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 共519题
醋酸菌和纤维素分解菌是工业中常用的微生物.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______和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可将乙醇氧化为______,进而生成醋酸.
(2)为了从某细菌样品中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可采用______染色法进行筛选.如果样品中细菌浓度较低,可以通过______培养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该过程所用的培养基为______(固体/液体)培养基.为了纯化纤维素分解菌,某同学采用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在做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应该从上一次划线的______开始划线.为了避免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______附近进行.
(3)将菌种进行临时保存时,可在低温下使用试管斜面保存,但该方法除保存时间短外,菌种还易______;若需较长时间保存菌种,可用的方法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在氧气和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可将乙醇氧化为乙醛,进而生成醋酸.
(2)筛选能够产生纤维素的细菌,可采用刚果红染色法,如果样品中细菌浓度较低,可以通过选择培养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某同学采用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在做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应该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为了避免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3)试管斜面保存菌种,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若需较长时间保存菌种,可用的方法是甘油管藏.
故答案为:
(1)氧气 乙醛
(2)刚果红 选择 液体 末端 酒精灯火焰
(3)被污染或产生变异 甘油管藏
解析
解:(1)在氧气和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可将乙醇氧化为乙醛,进而生成醋酸.
(2)筛选能够产生纤维素的细菌,可采用刚果红染色法,如果样品中细菌浓度较低,可以通过选择培养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某同学采用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在做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应该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为了避免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3)试管斜面保存菌种,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若需较长时间保存菌种,可用的方法是甘油管藏.
故答案为:
(1)氧气 乙醛
(2)刚果红 选择 液体 末端 酒精灯火焰
(3)被污染或产生变异 甘油管藏
回答生物技术在实践应用中的相关问题:
(1)某同学利用柑橘制作果酒,考虑到柑橘的糖含量不足,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糖,加糖的主要目的是______.为保证发酵过程的安全,发酵阶段需要适时拧松瓶盖,但不能完全打开,其主要目的是______,实际操作中发现随着发酵时间的推移拧松瓶盖间隔时间延长,其原因是______.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用适宜浓度的海藻酸钠溶液将活化的酵母细胞固定化后发酵无菌麦芽汁制酒,发酵条件符合操作要求.10天后检查发酵液发现麦芽汁几乎无酒味,发酵失败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某科研人员用海藻酸钠作为包埋剂来固定碱性蛋白酶,以研究固定化酶的性质,并对其最佳固定条件进行了探究.下图显示的是部分研究结果(注:酶活力为固定化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总效率,包括酶活性和酶的数量),分析回答:
①甲图显示当海藻酸钠浓度较低时,酶活力较低原因是______.
②固定化酶的活力随使用次数的增多而下降,由乙图可知,固定化酯酶一般可重复使用______次,酶活力明显下降.
正确答案
解:(1)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加糖的主要目的是为酵母菌的生长、繁殖提供能源物质.果酒发酵要不断排出二氧化碳,为防止空气中杂菌进入发酵瓶,造成污染,影响发酵,同时为保证发酵过程的安全,要适时拧松瓶盖,但不能完全打开.随着发酵时间的推移,由于发酵液中营养物质减少、pH下降等原因,导致酵母菌呼吸作用减弱,产生的CO2减少,因此,拧松瓶盖间隔时间延长.
(2)固定化细胞时,包埋细胞所用的海藻酸钠溶液需冷却至室温,再与活化的酵母细胞混合,以免高温杀死活细胞.
(3)①甲图曲线表明浓度为3%的海藻酸钠包埋效果最好,此时酶活力最高.当海藻酸钠浓度较低时包埋不紧密,酶分子容易漏出,数量不足,因此酶活力较低.
②由乙图可知,固定化酶的活力随使用次数的增多而下降,且在使用3次以后,酶活力显著下降.
故答案为:
(1)为酵母菌的生长、繁殖提供能源物质 防止空气中杂菌进入发酵瓶,造成污染,影响发酵 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发酵液中营养物质减少、pH下降等原因,酵母菌呼吸作用减弱,产生的CO2减少
(2)将海藻酸钠溶化后未冷却就将活化的酵母菌液加入,酵母菌死亡
(3)①海藻酸钠浓度较低时包埋不紧密,酶分子容易漏出,数量不足 ②3
解析
解:(1)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加糖的主要目的是为酵母菌的生长、繁殖提供能源物质.果酒发酵要不断排出二氧化碳,为防止空气中杂菌进入发酵瓶,造成污染,影响发酵,同时为保证发酵过程的安全,要适时拧松瓶盖,但不能完全打开.随着发酵时间的推移,由于发酵液中营养物质减少、pH下降等原因,导致酵母菌呼吸作用减弱,产生的CO2减少,因此,拧松瓶盖间隔时间延长.
