到质粒上以构建______,并导入酿酒酵母菌体内,以期得到能迅速分解淀粉的酿酒酵母菌.现已在受体菌内检测到淀粉酶基因,若要进一步检测是否合成了淀粉酶,可采用______的方法进行检测.
(3)为筛选出能高效利用淀粉的转基因酿酒酵母菌,将该工程菌接种在______的固体平板培养基上,培养一定时间后,加入碘液,选择______的菌落进一步纯化培养.
(4)为了了解纯化培养过程种群数量的变化,某同学连续7 天测定恒定体积和浓度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需要用7支试管来培养并持续分别测定的原因是______.
在观察计数中以下操作正确的有______(填下列操作的序号).
A.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试管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B.静置一段时间后,用吸管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
C.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
D.用滤纸吸除血球计数板边缘多余培养液
E.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5)纯化的转基因酵母菌可制备成固定化酵母细胞用于葡萄酒生产.以下为相关流程图:
以上实验操作中最关键的步骤是______.本实验采用的包埋法,而制备固定化酶则不宜用此方法,原因是______.实验过程中用CaCl2溶液处理的目的是______.
(6)某同学在利用A装置得到的酒精转移到B装置中再继续进行果醋的制作,该过程中使用到的微生物是______,温度需要控制在______℃范围内.
正确答案
解:(1)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酒精可以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检测;该同学每隔12h左右就要将瓶盖拧松一次,但又不打开,这样做的目的是及时排出CO2气体,同时防止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发酵液被杂菌污染.
(2)逆转录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因此要逆转录获得cDNA,因此从该丝状真菌中获取淀粉酶基因的mRNA;获取目的基因后进行大量扩增,再将其插入到质粒上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并导入酿酒酵母菌体内,以期得到能迅速分解淀粉的酿酒酵母菌.要检测酿酒酵母菌是否合成了淀粉酶,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法.
(3)为筛选出能高效利用淀粉的转基因酿酒酵母菌,将该工程菌接种在以淀粉作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平板培养基上,培养一定时间后,加入碘液;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形成透明圈,因此最终应选择透明圈大的菌落进一步纯化培养.
(4)为了了解纯化培养过程种群数量的变化,某同学连续7天测定恒定体积和浓度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需要用7支试管来培养并持续分别测定可以避免前一次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对以后测定酵母菌数量的影响.
A、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试管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A正确;
B、应振荡摇匀后,用吸管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B错误;
C、应先盖上盖玻片,再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C错误;
D、用滤纸吸除血球计数板边缘多余培养液,D正确;
E、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E正确.
故选:ADE.
(5)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操作中,最关键的步骤是配制海藻酸钠溶液.酶分子很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因此制备固定化酶时不宜用此方法.用CaCl2溶液处理的目的是有利于形成凝胶珠(Ca2+与海藻酸钠反应形成不溶于水的海藻酸钙凝胶).
(6)果醋制作过程中使用到的微生物是醋酸杆菌,温度需要控制在30-35℃范围内.
故答案为:
(1)异养兼性厌氧型 酸性重铬酸钾及时排出CO2气体,以及防止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发酵液被杂菌污染.
(2)mRNA 基因表达载体 抗原-抗体杂交
(3)以淀粉作为唯一碳源 透明圈大
(4)避免了前一次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对以后测定酵母菌数量的影响 ADE
(5)配制海藻酸钠溶液 酶分子很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有利于形成凝胶珠(Ca2+与海藻酸钠反应形成不溶于水的海藻酸钙凝胶)
(6)醋酸杆菌 30-35
解析
解:(1)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酒精可以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检测;该同学每隔12h左右就要将瓶盖拧松一次,但又不打开,这样做的目的是及时排出CO2气体,同时防止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发酵液被杂菌污染.
(2)逆转录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因此要逆转录获得cDNA,因此从该丝状真菌中获取淀粉酶基因的mRNA;获取目的基因后进行大量扩增,再将其插入到质粒上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并导入酿酒酵母菌体内,以期得到能迅速分解淀粉的酿酒酵母菌.要检测酿酒酵母菌是否合成了淀粉酶,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法.
(3)为筛选出能高效利用淀粉的转基因酿酒酵母菌,将该工程菌接种在以淀粉作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平板培养基上,培养一定时间后,加入碘液;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形成透明圈,因此最终应选择透明圈大的菌落进一步纯化培养.
(4)为了了解纯化培养过程种群数量的变化,某同学连续7天测定恒定体积和浓度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需要用7支试管来培养并持续分别测定可以避免前一次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对以后测定酵母菌数量的影响.
A、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试管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A正确;
B、应振荡摇匀后,用吸管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B错误;
C、应先盖上盖玻片,再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C错误;
D、用滤纸吸除血球计数板边缘多余培养液,D正确;
E、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E正确.
故选:ADE.
(5)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操作中,最关键的步骤是配制海藻酸钠溶液.酶分子很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因此制备固定化酶时不宜用此方法.用CaCl2溶液处理的目的是有利于形成凝胶珠(Ca2+与海藻酸钠反应形成不溶于水的海藻酸钙凝胶).
(6)果醋制作过程中使用到的微生物是醋酸杆菌,温度需要控制在30-35℃范围内.
故答案为:
(1)异养兼性厌氧型 酸性重铬酸钾及时排出CO2气体,以及防止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发酵液被杂菌污染.
(2)mRNA 基因表达载体 抗原-抗体杂交
(3)以淀粉作为唯一碳源 透明圈大
(4)避免了前一次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对以后测定酵母菌数量的影响 ADE
(5)配制海藻酸钠溶液 酶分子很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有利于形成凝胶珠(Ca2+与海藻酸钠反应形成不溶于水的海藻酸钙凝胶)
(6)醋酸杆菌 30-35
如图是利用酵母菌和醋酸菌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酵母菌和醋酸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酵母菌______.
(2)制作______时应将开关2打开,长而弯曲的胶管1在发酵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而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果酒发酵时需要缺氧条件,而果醋发酵时,需要通入空气,因此制作果醋时应将开关2打开;长而弯曲的胶管1在发酵过程中的作用是排出尾气,同时可以防止杂菌和浮尘污染.
故答案为:
(1)有明显的细胞核
(2)果醋 排出尾气
解析
解:(1)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而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果酒发酵时需要缺氧条件,而果醋发酵时,需要通入空气,因此制作果醋时应将开关2打开;长而弯曲的胶管1在发酵过程中的作用是排出尾气,同时可以防止杂菌和浮尘污染.
故答案为:
(1)有明显的细胞核
(2)果醋 排出尾气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