(2)固定化细胞时,包埋细胞所用的海藻酸钠溶液需冷却至室温,再与活化的酵母细胞混合,以免高温杀死活细胞.
(3)①甲图曲线表明浓度为3%的海藻酸钠包埋效果最好,此时酶活力最高.当海藻酸钠浓度较低时包埋不紧密,酶分子容易漏出,数量不足,因此酶活力较低.
②由乙图可知,固定化酶的活力随使用次数的增多而下降,且在使用3次以后,酶活力显著下降.
故答案为:
(1)为酵母菌的生长、繁殖提供能源物质 防止空气中杂菌进入发酵瓶,造成污染,影响发酵 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发酵液中营养物质减少、pH下降等原因,酵母菌呼吸作用减弱,产生的CO2减少
(2)将海藻酸钠溶化后未冷却就将活化的酵母菌液加入,酵母菌死亡
(3)①海藻酸钠浓度较低时包埋不紧密,酶分子容易漏出,数量不足 ②3
苹果醋是指以苹果汁经发酵而成的苹果原醋,再兑以苹果汁等原料制成的饮品.既有淡淡的醋味,又有果汁的香甜,喝起来非常爽口.苹果醋还能保健养生、消除疲劳、美容养颜,是目前大众非常喜爱的饮品.如图是苹果醋的制作流程简图,请据图回答:
(1)若要检测是否产生了苹果酒可用______试剂进行检测,在酸性条件下,该试剂与酒精反应后的颜色是______.
(2)过程②中使用到的微生物是______,该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是______.该微生物可以从食醋中分离纯化获得,方法是:
第一步:配制培养基.其中的具体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__、灭菌、______.
第二步:______.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______、______.
第三步:培养.为了尽快观察到细菌培养的实验结果,应将接种微生物的平板置于______中培养,温度控制在______.要证明该实验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还应该同时在另一平板上接种______作为对照进行实验.
第四步;挑选符合要求的菌落.
正确答案
解:(1)酒精可用重铬酸钾试剂进行检测,在酸性条件下,该试剂与酒精反应后呈灰绿色.
(2)②为果醋发酵过程,参与该过程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配制培养基的具体过程: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为了尽快观察到细菌培养的实验结果,应将接种微生物的平板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温度控制在30~35℃(醋酸菌生存的适宜温度).要证明该实验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还应该同时在另一平板上接种无菌水作为对照进行实验.
第四步;挑选符合要求的菌落.
故答案为:
(1)重铬酸钾 灰绿色
(2)醋酸菌 异养需氧 计算 称量 溶化 倒平板 接种 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恒温培养箱 30~35℃无菌水
解析
解:(1)酒精可用重铬酸钾试剂进行检测,在酸性条件下,该试剂与酒精反应后呈灰绿色.
(2)②为果醋发酵过程,参与该过程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配制培养基的具体过程: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为了尽快观察到细菌培养的实验结果,应将接种微生物的平板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温度控制在30~35℃(醋酸菌生存的适宜温度).要证明该实验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还应该同时在另一平板上接种无菌水作为对照进行实验.
第四步;挑选符合要求的菌落.
故答案为:
(1)重铬酸钾 灰绿色
(2)醋酸菌 异养需氧 计算 称量 溶化 倒平板 接种 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恒温培养箱 30~35℃无菌水
如图表示了葡萄酒的酿制过程,请据图分析:
(1)葡萄酒的酿制原理是先通气进行______(细胞呼吸,下同),以增加酵母菌的数量,然后再进行______获得葡萄酒.
(2)随着发酵程度的加深,液体密度会逐渐变低(可用密度计测量),原因是______.
(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在甲中进行搅拌是为了增加氧溶量
B.在甲中,酵母菌的能量来源将全部消耗
C.甲与乙放出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
D.揭开丙容器的盖子,将可能会有醋酸产生
(4)酒精发酵时,______℃左右是酵母菌最适温度;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范围是______℃.
(5)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生成,可以用______来检验,原因是______.
(6)如果用葡萄酒来制葡萄醋,请写出反应式: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先通气使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以增加酵母菌的数量,然后再无氧呼吸获得葡萄酒.
(2)随着发酵程度的加深,液体密度会逐渐变低,原因是由于发酵时糖被消耗,产生酒精和CO2,酒精的密度比糖水低.
(3)据图分析,在甲中进行搅拌是为了增加氧溶量,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故A正确;酵母菌在缺氧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转化为酒精,释放少量的能量,大量能量存储在酒精中,故B错;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产生二氧化碳,故C正确;空气中有醋酸菌,会进入培养液产生醋酸,故D正确.
(4)酒精发酵时,酵母菌的最适温度为20℃左右,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范围是30~35℃.
(5)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6)用葡萄酒来制葡萄醋的反应式:C2H5OH+O2→CH3COOH+H2O+能量.
故答案为:
(1)有氧呼吸 发酵
(2)由了发酵时糖被消耗,产生酒精和C02、酒精的密度比糖水低
(3)B
(4)20 30~35
(5)重铬酸钾 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6)C2H5OH+O2→CH3COOH+H2O+能量
解析
解:(1)先通气使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以增加酵母菌的数量,然后再无氧呼吸获得葡萄酒.
(2)随着发酵程度的加深,液体密度会逐渐变低,原因是由于发酵时糖被消耗,产生酒精和CO2,酒精的密度比糖水低.
(3)据图分析,在甲中进行搅拌是为了增加氧溶量,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故A正确;酵母菌在缺氧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转化为酒精,释放少量的能量,大量能量存储在酒精中,故B错;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产生二氧化碳,故C正确;空气中有醋酸菌,会进入培养液产生醋酸,故D正确.
(4)酒精发酵时,酵母菌的最适温度为20℃左右,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范围是30~35℃.
(5)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6)用葡萄酒来制葡萄醋的反应式:C2H5OH+O2→CH3COOH+H2O+能量.
故答案为:
(1)有氧呼吸 发酵
(2)由了发酵时糖被消耗,产生酒精和C02、酒精的密度比糖水低
(3)B
(4)20 30~35
(5)重铬酸钾 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6)C2H5OH+O2→CH3COOH+H2O+能量
【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自古酒就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
(1)人类使用酿制葡萄酒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酵母菌繁殖的最适温度是______;酒精发酵一般将温度控制在______.
(2)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是______.
(3)现在工厂化生产果酒,为提高果酒的品质,更好地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生长,采取
的措施是______,并接入合适的菌种.
(4)某同学人工自酿葡萄酒时,在发酵后期向发酵液中通入空气,并将发酵液置于30~35℃环境中,结果发现发酵液中有______出现,这类微生物在糖类缺乏时可以使______转化为______,后者再转化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酿酒时先通气使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以增加酵母菌的数量,然后再无氧呼吸获得葡萄酒.酒精发酵时,酵母菌繁殖的最适温度是20℃左右;酒精发酵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
(2)由于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所以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3)现在工厂化生产果酒,为提高果酒的品质,更好地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生长,采取的措施是对原料和设备进行消毒和灭菌,并接入合适的菌种.
(4)30~35℃是醋酸菌的发酵温度,所以结果出现醋酸菌,在糖类缺乏时可以使乙醇转化为乙醛,再转化成醋酸.
故答案为:
(1)20℃左右 18~25℃
(2)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
(3)对原料和设备进行消毒和灭菌
(4)醋酸菌 乙醇 乙醛 醋酸
解析
解:(1)酿酒时先通气使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以增加酵母菌的数量,然后再无氧呼吸获得葡萄酒.酒精发酵时,酵母菌繁殖的最适温度是20℃左右;酒精发酵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
(2)由于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所以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3)现在工厂化生产果酒,为提高果酒的品质,更好地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生长,采取的措施是对原料和设备进行消毒和灭菌,并接入合适的菌种.
(4)30~35℃是醋酸菌的发酵温度,所以结果出现醋酸菌,在糖类缺乏时可以使乙醇转化为乙醛,再转化成醋酸.
故答案为:
(1)20℃左右 18~25℃
(2)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
(3)对原料和设备进行消毒和灭菌
(4)醋酸菌 乙醇 乙醛 醋酸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